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打破你的“拉伸很痛”的固定思维,用足部和膝盖在地上“摩擦滑动”的简单拉伸操令股关节活动顺畅。躺着就能做,全身都得到放松。美腿和提臀的效果值得期待。

  • 标签: 拉伸 摩擦 关节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髂胫束综合征的20例患者的膝关节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MR表现特征。结果髂胫束综合征的MRI表现主要特征有1.髂胫束深部及表面的异常信号。2.股骨外侧髁近侧、远侧、侧方的界限不清的异常信号。3.股骨外侧髁与髂胫束间的局限性积液。4.股骨外侧髁水平髂胫束的部分增厚。4.关节腔积液。结论髂胫束综合征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该病的较好的诊断检查方法。

  • 标签: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MR表现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科学研究是能动地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周密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也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学科知识;缜密的理论思维和应有的科研能力。科研设计是科研工作者必备能力之一,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进程和结局,兹仅就临床试验及临床试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介绍。一、临床试验及其应用临床研究大致分观察性临床研究和试验

  • 标签: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 受试者 科研工作者 科学研究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术治疗氟斑牙的临床体会,评价了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希望能够改变牙齿美观的斑釉牙患者,利用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术的方法来治疗氟斑牙。结果3个方案的微磨损术治疗完毕后,每个方案的患者治疗都得到了显著的疗效,成功率高达94%。结论冷光美白结合微磨损术治疗氟斑牙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长时间的维持美白效果,在斑釉牙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 标签: 冷光美白 微磨损 氟斑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修复材料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修复效果以及抗摩擦能力。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共收治口腔修复患者为10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金属组、树脂组、陶瓷组,每组患者36名,对比三组患者的患牙的修复情况以及抗摩擦能力。结果树脂组病患松动脱落情况高于金属组以及陶瓷组,陶瓷组病患牙齿破裂最多高于金属组与树脂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三种修复材料具有不同的修复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修复,才能提高治疗修复效果。

  • 标签: 不同修复材料 修复效果 抗摩擦能力 生活的质量
  • 简介:摘要天然牙或人工冠修复体会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作用下发生磨损,如果天然牙具有较为严重的磨损,那么就极易损伤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等,牙髓炎、牙本质过敏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而在口腔修复过程中,修复材料的使用寿命及效果受到其抗摩擦性能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 标签: 不同修复材料 口腔修复 修复效果 抗摩擦性能
  • 简介:目的随访观察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人工全髋关节对于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间采用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3例患者进行随访,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状态,通过SF-36健康量表了解生活质量,通过骨盆X线观察假体周围骨溶解状况.结果有效随访38例患者共49髋,平均随访(52.5±17.3)个月(36~85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的(50.9±11.4)分(10~73分)提升为(92.9±6.6)分(67~100分)(P<0.05),SF-36量表术后各维度的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除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股骨假体松动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例患者出现非典型性髋关节异响外,其他患者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陶瓷-陶瓷摩擦界面的假体可为初次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提供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假体中期生存率.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陶瓷制品 髋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对照组给予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比较治疗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直接树脂充填法 间接树脂充填法 牙齿磨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铸造支架网结构+覆盖义齿对牙列重度磨损伴缺损咬合重建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我们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30例重度磨损伴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铸造支架网结构+覆盖义齿对这些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治疗结束后,就这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为其10个月的临床跟踪观察,我们发现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明显,患者的咬合效果及咀嚼功能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换着用的总体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临床上使用铸造支架网结构+覆盖义齿对牙列重度磨损伴缺损咬合重建治疗的实际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铸造支架网结构 覆盖义齿 牙列重度磨损伴缺损 咬合重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中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为阳性的214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观察所有患者检测到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菌种。将常规药敏试验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观察直接药敏试验菌种检测合格率,并且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时间。结果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检测后,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药敏试验所用时间显著低于常规药敏试验时间,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直接药敏试验在菌种检出率方面略低于常规药敏试验,但是其用时更短。

  • 标签: 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运动平板检查提高基层医院冠心病的确诊率。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住院、门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05例行运动平板检查,运动平板试验呈阳性者49例,(阳性率16%),对冠心病的防治有较好的评估。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有利于筛查出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平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 标签: 凝聚胺 交叉配血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法的价值。方法对1000份血液样本使用微柱凝胶法、传统试管法和凝聚胺法进行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以传统试管法为标准,分析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中的结果,并比较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在直抗试验中微柱凝胶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44%、99.79%;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试验在主侧的灵敏性、特异性和次侧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微柱凝胶法在次侧的灵敏性高于凝聚胺法(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在直抗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抗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4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分析临床特征,采取溶栓、抗凝等治疗。结果本次选取的4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因心脏内血栓脱落诱导大面积肺梗死而死亡1例,占2.5%。相较治疗前,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行溶栓、抗凝等治疗,可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特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