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面对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精准护理也必将成为趋势。有研究者提出,精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针对合适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实践,应用在症状学、慢性病管理、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可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自我管理方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效果。肠造口患者因排泄方式改变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生活质量较低。鉴此,笔者对39例永久肠造口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精准护理 自我效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青光眼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48%;对照组成功率为76.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过泡形成率为85.74%;对照组滤过泡形成率为6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5.3±1.2)mmHg;对照组眼压(20.1±1.5)mmHg;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难治青光眼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生物羊膜移植 难治性青光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择期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伤口愈合不佳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不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方式在择期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护理质量中的作用确切,可减轻焦虑心理,提升依从,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护理方式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囊袋出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作用比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进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

  • 标签: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靶控静脉麻醉 传统静脉复合麻醉 临床作用 比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单纯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见效快、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聚克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1例,同时对观察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2组的患者运用护理随访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3、6、9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观察2组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问题要显著高于观察1组的患者,小组之间的可以对比(P<0.05)。结论将有效的护理手段护理随访路径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 标签: 护理随访路径 永久起搏器安置 患者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就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10mg布比卡因,观察组产妇则接受小剂量布比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μg).统计、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痛觉恢复、肢体恢复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完成手术,但是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4.00%(P〈0.05);并且在痛觉恢复、肢体恢复、完全麻醉、麻醉起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剖宫产产妇手术期间釆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一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提高产妇麻醉优良率.

  • 标签: 布比卡因 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 简介:目的构建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基本框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依据最新手术切口感染指南的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经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评估条目进行拟定、筛选、修改,建立初始量表。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100%;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均>75%,专家全体权威系数为0.86;两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分别为0.450和0.44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轮专家文字建议分别为26条和5条,最终确立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结论初步建立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评估工具框架,为有效测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评估工具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OD植物复合粉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11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SOD植物复合粉每天两次,每次一包,并应用睡眠等级评分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睡眠等级评分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前,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同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并且观察了SOD植物复合粉的不良反应。结论SOD植物复合粉能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SOD植物复合粉 脑卒中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系统开发超大城市卫生体系绩效评价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为超大城市间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优劣势比较提供参考,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推进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相关统计年鉴和国内外相关文件等文献,归纳总结国际卫生体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构建适用于我国超大城市的卫生体系绩效评价的四级指标体系。结果共设一级指标3个,包括“投入”“过程”“结果”;二级指标8个,包括卫生筹资(投入)、卫生人力(投入)、机构配置(投入)、医疗服务体系(过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过程)、医疗保障体系(过程)、人群健康状况(结果)、筹资风险保护(结果);三级指标16个。结论超大城市卫生体系绩效比较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和挑战的工作。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按照全面与代表性相结合、可及和可比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开展构建城市间卫生体系绩效评价框架研究工作。

  • 标签: 卫生体系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药物开展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68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前干预组患者中心静脉压为(82.4±4.1)mmHg、手术开始后3min为(73.4±5.2)mmHg、手术开始后5min(80.5±4.3)mmHg;对照组麻醉前中心静脉压为(81.8±4.7)mmHg、手术开始后3min为(73.4±5.2)mmHg、手术开始后5min(81.1±5.3)mmHg,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3.2±1.1)min,清醒时间为(4.1±1.3)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药方式更能够保证患者麻醉效果和安全

  • 标签: 无痛人流 静脉复合麻醉 丙泊酚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入院的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3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48例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158例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观察患者在两种麻醉方式下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心率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各期血压变化不明显,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静吸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满足了手术的要求,保证了患者安全,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静吸复合全麻 连续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财务审计风险种类多,以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给予分析及防控,有助于减少医院损失。本文简要介绍了内部控制框架,并分析了公立医院的财务审计现状。强调了将内部控制框架应用到风险分析中的重要。基于此,重点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等方面,对以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的公立医院财务审计风险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能够为医院财务审计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部控制框架 公立医院 财务审计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8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仅行全身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阶段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无意义(P>0.05),麻醉后各个节点,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麻醉安全。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84例外科手术患者为调查对象。患者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42例。干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常规组患者予以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患者麻醉拔管前后生命体征,同时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即刻平均动脉压为(91.4±5.2)mmHg、常规组为(99.3±6.6)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79.4±4.9)次/min、常规组为(86.5±4.2)次/min;干预组患者拔管后平均动脉压为(93.7±6.2)mmHg、常规组为(104.9±5.3)mmHg;此刻干预组患者心率为(81.2±5.5)次/min、常规组为(88.4±4.5)次/min,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常规组为35.7%,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更高,效果更理想。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从疼痛与产程两个方面,观察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116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年龄、体重以及孕周等临床数据,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各58例,保证两组产妇具有充分的可比。对照组产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麻醉,在助产士的指导下进行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同样接受助产士的指导,并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接受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并在麻醉的作用效果下进行分娩。结果接受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的疼痛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镇痛优良率达到了96.55%,而对照组产妇的镇痛优良率仅为82.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长平均为(506.85±192.69)min,对照组产妇为(571.69±244.78)min,观察组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分娩镇痛作用,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的疼痛感,同时还能够加快产程,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力度。

  • 标签: 分娩 罗哌卡因 瑞芬太尼 镇痛 产程
  • 简介: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次数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都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麻醉药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手术治疗安全

  • 标签: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论域框架在护士体质量管理培训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名护士进行培训,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对体质量管理知识总体掌握程度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短期集中培训效果显著,加强对护士体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护士对体重管理的能力和信心,对慢性病的防控意义重大。

  • 标签: 理论域框架 护士 体质量管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供给侧结构改革理念引入到志愿者服务中,构建多维度志愿者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医疗志愿者服务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法以2018年5-6月我院志愿者服务为试验组,2018年1-2月我院志愿者服务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多维度志愿者服务模式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照组采用现行的志愿者模式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研究措施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我院门诊患者100例,住院患者300例对我院的志愿者服务进行患者满意率问卷调查,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分别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住院患者分别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研究实施前,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实施后,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多维度志愿者服务体系中的研究和应用能有效缓解了医疗志愿者服务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多维度志愿者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手法复位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67例实验对象均来自本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需进行骨科手法复位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实验组35例,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32例,行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较快,在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都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相比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佳,且麻醉的安全较高,可在骨科手法复位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法复位 丙泊酚 小剂量芬太尼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