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知道,明亮的光线可以影响大脑的内部时钟,而大脑的内部时钟则可以控制人的睡眠。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室内灯光也可以影响人体生物钟。

  • 标签: 室内照明 人体生物钟 科学研究 大脑
  • 简介:<正>为改进教室的采光条件,保护学生视力,作者于1997年10月至12月对本院各类教室的照明状况进行了检测。方法:①教室桌面照度,采用上海光电仪器厂生产的JD~3型照度计测上午10时的混合照度(自然光线加人工照明)及晚8时人工照明下的照度;每个教室选择4个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为该教室的桌面照度;②教

  • 标签: 卫生学检测 教室照明 照度计 采光系数 卫生标准 人工照明
  • 简介:目的探讨某化工厂准备工序和纺丝工段作业场所空气中丙酮在各作业点的分布及作业人员个体接触水平,提出预防措施及作业人员现场操作时应注意事项。方法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国家标准,对该厂相关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丙酮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该化工厂准备工序、纺丝工段主要工作岗位丙酮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分别为25%、13%,准备工序、Ⅰ期纺丝工段三楼、Ⅱ期纺丝工段三楼丙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3153.9、882.1和599.5mg/m3,超过国家标准。结论丙酮是该化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其主要工作场所中丙酮的浓度超标较为严重,需加强工程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以减少职业病的产生。

  • 标签: 工作场所 丙酮 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由于我国国情、社会环境背景比较特殊,许多中小学生都纷纷戴上了眼镜,而防控儿童与青少年近视已经引起广大学生、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高速重视。通过研究发现,用眼环境、坐姿不正、学习负担过重、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等都会降低学生视力,除去先天遗传之外,不良视觉环境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视觉环境主要是用眼光环境,中小学生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 6 个小时,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若光环境与用眼要求不符,则必然会影响学生视力。基于此,为确保学生视力健康,有必要强化分析与研究中小学生的教室照明标准,营造良好的照明环境。

  • 标签: 中小学校 教室照明标准 研究与分析
  • 简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最近几年才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比较著名的品牌有松下、菲利浦、奇胜等.它从集中控制着手,采用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单元,用2根24V的信号线实现照明控制.由于它具有许多普通照明控制所不具备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广场、码头、礼堂、厂房等大型场所.并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笔者主要讲述了松下四通智能二线制照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结构,并介绍了该系统在生物制药生产车间的实际应用.

  • 标签: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生物制药 生产车间 工作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宜工厂外来人口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模式,提高外来人口艾滋病性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中心)与某大型工厂医务科和安全教育科合作,组成高危干预小组,每月利用工厂安全教育时间,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宣传。招募志愿者和宣传骨干,组织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的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工厂外来人口干预后艾滋病性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

  • 标签: 工厂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高危干预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病人诊断检查照明装置是用于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照明,用于医疗设备的医用检查灯,由于施手术者的头、手和器械均可能对手术部位造成干扰阴影,因而该检查照明装置能尽量消除阴影,并能将色彩失真降到最低程度,此外,该装置还能长时间地持续工作,而不散发出过量的热,因为过热会使手术者不适,也会使处在外科手术区域中的组织干燥。市场上的神经内科病人诊断检查照明装置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检查照明装置高度都是固定的,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范围就极大的受到了约束,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检查照明装置进行改进,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 标签: 神经内科 病人诊断 检查照明 改进 优化
  • 简介:2013年12月某日,浙江省宁海县某饲料加工厂发生一起3名工人中毒事故,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本文报道此次事故调查结果。1事发经过当时该厂准备购买一批原料,按规定在原料运到之前要对地下储藏室进行清理。1名员工在进入地下室过程中晕倒,另2名发现后马上进入抢救,也随即晕倒。之后在地面上的其他员工找来安全绳子和防毒面罩,陆续将地下室3人拖救上来,立即送往附近的县级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没有发生生命危险。

  • 标签: 饲料加工厂 硫化氢中毒事故 生命危险 拖救 密闭空间 职业卫生
  •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工厂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危险因素。对厨工进行危险食物来源及加工过程等方面内容的深入访谈。EpiInfo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疫情涉及85例疑似病例和1名隐性感染者,其中19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5.7%(85/540)。7名厨工中,3名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名隐性感染者。首发病例为1厨工,发病日期为4月26日3:00,其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准备工作,另一名隐性感染者厨工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制作工作。80.0%(68/85)的病例在27日13:00~24:00发病,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7日18:0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进食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发病风险增加(OR=9.89,95%CI:4.04~24.25)。结论本次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26日在工厂食堂进食早餐时,食物在准备和(或)制作过程中被污染。要加强对集中供餐单位的卫生监督,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的风险。

  • 标签: 病毒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