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滴垂体后叶素可能出现许多副作用静脉炎、腹痛、心动过缓等,我科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共收住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病人837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423例,发生静脉炎的13例,占3%,其中男10例,女3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48例,占11.7%,其中男30例,女18例。下腹隐痛者338例,占80%,其中男160例,女178例。满意,418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98.8%。通过护理缓解了病人的恐惧和焦虑,降低了应急反应对身体的不良刺激,提高了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和满意度。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持续小剂量静滴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静脉滴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给予垂体后叶素12~18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24小时连续维持,再次出现大咯血时可调节滴速至40ml/l,无咯血时以30ml/h的滴速维持,当咯血量少于每日20ml,予逐渐减慢滴速,咯血停止3天即予停药。每日垂体后叶素用量36~54u。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咯血的停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小剂量垂体后叶素静滴对治疗大咯血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咯血 肺结核 垂体后叶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中,抽选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0例(93.8%),高于对照组的23例(71.9%),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9.4%),对照组发生5例(15.6%),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垂体后叶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在产后出血症状治疗中的药效。方法研究206例存在产后出血高危诱因的产妇,治疗组103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用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对产后两组产妇出血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103例产妇中7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80%,对照组103例产妇中24例出血,发生率为23.30%,P<0.05。在产后的2h及24h两个时间对产后出血量的计量发现,治疗组出血更少,P<0.05,且本次治疗中治疗组产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以垂体后叶素为产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保证产妇分娩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垂体后叶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法,能够加快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给予其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 咯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孔最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提高治疗咳血、咯血的疗效。方法孔最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1-2U,出血量大于50ml/日,则加用郄上穴。每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结果52例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血、咯血,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孔最穴是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配伍郄上穴,辅以泻法,具有清热祛邪、泻火降逆,使血归经而不外溢。加上垂体后叶素之药效,可达到止血之目的。

  • 标签: 孔最穴 垂体后叶素 穴位注射 咳血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产妇9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将所有研究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产妇49例。其中对照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用催产素进行治疗,试验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后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24h后,试验组的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试验组的产妇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两组之间的出血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疗效突出,能明显改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情况,可有效防止产妇在产后发生大出血概率。

  • 标签: 剖宫产 垂体后叶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肺结核咯血患者75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单用酚妥拉明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酚妥拉明治疗基础上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酚妥拉明 垂体后叶素 效果
  • 简介:目的:对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咯血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80例咯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比治疗48h后两组患者的咯血量减少情况即不良反应情况,进而评价联合用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0%(36/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5%(27/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胸闷、心悸、腹痛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咯血治疗效果安全、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联合用药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选择105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均为子宫肌壁间肌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术中用止血带止血。观察组65例,用垂体后叶素12U+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垂体后叶素组(29.26±10.34)ml,明显少于止血带组的(52.54±15.48)ml(P<0.01),平均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组为(30.25±9.67)min,明显短于止血带组的(50.31±15.12)min(P<0.05)。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肌壁间肌瘤 肌瘤剔除术 垂体后叶素 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55例患者,对A组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A组总体有效率为87.3%,B组总体有效率为98.2%,两组总体有效率对比B组明显优于A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能够获得突出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酚妥拉明 垂体后叶素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78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垂体后叶素加酚妥拉明(治疗组),或单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进行止血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为7l%,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既可降低肺循环压力有利于止血,又能预防或减轻血压下降、心肌缺血、胸闷、腹痛等副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不失为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合理选择。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大咯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术中出血500ml以上的180例病例按信封法随机分成A、B两组。A.B组各90例。A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B组采用加大缩宫素剂量,以观察两组措施的不同。结果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多点注射在剖宫产术中能有效控制出血量。结论垂体后叶素能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起效迅速,适合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多点注射 剖宫产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患者的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8例,术中于瘤体与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10mL,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前1min(T1)、注射后1min(T2)、注射后3min(T3)和注射后5min(T4)、注射后10min(T5)时用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与T1相比,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4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5的SBP和DBP升高,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后叶素体数分钟后,血压升高,心率反射性减慢。而在血压升高之前,有短暂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垂体后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