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评估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合并有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时对子宫肌瘤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5~50岁子宫腺肌症的绝经前妇女,使用随机化序列方法抽取样本3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放置LNG-IUS前及放置后6、12个月后36例患者的子宫出血模式及子宫参数。结果:放置LNG-IUS6个月后,月经过多患者的数量从放置前的41.67%(15/36)逐渐下降至0。此外,放置6个月后与12个月后比较,发现月经淋漓不净的患者逐渐减少。在研究过程中出现月经过少的患者增加,放置12个月后共有30.56%(11/36)的患者出现月经过少。放置6、12个月后患者的PBAC评分中位数与放置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在评估中,36例患者的血红蛋白中位数与放置前比较均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与放置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12个月后患者的子宫体积较放置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体积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和12个月后,患者的痛经程度均明显减轻,同时其活动能力丧失点及痛经分级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且对子宫肌瘤几乎无影响。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月经量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和血清孕酮各项指标结果。结果实施不同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分别是(64.40±12.13)ml和(2.49±0.44)mm,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宫腔镜治疗方式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其月经量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缓释系统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置入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避孕妇女和月经量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的超声分析,评价其指导临床治疗及对疗效的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6例避孕妇女、月经量过多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放置LNG-IUS前后的内膜厚度及表现对比。结果置入LNG-IUS前,差异无显著性,置入LNG-IUS后内膜明显变薄,P≤0.001,内膜趋向分泌期,P≤0.001。结论通过超声对放置LNG-IUS后内膜的观察,能直观地反映置入LNG-IUS后月经量的多寡,可指导临床治疗及对疗效的判断。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 超声分析
  • 简介: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探讨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个月内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发生2次或2次以上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同时放置曼月乐环1枚;对照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B超,术后1年常规宫腔镜检查,进而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5.0%(1/20)、25.0%(5/20);此外,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前后月经量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治疗,同时放置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实施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术并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intrauterinesystem,LNG-L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NG-LUS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更加明显,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评分、痛经改善评分、以及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及LH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E2及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以显著改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

  • 标签: 无排卵性功血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临床疗效 性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宫内放置LNG-IUS,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患者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改善,治疗6个月后患者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所有82例患者中2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对性激素水平影响少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疗效评估。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均采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在治疗时选择采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月经失血量,其疗效值得肯定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联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讨论。方法:样本选择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样本数量为60例,均为我院的腹腔镜联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0例,将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时,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Miren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置Mirena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先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再放置Mirena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阴道出血、闭经、痛经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防止阴道出血,减少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切除术 左炔诺孕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曲普瑞林联合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普瑞林,然后对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量以及痛经水平可知,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月经量下降为56.49±3.29ml,较对照组更低,同时痛经水平下降为1.28±0.53,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可知,在治疗前,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采取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缩小更为显著,同时子宫内膜较对照组更薄。结论:曲普瑞林与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使用的方式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上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更加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同时减少月经量,在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等其他指标方面效果也较为明显,因此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曲普瑞林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以左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除了两组间的肌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肌瘤直径、子宫体积、内膜厚度等临床效果指标均更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所导致的痛经,导致患者月经过多、慢性盆腔痛,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6月到院就诊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70例,排除禁忌证后给予放置孕酮进行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经过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月经量、月经期、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放置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前相比,放置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的痛经程度、慢性盆腔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痛经 月经过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价值。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68例患者,结合放置时间分组,36例在术后即时放置,作为为观察组,32例在术后恢复正常月经,于经期的4~7d放置,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统计系统续用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结果1随访年,两组避孕效果理想,在节育系统续用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的94.44%、90.63%组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16.67%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效果理想,和月经恢复后放置节育系统效果差别不大,即时放置可避免二次手术给机体造成的损伤,患者更易接受。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即时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酮片及孕酮雌醚片两种避孕药伪品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孕酮片伪品含孕酮(C21H28O2)为标示量的99.3%,孕酮雌醚片伪品含孕酮(C21H28O2)为标示量的0.0%,含雌醚(C25H32O2)为标示量的0.0%。结论孕酮片含量符合规定,但厂家没有此批号,孕酮雌醚片没有主药成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