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上海市搭建“健康信息网”平台,汇集形成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的大数据中心的背景下。结合上海市大数据分析实践,总结分析医疗大数据与传统卫生统计数据之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两类数据的收集目标、方法、管控体系均存在本质差异。这必然导致所收集的数据汇总量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正视差异。并且在了解两类数据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将两类数据有机融合、互补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决策支撑。

  • 标签: 医疗大数据 卫生统计 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现代医疗工作中的医疗耗材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本文分析了医疗耗材在医院医疗工作和使用中的分类管理方法,为确保医疗耗材在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保障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提出了一些见解方法。力求能为医院医疗耗材的合理化使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医疗耗材 规范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2.0%),热带念珠菌(17.2%),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9.4%),其他念珠菌(11.4%)。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 标签: 念珠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d10 的编码对疾病分类质量统计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7.6-2019.3 病案时的胆囊炎病历 200 份,依照 icd10 第 2 版标准对此 200 例病历诊断编码进行核实,统计其中分类不准确的病历数。 结果: 200 份病理中编码错误有 16 份,错误发生率 8.0% ,主要集中在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中,其各自错误发生率占比分别为 9.0% 、 8.3% 。 结论 : icd10 的编码利于病案室病案管理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但受病情复杂程度及病案统计人相关知识缺乏、诊断书写不规范等影响, icd10 编码错误问题依然存在,需加强相关内容学习,提高信息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疾病分类统计质量。

  • 标签: icd10 编码 疾病分类质量统计 胆囊炎
  • 简介:摘要: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下的必然趋势,其在卫生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对大数据进行概述以及对当前卫生统计工作所面临问题展开分析。其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医疗机构与互联网、网络等平台间信息共享机制及医疗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矛盾之处并提出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在当今时代下,我国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研究对象,其应用发展是具有巨大价值意义的课题之一。

  • 标签: 大数据 卫生统计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标药治本药的分类。方法通过总结治标药治本药的分类,引导医生、药师、患者多用治本药,少用治标药。结果明确治标药治本药的分类。结论药物大部分是治本药,治标药要相对少一些。而一些中药则以治本为主,表本兼治。

  • 标签: 治标药 治本药 标本兼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数据的不断增长,卫生统计学在医疗保险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传统的数据分析已不能满足医疗保险业务的复杂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更先进、科学的方法来解析庞大的医疗信息,提高保险服务的精准性效率。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卫生统计学在医疗保险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明确其在疾病发病率、医疗费用、患者特征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深度分析,旨在为医疗保险公司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优化保险产品设计,提高患者健康管理的精准性。

  • 标签: 卫生统计学 医疗保险 数据分析 应用
  • 简介:实行床位统一调配,有效合理利用医院资源,给医院病案统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加强计算机管理下的病案与统计数据的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统一,有利于提高病案医疗信息的利用价值医疗统计的水平。

  • 标签: 医院 病案统计 医疗信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也是当前数据库研究应用领域的重点。利用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案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是医院重大决策及医学发展的主要依据。本文就医院病案统计中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重要性展开探讨。选择医院病案统计资料,分析现存问题,并加强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回顾分析相关优势。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中,国内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尚在起步阶段,有广阔发展空间,应用数据仓库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促使医院信息利用的完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数据仓库技术 统计分析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卫生统计信息为制定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编制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评价卫生事业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教学科研等提供最根本的科学依据。本文对2009年度年报、2010年9月月报及2010年第3季度医改进展监测表数据质量开展审核,旨在明确相关问题并给予改善意见。

  • 标签: 卫生统计数据
  • 简介:卫生统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基础性工作,实行网络直报以来统计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以及数据质量的控制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必须注重数据收集、报送审核的各个环节,加强环节质控,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公信力。

  • 标签: 统计工作 数据质量 网络直报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数据质量。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收集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卫生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结果调查全国476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统计负责人476人次,有20个因素5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对数据质量有影响,其中属于制度、体制及机制因素的12个,基础条件因素3个,信息化建设3个,人的因素2个。影响因素比例较高的前10位依次为:统计培训不够(74.62%),报表规定报送的时间是否合理(63.83%),报表顶层设计部门未协调沟通、统计口径不统一(61.70%),人员为兼职或外聘(61.18%),调查制度制定的科学性(61.11%),代报制度是否合理(60.56%),调查内容是否易获得(59.62%),管理体制混乱、交叉重复(59.15%),机构内部各部门缺乏沟通(59.02%),缺乏相应的工具书(58.65%)。结论制度、体制及机制因素是影响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数据质量要从管理制度、顶层设计抓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卫生统计 数据质量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卫生统计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卫生统计工作又是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是医院以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科学决策制定政策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明确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旨在为卫生统计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卫生统计数据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对于肠梗阻病人必须区分梗阻的类型,并且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可以划分为紧急手术、急症手术、延期手术或者可以保守治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区分机械性梗阻或非机械性梗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机械性梗阻,应该确定梗阻是否完全。除了少数情况以外,完全性梗阻需要立即手术。相反,不完全性梗阻则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最后应该尽可能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因为这对指导治疗非常有用。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