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应用呼吸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为63%,病死率为21%。结论预防与降低VAP的发生,在护理上要做好合理的病房布局;严格的消毒与管理;及时更换呼吸的螺纹管;尽量缩短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 标签: 机器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呼吸道音清,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不发生反流和误吸,不发生交叉感染;机械通气期间保持体重变化不大;血气指标保持在较为理想水平。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管道护理对呼吸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给予呼吸管道护理。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倾倒冷凝水量更低,管道使用时间更长;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仅为1.67%,较对照组13.33%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机管道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是患者于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的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具有致死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而备受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减少和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必然成为外科重症病房及整个医院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分析了呼吸相关肺炎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对呼吸相关肺炎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肺炎 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前呼吸相关肺炎从属院内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对于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于所有重症监护的医生而言仍是一个挑战性的议题。它既难以确诊也难以在诊断建立后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并指导及时合理的治疗仍然是改善VAP患者预后的最积极因素。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模糊,ATS/IDSA的指南也尚无明确提出可操作性强的VAP诊断金标准,本文就近几年呼吸相关肺炎诊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呼吸相关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诊断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护理呼吸相关肺炎。方法通过对60例护理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认为呼吸相关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抗生素的有效应用,呼吸道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强调有效地呼吸道湿化、吸痰,严格消毒措施,及时检查并保持呼吸管道及接水瓶的清洁无菌是防治呼吸相关肺炎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管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发生VAP12例,其中10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加强护理手段是控制VAP,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64例,占38.1%;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口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AP)病原菌颁布及耐药性。方法对63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以G-杆菌56株(71.8%)为主,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G+球菌次之,分离出16株(20.5%),真菌感染也较常见,分离出6株(7.7%),大多数G-杆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VAP病原菌有较好作用。结论VAP病原菌多为G-杆菌、细菌耐药普遍较高,尽早撤及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66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改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组发生VAP11例(12.9%),对照组发生VAP37例(45.6%),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为(113.93±78.39)h,对照组为(145.78±79.46)h,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高,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现阶段的医疗水平下的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许多易感因素,加强预防是控制该病流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在护理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部分VAP可以避免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易感因素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可以通过切断交叉感染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消毒隔离观念、正确掌握吸痰技术、减少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予以控制。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VAP的发生率,归纳其中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0%,病死率为31.3%。随着呼吸通气治疗时间的延长,VA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8.8%。结论尽可能缩短呼吸通气治疗时间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革兰阴性菌为主是VAP的病原学特点。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呼吸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39.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2.19±3.42)d,对照组为(18.75±4.75)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呼吸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各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临床呼吸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具体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5-2017年收治治疗的130例高龄老年重症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65例对照组以及加行综合护理的65例实验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他三项指标发生率以及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高龄患者优势明显,P<0.05。结论高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