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他属于那种“半路出家”的土医生。他的头顶更没有罩上什么令人眩晕的“专家”、“博士”之类的光环。

  • 标签: 张徐河 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开关电源的状态关系着整台设备的动力问题,但是由于开关电源是一个最常用的部件,且由于其特殊功能,往往承受着强大电流、电压的冲击,因而也较为脆弱,本文旨在对这些仪器设备的开关电源,即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维修展开分析。

  • 标签: 开关电源 医疗设备 工作原理
  • 简介:摘要某种原因导致圆窗膜、卵圆窗膜、内耳和中耳间隙破裂,使淋巴液漏到中耳,表现出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平衡失调等耳蜗和前庭症状的疾病,称为淋巴瘘。目的讨论淋巴瘘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保守疗法头抬高30度保持绝对安静几日,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呕吐等,禁止咽鼓管通气,否则加重眩晕发生。总之安静期避免改变中耳内压力的检查和处置。手术治疗是为了达到改善听力,解除眩晕,预防脑膜炎的目的。保守疗法无效后应行鼓室探查术,确诊淋巴瘘后行瘘孔修补术。手术处置后,仍有前庭症状者,可行迷路破坏术、前庭神经切断术。

  • 标签: 外淋巴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热量胃肠营养治疗普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人,治疗组患者使用低热量肠营养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肠营养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同一天开始按照各自的肠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分别将未进行营养支持的前一天与营养支持结束后的第一天的体质量变化、血清白蛋白以及对其营养状态的相关疲劳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疲劳评分均在治疗后有所升高,患者的疲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性也相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热量的方式对普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低热量 胃肠外营养 普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小儿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小儿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胆管癌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进行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胆管癌早期无特征性症状,临床上多以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就诊,可伴腹胀、纳差、皮肤瘙痒、消瘦等症状。肝胆管腔内发现实性肿块时,诊断较容易。肿块不明显时,需结合多种声像表现,并应仔细观察胆管阻塞端及周围血管改变。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MSCT表现及对应的病理学特征,从而提高对此病的征象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膜孤立性纤维瘤11例,对其MS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病理对照性分析。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形态多样,可见于全身多发部位,MS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时期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编制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量表、护士工作问卷对350名编制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编制护士处于高职业倦怠状态,其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维度高于正式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低于正式护士。编制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职业倦怠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增强编制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提高社会支持,降低编制护士的职业倦怠。

  • 标签: 编制外护士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固定架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9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40例,男28例,女12例。其中内固定术后前不连2例,内固定术后失效2例,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1例,局部浅表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24例,(GustiloI型1例、II型20例、IIIB型3例)。闭合复位3例,开放复位37例。予自体骼骨植骨5例,胫骨拉力螺钉固定8例,腓骨克氏针固定2例。局部皮瓣转移3例,创面游离植皮3例。结果随访7-41个月,平均20个月,无一失访。1例中年患者术后死于肝癌,1例术后针道感染,1例CustioIIIb骨折骨不连,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无骨感染和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固定架是治疗胫腓骨折的一种主要方法,有其独特优势,提高固定架稳定性,降低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架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颈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操作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体位,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及针头固定方法。结果有效地避免采血量不足情况的发生,提高采血成功率。

  • 标签: 颈外静脉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上,宫内宫同时妊娠者少见,异位妊娠术后同时出现宫内宫妊娠的病例则更为罕见,国内鲜有报道,本院曾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宫外孕 妊娠 超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