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CCU监护室里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病人收治明显增加:该院心胸外科的病房中住院人数也不断上升,其中不乏极其危重棘手的病人。

  • 标签: 冠心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温差 寒冬 CCU监护室 心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ST段变化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4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就其临床资料与非冠心病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4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血发作次数最多于4-8时分布,而对照组于9-13时分布。观察组缺血性ST段发生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多于对照组,ST段呈较大幅度的增大(P<0.05)。缺血性ST段压低在心率增快时越有较高发生率,两组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加强冠心病各期的监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加以指导,并为预后的评估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人 ST段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SMI患者8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无典型胸痛的状态下出现ST段持续时间不等的水平或下斜型压低表现,持续时间在1min及以上,幅度在1mm及以上,均有反复发作的表现。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疾病将所有患者分为心血管病患者组(100例)和非心血管病患者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次以上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观察是否发现阵发性房颤,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中的不同表现,并对比分析不同长RR间期出现的平均心室率。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房颤患者9例,检出率为6.0%;12导联心电图检出阵发性房颤患者2例,检出率为1.3%,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动态心电图检出的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6例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为77.8%,其余2例为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为22.2%,数据差异显著,P<0.05。不同长RR间期出现的平均心室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阵发性房颤 检测及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隐匿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及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中共检出心肌缺血908阵次,其中隐匿性发作768阵次(84.58%),有症状发作140阵次(15.41%),隐匿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P<0.05);隐匿性发病高峰在上午06-12点,00-06点最少。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和评估糖尿病患者隐匿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为糖尿病患者及早发现心肌缺血,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防止急性心梗及猝死的发生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糖尿病 隐匿性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6例ATCI患者发病后72h内、第1个月、第6个月的CRP浓度,分别记为CRP1、CRP2、CRP3。追踪随访12个月后将其中19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作为复发组,并将67例未复发患者中随机抽出30例作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间CRP水平。结果ATCI复发患者3个时期的CRP浓度分别为(21,25±5.08)mg/L,(16.53±3,12)mg/L.(16.07±3.78)mg/L;未复发患者3个时期CRP浓度分别为(11,94±3.04)mg/L,(8,64±2.13)mg/L,(8,78±2.0)mg/L。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动态检测C反应蛋白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复发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改变与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6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T-T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1-V6波直立V1T>V5T、V4-V6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压低比例41.86%、58.14%、62.79%,对照组比例18.60%、30.23%、27.9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ST-T改变进行检测,有利于对心肌缺血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诊断,有利于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18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现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59例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6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组,53例为器质性心脏病组。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0例中,有24例伴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90例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传导阻滞或其它心律失常者6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55例。11例有房颤伴发的患者中冠心病10例。结论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运动心电图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时,需对病因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以全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患者进行检测时应用动态心电图,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与有意义进行观察并讨论。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患者共计94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的3日停止给予其能够影响窦房结功能的相应药物,并对患者进行血脂,血压,肾功能,胸片,十二导以及血糖的常规心电图检测,而后应用动态心电图对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9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后,66例患者临床诊断为正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以及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患者分别有8例,4例与2例,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左室高电压,4例患者表现为完全性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早期复极综合征以及偶发性室上性早搏患者各有2例。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后,94例患者均表现存在着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现象。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患者进行检测时,使用动态心电图较之于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具有着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检测效果更为准确,具有着良好的临床与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临床意义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采用3导联GE动态心电分析仪,对每例受试者进行24小时连续心电记录,通过电子计算机专用程序分析处理。结果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方法对7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动态心电图的价值。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发作的频率,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从而正确指导治疗。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血常规和心肌酶谱的动态监测,分析这些指标的特点和其在手足口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3年3月~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随机抽出50名作为实验组,同时从同期住院的非手足口病患儿中抽出5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常规和心肌酶谱各项指标。结果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血红蛋白量(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异常率分别为52.00%、42.00%、30.00%、48.00%、56.00%、74.00%、74.00%、50.00%、10.00%,对照组患儿的为22.00%、16.00%、4.00%、8.00%、30.00%、40.00%、44.00%、24.00%、36.00%,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心肌酶谱的检测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依据,可以在患儿早期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常规 心肌酶谱 动态检测 特点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光学乳腺成像(DOBI)技术联合超声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接受乳腺活检的患者共112例,均为女性。根据不同的检查分为3组:DOBI技术检查组52例,超声检查组35例,DOBI技术及超声两项检查组25例。分别计算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4.2%,特异度37.5%,漏诊率15.8%,误诊率62.5%。DOBI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5.8%,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24.2%和26.3%。而两者联合,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提高到87.5%,特异度提高到55.6%,漏诊率降为12.5%。结论DOBI技术是一种新的非侵害性、无放射性的光学乳腺医疗成像技术,其联合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是一种较好的相互补充的成像形式。

  • 标签: 动态光学乳腺成像 超声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时间的相关性以及对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7名急性AMI住院患者及40名正常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及心肌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动态检测和观察CK-MB、hs-CRP峰值与AMI发生时间的关系。分析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的关联。结果1.AMI患者组血清hs-CRP峰值主要分布在急性AMI发生48小时内,与AMI时间呈正相关,与对应CK-MB有良好相关性;2.急性AMI患者组血清hs-CRP(4.36±1.26mg/L)与CK-MB(390.89±76.49)U/L,均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组水平(P1=0.010、P2=0.001);3.出现并发症的AMI患者hs-CRP水平(8.48±1.10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4.09±3.12mg/dl)。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与急性AMI的发生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匀向基层五环内不批综合性公立医院根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口布局,北京市采取“控、疏、提、援”四大策略,推动首都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一“控”,即严格执行在本市五环路内不予批准建立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予批准增加政府办医疗机构床位总量的要求。

  • 标签: 综合性医疗机构 医疗资源 公立医院 北京市 首都 政府
  • 简介:北京将减少医联体中大医院直接对外挂号号源今后,北京将减少医联体中大医院直接对外挂号的号源,优先基层转诊患者。同时规定,大医院应主动使用社区药品,解决市民在大医院所用药品回社区“取不到”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应尽可能多地配置药品。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大医院 药品 挂号 联体 北京
  • 简介:1.今天去女朋友家见家长,发现她姐居然是我初中时候的初恋女友,而她爸是我们公司的领导,最扯的就是她妈居然是高中时棒打鸳鸯的班主任。我和你们一家子有仇是吧?

  • 标签: 幽默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