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化学眼外伤的护理。方法配合急救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当发生化学及毒液外伤时应迅速就地冲洗眼部。对开放外伤应注意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先处理眼球伤后再处理眼睑及其他部位的伤口。为预防感染要合理地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 标签: 化学性眼外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医学上,化学消毒剂一直深受重视,近年来化学消毒剂新技术、新配方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在协同杀菌、提高消毒剂性能、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以及化学结构的分类、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使用方法做了明确研究和介绍,为在预防医学中规范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今后环保、高效化学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化学消毒剂 作用机理 使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化学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手术室临床实际,分析护士化学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化学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粘膜暴露接触,呼吸道吸入。造成化学职业暴露因素的主要有对化学物质理化性质危害;使用方法知识欠缺;工作忙乱,自我防护不当;消毒工作环境不良;操作不规范;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后处理不当。防护措施有加强培训,使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正确处理化学职业暴露的皮肤粘膜。结论手术室化学职业暴露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化学职业暴露损伤。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化学性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化学眼灼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44例(7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化学眼灼伤患者以年龄为21-60岁的人群居多,且患者职业以工人为主;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视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视力≥0.80者显著增多,视力≤0.10者则显著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及时给予化学眼灼伤患者有效治疗,并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视力,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化学性眼灼伤 临床特点 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宜昌市1980-1999年间的化学事物中毒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发生,第三季度略高。其病死率与同期细菌食物中毒的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x^2=43.89、P〈0.01)。中毒因素主要是亚硝酸盐和有机磷农药.同时为有效预防化学食物中毒,对其HACCP进行探讨,提出针对预防措施。

  • 标签: 化学性食物中毒 HACCP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许多危害因素,除了最常见的血源性感染传播疾病之外,还存在着物理和化学危害因素。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手术量的逐步增多,许多先进仪器的频繁使用,为了避免和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物理性和化学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物理性 化学性 危害 防范
  • 简介:摘要:当前,肝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很多人得了慢性肝病而不自知,等到做了体检才追悔莫及。平时很多人也不重视肝脏保养,经常熬夜、过量饮酒、暴饮暴食等都给肝脏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并且很多人缺乏养护肝脏的意识和方法,这也是肝病高发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化学肝损伤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种保健食品。

  • 标签: 肝损伤 肝病 保健食品
  • 简介:化学烟雾目前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最重要的有害物质。它是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浅蓝色混合型烟雾。其组成较复杂,主要是臭氧(约占85%左右),此外还有氮和氧化物(如二氧化氯等)、过氧酰基硝酸酯、某些醛类(如甲醛等)和酮类。这些物质并非某一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污染物,而是空气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日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 标签: 光化学污染 二次污染物 城市空气污染 光化学反应 碳氢化合物 光化学烟雾
  • 简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是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由联合国有关机构组织的全球环境监测规划中食品污染的监测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霉菌毒素、农药和重金属三类共20种,我国一直是此项目的参加国。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包括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牵头的市售食品中污染物的监测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牵头的中国总膳食研究。

  • 标签: 食品污染 污染物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化学烧伤手术中麻醉应用的特殊,探讨安全有效地手术麻醉处理。方法研究我科室在化学烧伤手术中所进行的麻醉吃力案例。结论在手术是应注意麻醉的用量以及手术麻醉应激状态的影响。

  • 标签: 化学烧伤 麻醉 特殊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缺氧损伤的关系,为妇幼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80例产后羊水污染的新生儿进行肝肾功、心肌酶及头部SCT等检查,观察心脑等器官的损伤情况。结果羊水污染越重,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缺氧脑病的发病率越高。结论羊水污染与胎儿缺氧关系密切,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羊水污染 新生儿 缺氧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孕37周至42周住院分娩的产妇中103例羊水污染者,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羊水污染者103例,占10.02%,其对应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7.77%、5.83%;无羊水污染者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0.32%、0.11%,P<0.05。发生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6例患儿中,5例(83.33%)为经阴道分娩,1例(16.66%)为行剖宫产术娩出;有羊水污染的5例(83.33%),羊水Ⅲ度污染的3例,无羊水污染的1例(16.66%),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有直接关系,羊水污染越重,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发病率越高。行剖宫产术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经阴分娩者。即使新生儿出生时阿氏评分为10分,也应给予积极的预防治疗,以降低伤残儿发病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源污染引起感染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肠道疾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及处置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水源污染引发此次感染腹泻,采取的处置措施效果明显。结论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控制肠道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水源污染 感染性腹泻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海产品中致病弧菌的污染现状,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共采集市售海产品240份,对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9.2%,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8%,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5~9月份检出率最高,霍乱弧菌未检出。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贝壳类的检出率最高,其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40%和43.3%,农贸市场和酒店的污染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疾病控制及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市售海产品的卫生监督,合理引导市民的饮食习惯,不生吃或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致病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创伤弧菌 霍乱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