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若病人无症状,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需要治疗。为缓解症状可以安装临时起搏器,直至心率恢复正常。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在永久起搏器安装前,可暂时使用临时起搏器。

  • 标签: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的各种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两者并存时图形相互掩盖现象的分辨能力。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科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2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时心电图表现多样,互相影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室内传导阻滞图形常不典型,临床心电工作者需掌握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认真识别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内传导阻滞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对首次发现CLBBB的4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急查心肌酶检出10例AMI者,1例为尸检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将余下29例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多样。结论新出现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 标签: 左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股骨近端应力传导情况以及头颈部开窗对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一例男性健康自愿者,CT扫描,应用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5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1个对照组;4个开窗组)。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不同情况进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股骨颈前方均表现为低应力低应变区;模拟单腿站立(2.38bw)和跳跃(7bw),最大应力值随着窗口增大而增加(单腿站立由49.3Mpa增加到69.8Mpa;跳跃由142.3Mpa增加到177.8Mpa),而最大应变值变化不大(单腿站立1.002~1.006;跳跃2.55~2.56)。结论在低应力分布区(股骨颈前方)开窗符合生物力学规律,对股骨近端应力影响小,该方法是安全的。

  • 标签: 股骨头 坏死 三维有限元 应力
  • 简介:目的利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93例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孕妇腹围、宫高,分娩前1周内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分娩后0.5h内称重新生儿体重,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新生儿体重与孕期增重(R=0.534)、宫高(R=0.589)、孕妇腹围(0.413)、胎儿BPD(R=0.459)、AC(R=0.643)和FL(R=0.602)呈正相关(p〈0.(11)。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体重预测多指标模型:新生儿体重(g)=61.94PL+41.832孕期增重+48.589胎儿AC+43.435宫高-5124.661。③独立变量线性回归得单一指标的新生儿体重预测模型:胎儿FL法:新生儿体重(g)=164.667FL(mm)-8828.406。孕期增重法:新生儿体重(g)=101.839孕期增重(kg)+1555.537。胎儿Ac法:新生儿体重(g)=168.825AC(cIn)-2457.808。宫高法:新生儿体重(g)=169.402宫高(cm)-2605.743。,④多指标法预测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相关系数(R=0.865)大于胎儿FL法(R=0.829)、孕期增重法(0.731)、胎儿Ac法(R=0.812)和宫高法(R=0.746),多指标法预测体重的平均绝对误差(241.32g)和相对误差(7.52%)小于胎儿FL法(259.34g,8.25%)、孕期增重法(262.32g,8.39%)、胎儿Ac法(254.96g,8.07%)和宫高法(271.58g,8.62%)。结论以孕期增重、宫高、胎儿Ac、FL综合指标建立的模型较单一指标更能准确预测新生儿体重。

  • 标签: 新生儿体重 预测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一个理想的标准化动物模型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且应与人类脑梗死的病理状态具有最大的相似程度。而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制作,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栓技术的文献,经过研究,我院成功地制作出大量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模型,并且对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局灶性 脑缺血 模型
  • 简介:目的对肝炎的中医症状、体征分类,探讨潜在类别模型在多个二分类反应变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1年全国56家医院接受中医治疗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肝炎患者信息,建立肝炎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的数据库,最终得到737例肝炎患者症状和体征信息。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对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SAS软件ProcLCA模块),以探讨显在变量(中医症状)和潜在变量(中医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最少的潜在分类来解释显变量的关联程度。潜类别分析过程包括模型参数化、参数估计、模型识别、模型评价、潜在分类和结果解释。结果以BIC最小为标准,5个潜类别的潜变量模型是数据拟合的理想模型(BIC=2601.43)。依据中医证候(中医症状、体征),对各种潜在类别依据其下各项目的条件概率特点进行潜类别解释,按照后验概率,737例肝炎患者可以分为5类,分别为:肝肾阴虚,湿阳脾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各组的人数分别为:148人,170人,46人,265人,108人。结论潜在类别分析是描述一组分类变量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数学模型,综合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对数线性模型的思想,潜变量的"降维简化"技术既可以从群体角度帮助我们确定肝炎的证候分类,也可以从个体角度确定其属的证候,达到中医辨证的目的。

