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留置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胶布粘贴固定胃;观察组50例,采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比较两组的胃脱出率和皮肤刺激发生率。结果在留置胃的10d内观察组的胃脱出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观察组滑脱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方法优于常规方法。

  • 标签: 胃管 固定方法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丝法在半永久性置中的应用。方法10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25例采用改进的导丝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采用改进的导丝法置25例,置成功率100%,穿刺孔出血量极少,血流量充足可以满足透析需要,且操作简单。结论导丝法操作简化,风险下降,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半永久性双腔管置管 浅颈丛阻滞 撕脱鞘法 导丝法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妇科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后的不适感。方法女性患者180例(20-40岁80例,40-60岁100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时气囊注水量10ml,对照组尿气囊注水量为常规的15ml。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不适感,妇科术后溢尿及导尿滑脱情况;记录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4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后不适感减轻,无溢尿及尿脱出;40-6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后不适感减轻,无尿脱出,有1例溢尿。结论适当减少双腔气囊导尿气囊的注水量,可以减轻置后的不适感。

  • 标签: 留置导尿 减少注水量 妇科手术前准备 病人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饲饮食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外科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每日刷牙或口腔护理两次,特别是经鼻饲营养的病人每天清洁润滑鼻腔,防止鼻黏膜长期受压、分泌物结痂。减少鼻饲对咽部长期摩擦和刺激所导致的咽、喉部的炎症、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病人不能进食水,容易感到口干、口渴,应做好口腔护理。

  • 标签: 管饲饮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解决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堵现象。方法在排除高凝等病人自身因素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设置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对血透结束后股静脉置患者封时,根据每次插管前的测试剂量进行封,并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股静脉导管发生堵现象6例(堵率20%),实验组股静脉导管堵为0例(堵率0%)。结论实验组防堵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置管 肝素 封管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的护理。方法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置处敷料及输液装置、定时冲、保持导管的固定及通畅,并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结论加强锁骨下深静脉置病人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咽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通过MRI检查,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累及鞍上36例、鞍内4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6例;囊性26例,囊实性18例,实性2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l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囊变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MRI为颅咽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颅咽管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0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体会。方法介绍700例中心静脉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点的选择。结果700例患者其中一针穿刺成功638例(占91.1%),再穿刺成功59例(占8.5%),穿刺失败3例(占0.4%)总穿刺成功率99.6%。由穿刺置引起的并发症共88例(占12.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应用广泛,在穿刺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术者熟悉静脉解剖,技术熟练,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顺利完成穿刺。

  • 标签: 中心静脉穿刺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PICC封手法及采用尿激酶封在化疗间歇期中的运用。方法2011年1-10月,采用1ml注射器抽取尿激酶稀释液(0.5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u)缓慢推注PICC导管进行封,使尿激酶稀释液在整个化疗间歇期(不需输液)保留在PICC腔,防止腔堵塞,从而使患者在整个化疗间歇期内不再常规冲且能保持导管的通畅。结果采用新手法对15例33次PICC导管运用尿激酶封显示,尿激酶封能维持PICC通畅长达22d,平均15d,通畅率达93.9%,无感染无出血发生,患者封前后检测外周血出凝血(DIC)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采用新手法运用尿激酶封能维持PICC导管通畅,经检测对患者出凝血系统无影响,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尿激酶 PICC 封管手法 化疗间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