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局干部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由我院统一组织的医务人员完成检查的352名受检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52名体检者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有339例,占受检人数的94.8%。疾病检出率前十位依次为前列腺增生(43.8%),高脂血症(37.8%),高血压病(32.1%),乳腺小叶增生(26.4%),白内障(20.5%),心律失常(15.9%),脂肪肝(15.3%),齿病(12.5%),胆道疾病(10.5%),糖尿病(9.4%)。分组后前列腺增生、乳腺小叶增生患病率分别占男、女性组第一位。结论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干部健康体检患病率
  • 简介: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在省委、省政府、卫生厅和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以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核心,以制度建设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工作作风军事化、内部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建立了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卫生执法监督队伍。

  • 标签: 四川 医疗卫生行业 卫生执法监督 抗震救灾
  • 简介:生殖卫生学院(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立足、面向全国,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培养高、中级管理人才及医学实用性人才的成人高等学院。自1986年建院以来,已为全国培训各层次医学实用性人才及管理人才23000多人。

  • 标签: 计划生育部门 卫生学院 管理干部 四川省 生殖 实用性人才
  • 简介:目的:为了解本地婚龄青年健康情况,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对前来婚姻登记人员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HIV、血液常规以及小便常规和女性阴道分泌物(白带)检查。结果:该人群异常结果检出率35.59%(2015/5662),其中ALT升高15.08%,HBsAg阳性9.68%,梅毒9例(0.16%),HIV阳性4例(0.07%),贫血156例(2.76%),小便异常420例(7.42%),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226例(8.04%),其中滴虫21例,霉菌74例,无滴虫、霉菌清洁度大于Ⅱ131例。结论:婚龄青年健康状况不乐观,应采取措施提高婚检率。对查出疾病积极治疗,对高危人员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婚前医学检查 实验室 结果分析
  • 简介: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原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经编委批准成立的卫生计生行政执法机构,同时也是在卫生计生委领导下,依据国家和地方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履行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职责的执行机构。2001年4月正式成立,2004年更名为卫生执法监督总队,2015年更名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总队”)。承担全省宣传鼹彻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综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监督和指导下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的任务。

  • 标签: 卫生监督 监督执法 计划生育 四川省 卫生执法监督 法律法规
  • 简介:采用筹资来源法对1995-2002年农村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卫生总费用呈增长趋势,且农村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存在水平不高、筹资不公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受经济总量的限制条件下,建议通过三种途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卫生筹资公平性和卫生保健公平性.

  • 标签: 农村 卫生总费用 筹资结构 解决途径 GDP 增长
  • 简介:目的调查开展医疗技术监督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医疗技术监督的对策及建议。方法发放调查表了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工作开展情况,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7所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中53.62%已开展过医疗技术监督检查,37.20%将医疗技术监督纳入医疗机构日常监督检查内容;19.32%参与过医疗技术举报或案件调查。结论医疗技术监督工作逐步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但尚存在工作开展不平衡,基层监督能力不足,相关法律制度缺陷等问题。建议明晰医疗技术监督职责,强化基层医疗监督队伍建设,健全医疗技术监管制度。

  • 标签: 卫生监督 医疗技术 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专科医师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针对专科医师培训全过程实施的一套综合性大型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平台的管理分大部分:一是全省专科医师基地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医院的注册、报名及基地的招生信息化管理;三是学员的培训管理、考核信息化管理;是专科医师学员考试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人口大,地域广阔,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专科医师的培训基地散布在全省21个市、州,给专科医师培训的基地管理、基地审核、基地招生、基地培训等工作的规范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方便学员培训管理,研发了专科医师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统一、规范、高效、及时、合理的全省专科医师培训的基地、招生、学员考核的综合管理。

  • 标签: 专科医师 培训 学员 平台
  • 简介:放宽社会办医条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出台,到2017年,社会办医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全省总量的25%。同时,放宽办医条件、简化审批流程、落实公平待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近两年,民营医院数和床位数均排名全国第二位。把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分级医疗制度体系。在医疗上,坚持同等管理政策,将民营医院纳入医疗管理整体部署,落实政务公开,增加政策透明度;加大医保向民营医院和基层倾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全部纳入新农合医保定点机构。

  • 标签: 民营医院 四川省 民营医疗机构 优惠政策 社会办医 分级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与农户发病情况,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方法:根据《2016年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抽取52个县1040个行政村共5195户家庭作为随机样本,收集基本情况、厕所类型、饮水状况及两周内发病情况,并用Excel2007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农村2016年农户使用卫生厕所比例为74.17%;家庭饮用水类型以井水(48.01%)、集中式供水(39.90%)为主;家庭饮水习惯以喝开水(79.08%)为主;近两周腹泻发病率为5.64%,腹痛发病率为6.12%,发热发病率为5.52%,新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1.19%。结论:调查农户卫生情况仍不容乐观,厕所和粪便无害化、家庭饮水习惯、洗手习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危害因素,从而影响腹泻、腹痛、发热以及新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

