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口腔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医源性疾病在气道管理中都非常重要,如果对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不当,不但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现将临床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人工气道 危重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胸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采用常规护理辅以机械通气护理的护理策略,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状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程度较高,有效率达到90.9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同组之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也同样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调查上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胸外科重症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为达成实验目的,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而且为达成实验目的,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并对比其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2例风险事件,包括1例肺部感染和1例反流;反观对照组,出现3例肺部感染,2例压疮,2例脱管,1例导管堵塞以及2例误吸,共10例,对比来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式,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呼吸重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在血压、心率、血气等方面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血氧分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方面回复状况良好。结论采用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 危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规范活动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效果。方法将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0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规范活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上机时)及干预后(脱机时),生活处理能力、肌力、机械通气时间三项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21±1.13)d和(11.21±2.97)d,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达40分以上者有38人,平均值为49.7,肌力基本在III~IV级,而对照组Barthel指数达40分以上者20人,肌力基本在II~III级,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规范活动临床效果显著,使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得以缩短,同时生活处理能力、肌力均较单独常规护理所提高。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规范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抢救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采用机械通气救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密切监测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70例急危重症患者中有67例成功脱机,且撤机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较通气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抢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ICU80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标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者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胸外科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康复锻炼后对其谵妄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按照掷骰子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n=35)和早期康复锻炼(n=35),以对比的方式探析两种方式对患者谵妄的影响。结果 两组谵妄发生率对比,实验组(14.29%)<常规组(37.14%);且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相比常规组较短,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的应用对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谵妄发生及指标恢复情况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可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锻炼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谵妄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样本收录时间范围为2022.03~2023.07期间,研究样本包含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早期康复护理,各30例。对比:(1)肺功能指标;(2)临床指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改善好,临床指标改善好,(P<0.05)。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明确的护理价值及意义,因此,值得借鉴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价值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可以维持患者有效呼吸,改善机体通气、氧合和防止二氧化碳蓄积,是ICU的重要治疗方式,但MV患者常存在多种限制活动的因素,如患者需要镇静、镇痛治疗,各种导管、置管、监测仪器连接线等限制活动空间,医护人员担心患者活动加重心肺功能负担而常规嘱卧床休息,这些因素促使患者长期卧床,增加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影响康复时间。

  • 标签: 早期运动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作者: 马明远余长昇龙婧李永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  要】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提升治疗疗效,促使患者机体更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常规治疗配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及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保证治疗的良好疗效,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68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即探讨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探讨组基于常规治疗加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生命体征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于探讨组较差;探讨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常规组;探讨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数相比于常规组较为良好(P<0.05)。结论:给予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命体征指数。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重症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4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碱剩余]水平、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细节护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细致护理包括呼吸支持管理、感染控制、体位调整和营养支持等方面。这种细致护理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感染风险,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情况。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对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