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感染患率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年医院感染患率调查实查率分别为98.78%、100%,患率分别为3.96%、2.74%;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以ICU居首占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50%;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17%;抗菌药物日使用率由51.06%下降至44.28%,治疗用药由52.98%上升至76.40%;治疗用药标本送检率分别为59.56%,63.24%。结论通过连续两年医院感染患率调查比较,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重点监测高发科室和关键环节,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确保医疗安。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7-01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患率及动态变化,提升感染监测工作透明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8月21日、2013年11月13日及2014年9月23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患率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三次医院感染患率分别为1.28%、0.37%、4.08%;发生医院感染患率前5位的是重症医学科、外二科、外一科、妇产科、内科;医院感染主要是表浅口感染,其次是下呼吸道、血液、皮肤软组织;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5.53%、48.33%、50%,呈逐年递增趋势;使用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依次是5.60%、20.22%、34.04%;检出病原菌17珠,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三次患率调查基本阐明了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为今后制定感染预防措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现患率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及各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医生共同完成,床旁访视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调查2014年9月3日000—2400期间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结果本次次调查508例,实查率为100%;发生医院感染21例,患率为4.1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2.86%;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5.7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97%,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71.53%。结论医院感染患率的调查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产科手术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分析其相关性,总结规避措施,降低患率。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对施行剖宫产术,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方式与产妇感染部位分布的关系,剖宫产腹部切口,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病原菌检出株数进行列表描述。结果将影响产科术后医院感染患率进行调查,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术时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手术切口护理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手术切口护理,是避免产科术后感染有效地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剖宫产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10月28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793例,医院感染率为1.26%,例次感染率为1.3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01%。一联用药占73.1%,二联用药占26.05%,三联用药占0.84%。结论通过医院感染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基本现状,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及存在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年版)要求,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4月23日000~2400时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370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患率1.08%;使用抗菌药物103例,使用率为27.8%。结论日常感染监测存在漏报现象,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渐规范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部门的管理,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机制。方法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基础管理,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等。结果加强护理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 管理 对策 控制
  • 简介:目的通过对某院2011—2013年医院感染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院住院患者2011—2013年医院感染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011例,2011—2013年医院感染患率分别为3.49%、2.87%和3.98%,各年份医院感染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356)。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均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不同年份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3,P=0.972)。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69、6.758,均P〈0.01),抗菌药物使用率以2011年最高(63.40%),病原学送检率以2012年最高(62.14%)。结论该院医院感染患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减少,病原学送检意识逐渐增强,但仍需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孕妇只做产后出血的预防处理,实验组25例孕妇实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量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与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患率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患率调查的准确性和快速性的方法及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患率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7-2014年10月~11月中某日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患率调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诊断,调查医院感染患率。结果经调查,8组共1938名患者,实查率100%,医院感染患者共54例,感染率2.72%;在医院感染部位中,第一位为呼吸道感染55.55%,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1.48%,上呼吸道感染为24.07%,其次为腹盆腔组织感染为16.67%。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中,主要为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且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病例发生最多的科室为肝炎病房比例为61.11%(P<0.001)。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患率的调查,能够发现我院感染情况,为我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感染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降低患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本研究连续8年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938名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患者)与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潘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应用多立酮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好25例(71.4%),一般9例(25.7),无效1例(2.9%),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好15例(42.9%),一般8例(22.9%),无效12例(34.2%),总有效率为65.8%。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多立酮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胃炎恶化,同时减少胃炎发作次数,调节胃功能,逐步治愈患者的慢性胃炎,复发概率较低。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多潘立酮 慢性胃炎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佛山市不孕不育症的患率及分布情况,为防治不孕不育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东佛山市20个社区(村落)3376对已婚夫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的不孕不育患率,分析不孕不育者的具体情况。结果3376对夫妇中,不孕不育者142对(单纯男性不孕者15例,单纯女性不孕者103例,男女均不孕者24例),患率4.21%。男性不孕不育症39例(1.15%),女性不孕不育症127例(3.76%)。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在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的患率均不同。原发性不孕124例(74.7%),继发性不孕者42例(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职业情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夫妇的不孕不育患率不同,女性不孕患率高于男性不育率。

  • 标签: 不孕不育 调查分析 现患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托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抽样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并进行为期1个月的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溃疡面变化、临床症状,以及乏力、嗜睡、皮疹、头疼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作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托拉唑的治疗效果高于奥美拉唑,并且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因此,托拉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潘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卧床舒适度显著较高,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较低,便秘发生率显著较低,情绪烦躁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舒适度,从而促使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舒适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的治疗加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5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潘托拉唑 治疗 消化性溃疡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2.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3例反应性脊髓水肿,4例肩部疼痛。观察组患者有1例肩部疼痛,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 老年腰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