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粘连(IUA)的疗效。方法68例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粘连效果显著,术前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粘连(IUA)是宫腔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当内手术操作破坏了大面积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而子宫底部以及双侧输卵管口部的子宫内膜破坏不够充分,同时又合并术后感染时,则可能继发术后宫粘连。其发生率甚低,文献报道甚少。

  • 标签: 宫腔粘连 并发宫腔积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粘连宫腔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粘连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8月在宫腔镜下治疗的粘连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0例经宫腔镜诊治.形态恢复正常率为92.72%,月经恢复正常率为93.15%。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电凝分离宫粘连效果佳,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及口服补佳乐可有效预防再次粘连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治和预防。方法对39例宫颈、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有人流史;38例(97.4%)经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2.6%)再次粘连。结论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是宫颈及粘连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宫颈粘连宫腔粘连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前认为,宫腔镜是诊断粘连的金标准。宫腔镜是诊治粘连有效及安全的方法,粘连程度越重,月经越难恢复,粘连越易复发,术后配合人工周期疗法,可有效防止再粘连,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形态及月经周期,且为日后孕卵着床重建相对正常的环境,提高妊娠率,减低流产率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宫腔镜分离子宫粘连28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除4例经3次手术外,34例经2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成功,总成功率86.9%。(251/289)。结论宫腔镜诊断粘连直观、准确、简便,并可同时完成简单的镜下手术,效果佳,费用低,是诊断和治疗粘连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检查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粘连中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对45例临床及B超疑为IUA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术。结果本组45例宫腔镜下检查均确诊IUA,44例均经宫腔镜手术一次分离完成,仅1例行二次分离,术后宫成形完好41例,恢复正常经量30例。结论宫腔镜在粘连分解术中疗效肯定,宫腔镜是治疗粘连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 ]粘连是常见的子宫体疾病,这种疾病的存在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主题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以此来为研究工作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 ]宫腔粘连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宫腔镜分离子宫粘连28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给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除4例经3次手术外,34例经2次手术外,其余均一次成功,总成功率86.9%。(251/289)。结论宫腔镜诊断粘连直观、准确、简便,并可同时完成简单的镜下手术,效果佳,费用低,是诊断和治疗粘连的可靠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检查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治疗粘连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宫腔镜治疗粘连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月经改善者57例,粘连分离后再次粘连3例,临床成功率达95.0%(57/60)。结论详细地、全方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粘连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受到损伤会导致粘连,而出现粘连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分为部分粘连和全部粘连。其多与操作所引起的内膜基底层损伤以及感染有关,临床上也称其为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身体问题的忽视,人工流产及刮宫率的操作次数增加,此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及周期性腹痛等。

  • 标签: 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后辅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松解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经宫腔镜成功分离粘连的180例中、重度粘连患者随机分配为A、B、C三组,术后均采用传统的IUD+人工周期方法,A组为对照组,B组术后宫内注入几丁糖,并用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C组术后宫置双气囊导尿管,比较三组间术后月经改善率、受孕率及再次粘连率。结果三组间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次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UD+人工周期+几丁糖及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及术后IUD+人工周期+置入双气囊导尿管这两种方法均为有效可行的预防粘连方法。

  • 标签: 宫腔粘连 几丁糖 明胶海绵 双腔气囊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宫腔镜分粘术后宫再次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7例粘连及9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随机分成两组,A组22例予术后即放置IUD+大剂量口服戊酸雌二醇;B组24例术后放置水囊+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7天后取出水囊,放置IUD+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的综合方法。结果放置水囊+注入透明质酸钠+IUD+口服大剂量戊酸雌二醇的综合方法对于预防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疗效比术后即放置IUD+大剂量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好(P<0.05)。结论粘连分离术后加用放置水囊及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宫再次粘连效果较好。

  • 标签: 宫腔镜 粘连分离术 水囊 透明质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连(IUA)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粘连患者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愈28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79.31%(46/58);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为29例,月经有明显改善为16例;治疗后宫形成正常为28例,基本形成为18例;且治疗后轻度患者的月经恢复、形成、并发症情况以及治愈率均优于中度、重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出现5例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宫腔镜手术在粘连患者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患者月经恢复和的形成,且在轻度粘连患者中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粘连诊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对63例粘连的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子宫内膜及的改变。结果63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粘连患者声像图表现分为五型I型可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带,使宫内膜部分不连续,病变范围小于二分之一,共15例;Ⅱ型宫内膜显示欠佳,可见多处不规则回声区,病变范围大于二分之一,共16例;Ⅲ型轻度积液,分离宫内见稍高回声带与前壁、后壁粘连,共24例;Ⅳ型重度积液,7例;Ⅴ型积液合并宫颈管内积液,子宫峡部内膜回声显示不清,粗糙,内见部分扭曲的强回声线,宫颈外口内膜回声增强,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粘连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积液及以上内膜不规则改变声像图是诊断粘连的特异性依据。

  • 标签: 宫腔粘连 经阴道超声检查 声像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粘连诊治效果。方法对68例粘连行宫腔镜诊断,并确定粘连程度并治疗。结果6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治疗粘连安全、疗效确定。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粘连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情时间长短不等。创伤是空腔内粘连的主要原因,如人流术后,胎盘残留术后,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标签: 空腔内粘连 诊断 治疗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