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X线导引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法、特点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病历中选出97例,其均是在X线导引下完成置管。记录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一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几率等。结果本次研究当中,在锁骨中下1/3处进行穿刺的患者比例最大,占80.41%(78/97),总穿刺成功率为100%,一针成功率为96.84%(92/95),并发症几率为0%。根据不同性别和不同解剖部位的比较显示其数据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作为穿刺位置判断的依据。结论利用X线导引下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一针成功率极高,并且该操作微创、安全性高,借助X线能够更加准确掌握锁骨下静脉走向。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穿刺置管 X线导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的安全性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门诊或住院经X线或CT检查显示胸内肿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予以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肿瘤27例,非肿瘤3例,活检诊断率为96.7%。穿刺活检中共发生并发症4例,占13.3%,其中出现少量气胸2例,出现痰中带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CT导引下胸内肿物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CT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纵隔穿刺活检术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在CT导引下检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总格病变患者共34例,对其行CT导引下的穿刺活检。结果所选全部病例,在经CT导引下的纵隔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达98.9%,诊断率为94.3%,其中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诊断率分别为97.6%、86.4%。其中出现并发症患者共5例,3例为并发气胸,2例纵膈出血。结论经CT导引下的纵隔穿刺活检术,对纵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上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活检术 CT导引 纵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常态化防控措施下开展孕妇学校对孕妇孕产期的影响。方法:给予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间200例孕妇进行研究调查,对其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有孕妇100例,对照组未参加孕妇学校,实验组参加孕妇学校,对比两组孕妇的孕产期保健效果。结果:实验组孕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孕产妇知晓人数、饮食依从性、行为依从性较高,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孕产期 孕妇学校 常态化防控措施 线下 妊娠结局 孕产期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引下卵巢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的穿刺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76例95个卵巢囊肿行CT导引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经前腹入路穿刺62例,经骶部入路穿刺14例,用18~20Gchida针穿刺抽吸,囊液抽尽后注入抽出量25.0%的无水乙醇,留置4~15min后抽出,然后注入少量无水乙醇保留。对于囊液大于300ml的囊肿则采用“分次递减”注入乙醇法,短时间反复冲洗,直至抽出液清亮。结果76例95个囊肿除2例两个囊肿2次穿刺成功外,其余93个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97.9%。其中单纯性囊肿52例,巧克力囊肿24例。囊肿最小4.2cm×3.8cm×4.0cm,最大11.2cm×13.6cm×11.0cm。结论CT导引下穿刺硬化剂治疗卵巢囊肿方法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只要掌握好穿刺技巧及术中注意事项,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卵巢囊肿 硬化治疗 CT引导 穿刺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不同入路方式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60例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前入路组(n=30)与后入路组(n=30),纳入患者均予以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前入路组手术选择前入路,后入路组手术选择后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入路组治疗1个月疗效相比后入路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发生并发症患者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在术后24h~72h患者症状消退。结论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进行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中选择前入路法治疗的近期疗效相比选择后入路治疗更明确,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上腹部癌性疼痛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