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2名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名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干预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郁自测量表(SDS)进行评估,并将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在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与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患例共12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患者的透析时间、年龄大小以及家庭支持水平等方面研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临床实践调查分析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婚姻状况、情感关系、生理功能、社会角色退化以及社会活动功能等均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结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透析时间、年龄大小以及家庭支持水平等,因而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家庭支持水平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妇科护理中患者心理状态及隐私保护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隐私保护)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95.77%>81.92%)、隐私保护意识(90.38%>76.15%)以及在病历监管、环境管理、心理疏导、护患沟通等方面的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投诉率(0.38<1.92%)、自评焦虑量表([37.31±3.55)分<(47.83±5.64)分]以及自评抑郁量表[(38.22±3.61)分<(48.64±5.32)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治疗康复。

  • 标签: 妇科护理 心理状态 隐私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4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每天哮喘发作次数、呼气峰流速值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每天哮喘发作次数为(2.1±0.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4)次,呼气峰流速值为(270.5±41.2)L/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9.1±50.7)L/min,抑郁体验、焦虑体验、生活环境以及躯体情感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确保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哮喘 小儿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健康体检指的是为了自身健康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到有备无患。即有问题及时治疗。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掌握了很多医疗知识,普遍开始重视身体健康状况。本文以健康体检者为目标群体,通过分析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使健康体检更为科学和有效。

  • 标签: 健康体检 心理状态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老干部慢性躯体疾病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2例老干部作为样本,以是否存在慢性躯体疾病为依据,将其划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老干部的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组老干部抑郁评分(53.66±2.16)分、生活质量(62.38±1.45)分、男性干部抑郁评分(53.16±0.48)分,与女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80岁者,抑郁评分最高,为(62.31±1.58)分,与其他年龄老干部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干部的抑郁状态,与年龄及慢性躯体疾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老干部 慢性躯体疾病 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皮肤病作为一种复发性较强,皮损较为严重的疾病,有很大的碍颜性,对于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临床研究显示,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对疾病的焦虑,还有内心的自卑以及强烈的心理耻辱感,对此,医院要从入诊、治疗和康复三个周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早治愈皮肤疾病。

  • 标签: 皮肤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3月-2018.1月间收治的72例肺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肺心病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

  • 标签: 肺心病 心理护理 抑郁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健康体检人群,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体检人员100例,常规干预组体检人员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两组体检人员干预前心理状态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体检人员干预后,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干预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群给予心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缓解体检人员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体检人员的心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达到人们健康体检的目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体检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后植物人状态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意外后植物人状态病人,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则予以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中有效率为76.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4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意外后植物人状态病人予以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当将康复护理进行推广。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植物人状态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hyperplasiaofmammaryglands)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釆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SDS评分,釆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实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患者SDS评分、SAS评分,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SDS评分、SAS评分 综合护理干预 乳腺增生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发的焦虑状态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立存在焦虑状态的实验组及无焦虑状态的对照组,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NIHSS评分获得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相应评分,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最终时间点的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卒中评分与焦虑评分存在正相关且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发的持续焦虑状态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并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以减轻该不利影响,应该及时发现此类患者并予及时、长期的正规药物治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焦虑状态 长期预后 文拉法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栓前状态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1月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妇科的病例.结果正常生育组与各自然流产组间抗心磷脂IgM、抗心磷脂IgG、D-Dimer、FDP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正常生育组(D-Dimer均值=1.531)比各流产组间(偶发性流产组D-Dimer均值=0.542、复发性流产组D-Dimer均值=0.410)的D-Dimer均值更高,抗β2-糖蛋白1抗体结果的比较,与复发性流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血栓前状态 复发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对慢性肾衰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医院的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 综合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创伤等应激反应后重症病人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探讨分析强化胰岛素对重症病人体内的免疫状态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中心ICU收治的重症病人,分为3组,每组14人;对照组(目标血糖9.99到11.20mmol/L),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6.77到8.22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4.22到6.22mmol/L);之后的第1、5、8天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1。结果经过检查,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IL-6都明显升高,HLA-DR降低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MI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组与对照组相比,MIF的下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LA-D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血清CRP水平在一周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严格对血糖进行控制如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有利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下调危重症病人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 标签: 严格血糖控制 危重炎症 免疫状态 强化胰岛素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肺结核患者30例,对照组肺结核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面向大众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结核患者 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腹腔大量放液对腹水患者机体状态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7年30例接受腹腔穿刺放液术且腹水放液量超过3000mL的腹水患者,将其分为了非门脉高压性腹水组和门脉高压性腹水组,随后应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来对患者血氨浓度进行测量,应用美蓝吸光度法对患者的腹水增长速率进行测量。结果患者在接受腹腔大量放液之后,血氨浓度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非门脉高压性腹水患者在接受腹腔大量放液之后,腹水增长速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门脉高压性腹水患者在接受腹腔大量放液之后,腹水增长速率出现了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大量放液对腹水患者的血氨浓度没有影响,代表不会出现血电解质紊乱症状;非门脉高压性腹水腹腔大量放液对腹水患者的腹水增长速率没有影响,门脉高压性腹水腹腔大量放液会增加腹水患者的腹水增长速率。

  • 标签: 腹腔大量放液 腹水患者 机体状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应激状态的控制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别为控制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血清应激激素水平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控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高应激状态

  • 标签: 踝关节粉碎性骨折 围手术期 应激状态 控制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的恐惧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敌对性情绪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并实施,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心理状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微炎症状态”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透析方案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5月和6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透析治疗前和透析后3个月、6个月晨起空腹抽取患者上肢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蛋白(TP)、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钙(Ca)、钠(Na)、钾(K)、磷(P)、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i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水平,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CRP(F组内=77.802,P组内<0.001)、IL-6(F组内=1447.973,P组内<0.001)、TNF-α(F组内=21.833,P组内<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透析方式CRP(F组间=2.728,P组间=0.046)、IL-6(F组间=11.589,P组间=<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透析方式(P=0.020)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CRP水平具有影响,透析方式(P<0.001)、CysC(P=0.047)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IL-6水平具有影响,透析龄(P=0.005)和β2-MG(P<0.001)对患者透析后TNF-α水平具有影响。结论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越来越严重,透析方式、透析龄、体内CysC和β2-MG水平对患者微炎症状态具有影响,“高通透+血液滤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 微炎症状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