  • 标签: 农村 家庭卫生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以两个少数民族地区县(冕宁县和甘孜县)居民为调查对象,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就医行为。运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研究表明城乡居民在医疗消费行为的可及性和可承受医疗服务费用水平上存在差异;新医改政策加快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但从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实际医疗卫生需要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居民 就医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病人对就诊医院满意率的途径。方法分析城乡及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诊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若干问题。结果门诊服务不满意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汉族地区农村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P值均〈0.05)。各地区住院服务不满意率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此外,城乡居民对住院服务的无不满意率均低于对门诊服务的无不满意率(P值均〈0.05)。门诊与住院病人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11个方面的评价,有较高的一致度(WR=0.8408),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Χ^2=16.816,P〉0.05)。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方面,居第一位的均为医疗费用高(门诊33.33%,住院42.61%),居第二位的均为设备、环境差(门诊28.26%,住院16.48%)。城乡比较、汉族地区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比较,构成比差异均显著(P值均〈0.05)。结论卫生系统应努力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就医条件和环境,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现有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医疗机构还应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

  • 标签: 不满意率 医疗费用 卫生资源配置 服务态度 技术水平
  • 简介: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监测点2006年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临测方案》在的9个同家级监测点,开展了2006年监测工作。结果9个点的钉螺面积在3770~86630m^2,钉螺密度在0.01~3.26只/0.11m^2,平均钉螺密度0.33只/0.11m^2;仅在东坡点发现感染钉螺1只。东坡点末查出病人,其他各点感染率在0.16%-1.49%,全省平均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91%,家畜平均感染率为1.91%。结论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但应加强巩固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 标签: 血吸虫病 监测 四川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我国聋哑学生的致聋原因,于2015年对邛崃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残障学生及部分学生家人进行了基因检测筛查。每个个体分别检测了中国人群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和9个耳聋基因突变位点。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发现邛崃地区符合目前中国大部分聋人的基因表现,即隐形遗传性耳聋,并且其中60-70%尚无法明确致聋基因,说明了提升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 标签: 聋哑基因检测 基因 邛崃
  • 简介:目的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卫生统计部门资源配置情况调查分析,了解人员、经费配置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通过"卫生统计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系统"填报《卫生行政部门统计信息机构建设现状调查表》,对问卷的各个项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卫生统计信息机构设置不足;统计人员兼职较多;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结论一是需加强卫生统计信息机构建设;二是需加大统计人才队伍补充力度;三是需健全培养和继续教育机制。

  • 标签: 卫生行政部门 统计信息化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开展"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对2011-2015年的公共卫生网络舆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内共监测到公共卫生舆情原始数量合计10435条,历年舆情信息合计在550条-6214条之间,年均2087条;根据筛选后上报最终数量排序在前3位的是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事件和预防接种事件,累积构成比达到全部上报舆情的77.6%,与全国排位不同(全国范围前3位的公共卫生舆情是传染病事件、环境因素事件、服药事件,累积构成比为67.1%)。2011-2015年,公共卫生舆情较多的月份集中在3-8月(全国范围仅10-11月较少)。2013年,雅安地震当月,省内舆情信息合计数量和上报数量均为"十二五"期间的最高值。结论"十二五"期间,虽然公共卫生舆情分布在种类数量排名和月份分布的趋势上均与全国不同,省内舆情事件种类热度地域性较强,但是方向和势态比较稳定。疾病预防控制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对提高省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公共卫生 网络舆情监测 疾病预防控制 四川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元市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规划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市中区南河社区作为对象,调查2007-2010年近年的新生儿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从中分析影响接种的主要因素。结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的不同、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重视程度、社区计划免疫服务工作的质量都会对接种率产生影响,改进工作应从这些环节入手。

  • 标签: 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达州市某社区党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在该试点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社区103名党员进行集中测评。结果与全国正常人常模相比,该社区党员除人际关系、偏执2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所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党员得分均高于男性党员,且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党员和老年党员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明显,只在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党员的心理问题较突出,需要建立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和机制,并开展适当的心理救助。

  • 标签: 心理健康状况 中共党员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崇州市2000~2005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00‰,6年间出生缺陷呈上升趋势,每年按23.33%的速度递增。出生缺陷分类前5位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外耳畸形、腹壁缺损、足内外翻,占出生缺陷总数的61.29%。结论缺陷儿死亡率(188.94‰)高于非缺陷儿死亡率(11.17‰)。在出生缺陷中,有23.50%的孕母在孕早期有患病、服药、接触有害物质等行为。出生缺陷产后临床诊断占85.25%,产前B超诊断占12.90%,本文针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干预措施。

  • 标签: 围产儿 出生缺陷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