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要点,包括有效沟通、静脉选择、有效固定以及穿刺成功后的保护等。特别从不同年龄段的小儿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举例说明,认为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成效,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很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固定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静脉在静脉采血中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80例住院1个月以上患者,在静脉采血中选择粗,直,充盈,有弹性静脉与选择位置刁钻,弯曲,段状长度约0.5-1cm,关节处,弹性好,充盈血管,二者进行比较。结果二者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量均符合标准者相当。结论采用第二种血管采血,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血管。各类血管充分得到利用。护士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掌握相应技巧,能有效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 标签: 静脉 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心理状态和耐受力,实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撤机的成功率及疾病的康复,使疾病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 标签: 撤离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护士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由于老年人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剖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其特点是血管壁薄、管腔小、弹性差、易塌陷、修复能力降低。在临床治疗中,许长期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使药物渗出于组织间隙而发生肿胀,给患者造成痛苦。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是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笔者现将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2例胸骨正中切口患者术后发生胸骨裂开,经采取冲洗,换药,胸带外固定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措施获得痊愈。分析认为把握保守治疗的适应症以及保持伤口清洁,外固定胸骨,营养支持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在实际操作实践中找出失败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排除一切导致穿刺失败的客观及主观因素,加强护士的心理素质,提高操作技能,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81例(20例抢救成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我科81例心博骤停的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结果2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24.7%,所有成功抢救的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施行时间均≤8分钟,17例施行时间≤4分钟,占85%。结论及时施救是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关键。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及操作复苏术,并且宜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为患者的复苏争取宝贵时间。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心搏骤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浆置换是用来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体外净化疗法。近日,血液净化中心救治因食用蘑菇后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浆置换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疗效好、价格低,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率很高,其抗菌作用是,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链球菌、肺炎双球等等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效果较好,对敏感的萄萄球菌也有作用,对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和螺旋体也有作用。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的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

  • 标签: 青霉素 过敏性休克 抢救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00名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150名早期干预的为观察组,150名按常规进行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其在产后哺乳愿望、哺乳是否能满足新生儿需要。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产后都有积极的喂哺愿望,并积极哺乳,做到了早开奶,母婴早期行皮肤接触,产妇乳汁分泌好,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高。对照组的孕产妇产后喂哺愿望、早吸吮的开展等都较观察组差。结论重视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握拳方法对静脉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握拳方法即穿刺前嘱病人握拳,消毒后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先反复握拳数次,静脉穿刺前嘱病人松拳,护士握拢病人五指成背隆掌空悬垂状,消毒后行静脉穿刺。结果常规组静脉穿刺成功率89.2%,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7.2%。结论对照组采取改进后的握拳方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 标签: 握拳方法 静脉充盈度 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现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抽查2012年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高的13名医生的心肺复苏病例168份,其中复苏成功组人数为81例,复苏无效组人数为87例。分析患者因素以及现场第一目击人参与救治程度对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表现的特点几近相同(P>0.05),都是以偏态形式出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0岁及以上,平均发病年龄为77岁。在发病年龄上,女性要偏高于男性。②心电图表现为无脉搏心电活动(PEA)患者在成功复苏组的比例为45.2%,明显要高于复苏无效组(17.3%,P<0.05)。③在复苏成功组中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没有意识,反复呼叫得不到回应之后平均10.4min发出呼救信号,呼救所用时间明显要低于复苏无效组(平均为22.6min,P<0.05)。④在现场对复苏成功组进行CPR的占5.1%,复苏无效组仅为2.33%(P>0.5)。⑤从接到急救指令到达到事发现场施救的时间分别在7min左右(7.35min,7.86min,P>0.05)。结论现场第一目击人施救意识和能力低下,普及第一目击人的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现场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壁薄、弹性差及多次穿刺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为了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总结几点成功的静脉穿刺方法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根据老年患者手背静脉血管的特点、位置及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手背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