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状态下的性功能状况,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性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随机调查190例已婚男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他们血液透析前后性功能状态进行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血透后每周阴茎勃起次数明显多于透析前。结论血液透析可以部分改善男性患者性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文献检索、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减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论肾功能损害程度与冠心病患者危险呈正相关,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冠心病的各种临床事件发生率越高,其预后也越差。保护肾功能、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注重保护靶器官是防治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肾功能损害冠心病MAUSCr指标
  • 简介:目的了解女性绝经后性功能和性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女性绝经后的性问题,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680名绝经后女性的性功能、性观念和性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80%以上的人有性生活,但频率减少,性功能下降,满意度降低。有70.1%的人以其他方式来满足性要求。性生活的配合度增高,性生活和谐与否对夫妻感情的影响度降低。结论多数老年人仍有正常的性要求,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性功能的改变除生理和男方的因素外,还有观念和认识问题。

  • 标签: 绝经后女性 性功能 性活动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状况及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64例血液透析患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睡眠质量,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给予采取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睡眠障碍完全缓解的例数高干对照组。结论作为家属和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给予信息支持,有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睡眠障碍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我校2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3分法评估其家庭功能状态。结果:288名大学生的平均分为了5.18,其中家庭功能重度障碍占28.47%(82/288)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占39.24%(113/288),家庭功能良好占32.29%(93/288)。结论:在校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现状令人担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关怀。

  • 标签: 大学生 家庭关怀度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城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认知功能的现状及其认知功能有关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健康教育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认知康复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佛山市高明区城乡和男女老年人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简单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进行评测。结果180名老年人认知障碍患病率31.67%,农村64.4%,城市35.6%,城乡差异显著(P<0.01);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患病情况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P<0.01)。城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共同的因素。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积极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减少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为社会大众健康服务。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心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改善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相同的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心理护理组进行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幸福感指数、焦虑症状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心肺功能等指标。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和心功能状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肺心病患者的幸福感,减轻焦虑和抑郁,并能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 标签: 心理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 焦虑 抑郁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5例孕妇的家庭功能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的APGAR评分为(8.12±1.76)分,64.0%的孕妇家庭功能良好。除人际关系敏感维度外,孕妇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其他SCL-90维度评分和SCL-90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孕妇的APGAR评分与SCL-90各维度评分和SCL-90总均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孕妇的家庭功能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其家庭功能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妇 家庭功能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循证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与我院的104例患者,采用随即分组的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均为52例,乙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添加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状况;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甲组比乙组肾功能水平有优势(P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抚顺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因素。方法对抚顺社区189名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状况调查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进行调查。结果(1)抚顺社区老年入MMSE得分平均值为24.68±5.17,总分波动范围为4-30分。(2)性别、业余爱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业余爱好、运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与认知功能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1)抚顺市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整体上处于正常水平,但是有25.92%的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2)性别、业余爱好对抚顺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68例,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有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患者更好的康复,是一种效果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ICU患者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中式护理干预用于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科接诊脑梗死病人(n=60)。试验组采取集中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NIHSS和FMA及SCL-90评分改善情况: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用集中式护理干预,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更好,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运动功能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集中式护理干预 运动功能 脑梗死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 标签: MNA 心功能不全 营养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状况和影像因素展开探究。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58例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盆底功能状况为参考分为实验组(18例,盆底功能障碍)、对照组(40例,盆底功能正常)。对比两组影响盆底功能状况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阴道前壁脱垂Ⅰ度占比38.89%(7/18)、Ⅱ度占比38.89%(7/18)、Ⅲ度占比22.22%(4/18)。实验组年龄、超重、孕次、产次、吸烟饮酒占比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影响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因素有年龄、产次、孕次等多种,需合理采用干预手段加快恢复速度。

  • 标签: 经腹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肠道蠕动恢复、首次流质食物和普通食物摄入量均早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结肠癌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通过症状、情感得分、客观生活质量和预测生活质量4个方面来评估。结果观察组情感得分、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客观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F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稳定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按照溶栓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1,P=0.024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指数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8.33%vs6.67%,P〈0.05)。结论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老年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的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13例)、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13例),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B、PA、TRF、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作用,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营养支持 食管癌 手术患者 术后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胃肠功能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