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乡村医生制度由来已久,在我国农村医疗工作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实际工作环境的条件限制,乡村医生制度在教育培训和系统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农村人民群众获得医疗服务的质量。建议从改善落后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行医监管、丰富医生职能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医生体制的管理。

  • 标签: 乡村医生 执业资质 管理
  • 简介:介绍了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的定价机制,阐述了新形势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的必要性,同时探讨我国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为决策者下一步制定定价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用耗材 定价机制 卫生技术评估 循证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患者术前心理及药物干预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手术患者20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A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B组在访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术后病人进入苏醒室,观察两组病人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0%,21.0%,合作率分别为100.0%,25.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患者强化术前访视,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 标签: 全麻 强化术前访视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设计及应用意义。方法建立专业护理安全干预组织,强化手术室制度与流程的应用,倡导零处罚策略,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意识,对于意外事件加强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记录开整理安全讨论会议的内容。结果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业务素质与防范差错能力得到加强,安全与法律意识有所强化,手术室的流程与制度更加规范,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强。结论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护理 安全干预 手术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这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阻滞细胞周期、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Caspase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中药多糖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采取强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社区患有高血压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宣传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血压下降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可以使病人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使血压控制在有效范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应用评价 社区护理 高血压患者 强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结核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使用结核丸将其化疗时间缩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肺结核患者100例,均为初治肺结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结核丸联合利福平联合异烟肼联合乙胺丁醇联合吡嗪酰胺,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结核丸。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菌阳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病变范围吸收程度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结核丸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 结核丸 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强化健康教育提高血透患者专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所有患者中随机抽取83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血透+护理)41例,实验组(常规血透+健康教育强化+护理)42例,对两组的病情指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患者医嘱行为遵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在病情指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患者医嘱行为遵守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P值均小于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后,血透患者专科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医学方法。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血透 专科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02例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治疗组102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然后观察其两组生活习惯改变及其病情变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可见,治疗组患者对高血压诊疗标准、高血压危害等相关知识掌握度普遍低,高于对照组高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行为习惯的改变,可见治疗组的患者除遵医服药外其他的体重控制,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按时测血压的行为及研究的控制及戒除心理健康的行为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的变化及甘油三酯的测量见表3可见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行为习惯,有效控制血压。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效能,实现人人参与管理控制工作。方法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奖罚规定,细化奖罚标准,使每项、逐条切实可行,采用各种方式进行表彰奖励,以肯定优秀员工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成绩。结果显著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各岗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论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工作,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时刻关注自身所处环境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 标签: 激励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会上不时突显尖锐的医患矛盾,高校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和安全稳定。因此,构建科学化、制度化、高效化的医疗纠纷应急机制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本文探讨了高校医疗纠纷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医疗纠纷三级应急机制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为处置医疗纠纷、减轻或消除医疗纠纷危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高校 医疗纠纷 应急处理机制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细胞组织产生免疫作用的疾病,由于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查明,因此随着疾病的恶化,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就会过度活化,并对其体内的器官和系统造成危害。本文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该类型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分析了不同致病机理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致病机理
  • 简介:在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防治站所进行合理定位与定性的基础上,理顺其运行补偿机制:(1)对于整个机构的人员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等应由政府全额保障;(2)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实行项目管理,财政全额保障;(3)对于公益性治疗服务实行“总额预付+按病人按年度付费”,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探索建立病人自付、医保、政府财政三方共同支付的埋单机制,从而保障专业站所公共服务的提供,使机构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得以体现,保障全民享有公共卫生保健服务。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专业防治站所 补偿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儿童中选取26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后将其分为治疗组(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和对照组(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前),均为132例,对比两组儿童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IgG阳性率和保护率,治疗组患者清中IgG阳性率同对照组患者间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保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本次研究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的132例儿童中,12例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一过性发热反应和腹泻等,2天后会自行缓解,少数儿童在采用对症输液后症状消失。结论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可有效提高儿童免疫效果和保护率,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一定保障作用。

  • 标签: 儿童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后者行强化安全教育,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8.67%均高于对照组78.67%,不良事件合计58例次低于对照组133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患方依从,避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结局。

  • 标签: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MSCTA表现。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28例中6例为DebakeyⅠ型,9例为Ⅱ型,另13例为Ⅲ型。其中左或右肾动脉受累及者共计11例次,均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结论MSCTA能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提供主动脉夹层病变后受累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早期依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MSCT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我院460例碘过敏试验阴性病例行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5例出现反应,使用离子型造影剂35例出现副反应。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副反应明显降低,造影效果明显提高。结论熟悉造影要领,了解造影剂的毒副作用的产生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扫描安全,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取得良好的造影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造影剂 CT增强扫描 副反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