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儿为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A组)、对乙酰氨基酚栓(B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C组),每组各6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0%,结果对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退热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赖氨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 简介:摘要:过氧化氢在医学中的消毒应用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直至今日,该物质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医院和卫生场所的消毒工作中。因其独特的消毒功能,如今也被广泛应用于预防突发传染性疾病。实际上,我们常见的过氧乙酸产品是不具备稳定性的,该物质非常活泼,不易储存,但通过了许多专家的研究后,制定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浓度及低浓度稳定型的过氧乙酸,而到后期,该乙酸已经逐渐成为医疗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消毒用品。本文就对医院公共设施消毒应用的新型过氧乙酸进行研究探索,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 标签: 新型过氧乙酸 医院消毒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氨基糖苷类药物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抗需氧桌兰阴性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结核杆菌属和葡萄球菌的抗生素。

  • 标签: 氨基糖苷类药物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L-赖氨酸就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人体又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新的人体蛋白质,

  • 标签: 必需氨基酸 L-赖氨酸 人体蛋白质 营养物质 人体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过氧乙酸(PAA)替代甲醛消毒复用透析器的效果。方法采样1%甲醛液、0.2%PAA消毒复用透析器各50次,于透析前及透析30min、300min,采动脉血观察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甲醛法和PAA法消毒透析300min时BUN和Cr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01);而C3和SOD均较透析前升高(P<0.05~P<0.01);两种消毒方法透析300min后效果显示,除C3外(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0.2%PAA为复用透析器安全可靠、高效无毒的灭菌剂,可替代1%甲醛液作为透析器复用的消毒剂。

  • 标签: 消毒 过氧乙酸 甲醛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分析冬虫夏草氨基酸成分药理作用。方法取中药研究院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常规预处理,取药粉。健康雄性清洁小鼠,7w龄,进行训练,取出与均值差异较大个体。取药粉,烘干,烘烤水解,预处理后以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查,天冬氨酸、丝氨酸等含量在0.5%~3.5%之间。取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的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氨基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均灌胃给药4w,每次0.4ml;空白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模型组仅进行训练,不进行灌胃。高、中、低氨基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氨基酸0.4、0.2、0.1ml;氨基酸参照前文提到的氨基酸配比,混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中。4w后,末次给药前进行游泳力竭训练,继续灌胃2d,末次灌胃30min,进行游泳40min,休息15min,摘眼球采血0.1ml,进行全血乳酸含量检测。同法分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制作小鼠免疫低下模型;1次/d,连续2d,灌胃2w后,末次给药20min,称重,摘除眼球取血,脱颈法处死;取出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小鼠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氨基酸组可明显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力竭游泳时间从0.7min增加到10.4min。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同时血清乳酸水平下降,从5.1mmol/L下降到1.3mmol/L,与此同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IL-2、TNF-α水平均有所改善。5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水平、脾脏指数、胸腺指数、IL-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中、低氨基酸组指标呈梯度变化,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冬虫夏草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

  • 标签: 冬虫夏草 氨基酸 药理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和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小诺霉素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卡那霉素对假单胞菌感染无效,尤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已被新的药物取代。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抗菌谱较卡那霉素广,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在临床广泛应用。半合成的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等,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氨基糖甙类的新化合物。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目的:为探讨四乙酸铅染毒对细胞内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方法:本试验用四乙酸铅12.5mg/kg、25mg/kg、50mg/kg对小鼠经腹腔注射进行染毒,用生理盐水作对照,每天1次,连续6天,第7天处死染毒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对骨髓细胞DNA受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细胞DNA受损率随四乙酸铅浓度增高而升高,随着四乙酸铅浓度增高骨髓细胞DNA受损情况加重,该结果表明,四乙酸铅对小鼠的骨髓细胞有很强的遗传毒性。

  • 标签: 四乙酸铅 小鼠骨髓细胞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氧乙酸对现场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而通过优化条件来保证过氧乙酸对现场室内空气的最好消毒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试验在我市选取了医院病房、公共汽车站、学校、餐馆、娱乐场所等八个不同类型的场所作为消毒试验的现场。采用气溶胶式喷雾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喷雾消毒,并通过测定空气中残留的细菌的数量来评定消毒效果。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药物浓度、不同试验时间以及不同试验场所对试验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证明,除药剂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其他因素对过氧乙酸的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没有明确的影响,而且药剂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也较小。结论在用过氧乙酸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以1000mg/L的药剂,以气溶胶喷雾的方式喷射30min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延长作用时间。

  • 标签: 过氧乙酸 空气消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因APC(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0000~1/15000,外显率接近100%,FAP是最常见的肠道息肉病,最突出的特点是消化道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常造成消化道出血、梗阻等合并症,息肉还可以癌变为结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总发生率的1%。APCmin/+小鼠的APC基因850位密码子发生无意义突变,导致APC基因的转录在850位基因处终止,形成截短的APC蛋白,APCmin/+小鼠由于这种突变会造成肠道多发腺瘤,尤其是小肠段多见,其一直被用作研究FAP的动物模型。

  • 标签: 代谢组学 FAP 氨基酸 APCmin/+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发烧的降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接诊的发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降温,而研究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栓降温,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儿体温,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83.33%,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明显更短,而退热持续时间则明显更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有少许轻微不良反应,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发烧降温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栓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安全性高,起效快,持续时间久,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 发烧 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之间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萘普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一小时后体温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退烧效果更加明显,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栓 小儿高热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栓对小儿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8月之间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患者中随机选取 98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萘普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体温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一小时后体温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栓 小儿高热 降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