  • 标签: 潜类别分析 二分类反应变量 肝炎 中医辨证
  • 简介:目的构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方法运用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从初选的若干个指标中筛选出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该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3个市的全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的机构运行情况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与3个市的卫生行政部门2010年对其辖区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考核排序结果进行比较,论证结果一致性。结果根据Delphi法、变异系数法筛选出7个一级评价指标和41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安徽省A、B、c3个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顺位与其卫生行政部门的实际考核结果比较,结果均呈正相关性[rA=0.929(P〈0.05)、ru=0.933(P〈0.05)、rc=0.786(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反映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能力,筛选后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较全面的对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妇幼保健机构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儿科护理人员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干预的效果。方法探索人员培训与复训的模式。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显著提高。结论通过窒息复苏模型培训,可有效提高产科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窒息复苏模型 评价
  • 简介:通过关键知情者访谈,利用Preker—HardingkS,从决策权、剩余价值索取权、市场风险、问责机制和社会功能,对上海市公立医院的3种治理模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公立医院基本属于自主化类型医院,但市场风险过大,为此需要增加公立医院经营自主权,调整公立医院剩余索取权和问责机制,平衡公立医院自主经营权和外部监管权。

  • 标签: 公立医院 治理模式 Preker-Harding模型
  • 简介:目的本文针对反应变量是二分类、且存在层次结构的数据,给出多水平模型的建模步骤及在软件SPSS、SAS中的实现方法指引,为医学研究者处理这类数据提供参考。方法以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为例说明二分类反应变量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步骤及软件实现。结果如果两水平零模型的随机系数。二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有必要拟合多水平模型。结论结合专业知识或对a皇进行检验判断有无必要考虑高水平效应。SPSS中实现要求19.0及以上版本。操作相对简单,适合初步使用者;SAS中实现建议使用Nlmixed过程语句,利用Glimmix过程语句拟合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为其设定相应参数初始值提供依据。

  • 标签: 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 SPSS Glimmix Nlmixe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藤痛风饮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SUV及Cr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别嘌醇组,五藤痛风饮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进行生理盐水等量灌胃刺激;其他实验组采用腺嘌呤加酵母干粉法造模。18天后,继续造模的同时,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灌胃。14天后测定实验大鼠血尿酸(SUA)及血清肌酐(C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尿酸及血清肌酐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各组血尿酸及血清肌酐均下降(P<0.05)。结论五藤痛风饮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明显,对肾脏的病理变化起到修复作用。

  • 标签: 五藤痛风饮 痛风性肾病 血尿酸 血清肌酐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辖区内九泰药厂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开展了针对具体厂家、具体品种、具体剂型、具体规格的一致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将两台仪器测定的光谱作为参考光谱,将第三台仪器测定的光谱作为检验光谱,并利用其它厂家的对比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验证结果真实可靠结论一致性模型的建立,可以在不破坏药品包装的情况下快速检验药品的真伪。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对乙酰氨基酚 一致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P2DR模型是一种动态网络安全体系,今年来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此模型在医院的运用提高了医院的信息的安全,有效减少了因数据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安全模型P2DR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目前医院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潜在隐患,阐述此模型可靠、安全和运行高效的特点。

  • 标签: P2DR 信息安全 医疗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方法在4000~12000cm范围内对某厂家复方丹参片进行全谱扫描,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结果正品复方丹参片与其伪品存在着较大差别,利用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判断。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有效,适用于基层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复方丹参片 一致性检验
  • 简介:目的应用季节指数法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建立传染病周预测模型。方法利用2008-2011年江苏省感染性腹泻周报告发病数资料,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季节指数、Eviews软件建立ARIMA模型,最后进行预测精度评价。结果江苏省感染性腹泻周发病数的预测模型为:Yt=St.(-0.3356DYt-2'-0.2061DYt-3'+0.5722DYt-4'+0.1745DYt-5'+μt+0.4785μt-1-0.1975μt-2+0.5608μt-4+Yt-1'),该模型回代分析的平均误差率为12.44%,对2012年各周发病数进行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运用季节指数法和ARIMA模型可以建立传染病的周预测模型,用于疫情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 标签: 传染病 预测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猴脑缺血后行局部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对谷氨酸(glutamicacid,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代谢的影响。方法成年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两组选择性深低温组(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深低温灌注,n=5);空白对照组(仅阻断双侧颈总动脉,n=3)。建立猴脑选择性局部深低温体外循环模型,自缺血前30min开始利用微透析技术持续采集脑细胞外液,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0min后行顺行性低温灌注,降脑温至18℃,维持60min,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测定谷氨酸、γ-氨基丁酸浓度。结果谷氨酸在常温下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迅速升高(P<0.05),行低温冷灌注后较常温脑缺血时明显下降(P<0.05),恢复血供复温过程较冷灌注时谷氨酸无明显变化。γ-氨基丁酸在常温脑缺血、低温冷灌注及恢复血供复温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仅在低温冷灌注初期稍下降,随着冷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灌注前水平(P>0.05)。讨论Glu表达下降、GABA表达变化不明显,提示脑脑缺血后选择性深低温灌注过程中主要通过降低Glu表达,减低了Glu的“兴奋性”毒性,提高了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受损脑细胞的修复,是脑缺血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 标签: 谷氨酸 &gamma -氨基丁酸 恒河猴 选择性深低温 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