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要求。主要就是对于一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本文将简单介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 标签: 药物 代谢动力学 研究
  • 简介:摘要人体力学是将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应用于人体。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合理运用力学原理,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身体疲劳。

  • 标签: 人体力学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病因。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时间段内来我院就诊的380例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0例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占22.5%,少数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中白细胞数值增加,病情严重患者的尿中白细胞布满整个检查视野。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均恢复正常。26例患者出现血尿,占65.0%,其中25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保守治疗,体征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另1例患者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后开展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前列腺表面存在出血、血管怒张等临床症状,且患者膀胱内有凝血块,出血量是500ml。2例患者肛门出血,占5.0%,3例患者未进行血尿动力学检查,占7.5%。结论在临床诊治中,尿动力学检查临床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操作,注意动作的轻柔性,以防造成患者出血,减少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尿动力学检查 并发症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URP术后病人排尿困难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TURP术后排尿异常而再入院者88例。通过分析TURP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变化,分析其排尿异常原因。结果手术前后改善率对比,Qmax改善率为76.1%,逼尿肌收缩乏力改善率为5.9%,逼尿肌不稳定改善率为4.9%。前后对比Qmax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而逼尿肌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逼尿肌功能障碍者,TURP术后排尿异常症状改善不明显。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预测TURP术后恢复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TURP手术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TURP 排尿困难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物动力学相关性能指标。方法选取14例健康受试者并分次服用1mg、2mg及4mg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后,采用LC-MS/MS检测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服用1mg、2mg、4mg剂量后人体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t1/2β分别为(12.45±7.34)h、(10.87±7.11)h、(10.87±7.11)h,Cmax分别为(37.34±13.78)ng/mL、(68.57±25.67)ng/mL、(131.87±38.22)ng/mL,AUC0→t分别为(103.44±31.56)ng.h/mL、(198.38±56.87)ng.h/mL、(388.67±101.22)ng.h/mL,AUC0→∞分别为(101.69±30.33)ng.h/mL、(191.32±54.78)ng.h/mL、(397.68±87.47)ng.h/mL。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选择性,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吸收,当剂量较大时存在一定积累,但不影响服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药物动力学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尿动力学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PQmax指标以及Qmax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ALPP指标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充溢性尿失禁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来说,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动力学诊断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尿道功能障碍类型,鉴别患者的尿失禁病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动力学 诊断 女性尿失禁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关于“人体力学”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该原理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人体力学”原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方法采用自制的“‘人体力学’原理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对122名焦作市人民医院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仅有15人经常运用人体力学原理(12%)。结论临床护生需要加强人体力学原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以纠正不良姿势,防止腰酸背痛,以便“人体力学”原理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 标签: 人体力学 实习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素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尿药法研究丹参素的测定及其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本文选取C18小柱对尿样中的丹参素进行净化和富集,然后再采用ODS柱上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为2.8)为流动相,再进行280nm检测。结果健康人体po含丹参素20mg的复方中药颗粒剂B和丹参水煎剂后,丹参素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93±0.16)h、(0.94±0.24)h,8h内体积丹参素尿药累计排泄率分别为(6.21±2.79)%、(14.01±4.02)%。结论正常剂量下的丹参素可以由胃肠道直接吸收,并且可以经过原型从肾脏排泄。但是服用复方制剂后,丹参素的尿药累计排泄率与单用丹参煎剂对比显著降低,但两者的消除半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丹参素 尿药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中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情况,分析舒芬太尼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13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选择芬太尼麻醉诱导,而另57例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就两组患者的在麻醉前、插管期间、插管后5min以及插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四项指标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CO、CI以及HR指标的水平在插管后5min、10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上四项指标在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在全麻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相比于芬太尼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稳定血液动力学指标,为手术提供一个可靠的循环系统环境。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全麻诱导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女性尿失禁患者80例,在诊断过程中应用尿动力学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PQmax指标以及Qmax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对于ALPP指标来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充溢性尿失禁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来说,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对于MCC指标以及BC指标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尿动力学诊断检查,能够诊断出患者的尿道功能障碍类型,鉴别患者的尿失禁病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动力学 诊断 女性尿失禁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探讨心脏手术使用瑞芬太尼的最低剂量。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了40例心脏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给予每分钟瑞芬太尼0.1、0.2、0.3、0.4微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切皮以及锯胸骨三个事件点前后,四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脏手术患者而言,每分钟0.3微克或者0.4微克的瑞芬太尼在最佳剂量有助于减轻应激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 瑞芬太尼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1例,对患者进行俯卧位肺复张,并对复张前后画着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在复张前后其MAP、HR、CI、CVP并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PaO2/FiO2于复张后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对其进行俯卧位肺复张能够促进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明显改善,且不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俯卧位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血液动力学中超声学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0例患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无高血压症状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收缩期峰值血液速度(PSV)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的速度(EDV)、平均的流速(Vmean)和血管搏动的指数(PI)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颈总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RI和PI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的患者斑块的检出率和颈动脉的病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DV显著低于健康人,RI明显比健康人高,总体的变化体现在血流速度逐渐缓慢。

  • 标签: 老年人 颈动脉 超声学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影响较小,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胃癌合并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研究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以及插管后10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T0比较,两组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SBP、DBP以及MAP在T1、T2、T3、T4时间点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对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 全麻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2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组、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2mg/kg~1.5mg/kg丙泊酚静脉诱导,试验组1组患者采用5%七氟烷,试验组2组患者采用7%七氟烷,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置入喉罩时至置入喉罩3min内试验组1组、试验组2组的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组、试验组2组患者在置入喉罩时至置入喉罩1min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置入喉罩3min后,试验组2组的心输出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1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可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方式,以稳定麻醉诱导时的循环动力学,采用5%七氟烷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明显低于7%七氟烷。

  • 标签: 冠心病 七氟烷 循环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在老年人肠梗阻患者急诊手术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急诊手术的老年肠梗阻患者30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15例。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同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在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A组即予3—8ug/(kg·min)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术中适当调整剂量,以保持血压稳定。B组则于同一时间持续静脉泵入相同剂量0.9%氯化钠。麻醉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听诊无误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整个手术过程中,B组在一定麻醉深度的情况下出现血压明显的降低,适当及时单次给多巴胺1-2mg纠正血压至正常范围。观察指标A组和B组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完插管后(T1)、手术切皮(T2)、手术开始30min(T3)、手术开始60min(T4)、手术开始90min(T5)、手术开始120min(T6)及腹膜关闭(T7)各时间点的MAP和HR。并计算两组患者多巴胺的总用量。结果A组患者与B组比较,在T3、T4、T5时的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A组多巴胺总用量小于B组总用量(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在老年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的麻醉过程中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围术期持续小剂量泵入多巴胺总用量小于单次静脉推注的总用量。

  • 标签: 多巴胺 老年肠梗阻患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全麻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全麻手术患者,高血压1或2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观察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持续微量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4时刻HR明显降低(P<0.05);T1、T2、T3时刻,观察组患者DBP水平低于对照组,T1、T2时刻,观察组SB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前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有利于提供适当的镇痛、镇静作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共76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肺癌患者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肺癌患者实施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肺癌患者在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波动幅度。结果与对照组肺癌患者相比,研究组肺癌患者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波动幅度显著较小,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症痛苦,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开胸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癌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