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广东省台风频发,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灾害和水源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保障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是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和灾区卫生风险评估的主旨;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可及性直接影响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提供足量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对于保障灾区居民和救援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降低肠道传染病、皮肤病和其他与水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是灾后无大疫的基础和重要卫生技术保障。

  • 标签: 灾害 饮用水 卫生
  • 简介:米类加工前淘洗就可损失较多营养素。附着于米粒表面的细米糠,营养较为丰富。细米糠氨基酸的构成更为平衡,还含有维生素B1,含量高出米粒1倍多。所以,淘米时不要反复搓洗,而且洗的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损失越多。淘米时要根据米的清洁程度适当洗,不要用流水冲洗,不要用热水烫,更不要用力搓洗。

  • 标签: 水泡 维生素B1 营养素 浸泡时间 流水冲洗 加工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汶上县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为下一步学校、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监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自制调查表,对辖区内260家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集中式管网供水、自备井供水及桶装饮用水进行抽检,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桶装饮用纯净水按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及饮用泉水按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抽取的120家中小学及幼儿园水样200份,合格率78%,其中管网末梢水130份,合格率81.54%,自备井供水31份,合格率64.52%,桶装水39份,合格率61.54%。结论汶上县中小学及幼儿园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饮用水的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及幼儿园饮水安全。

  • 标签: 学校饮用水 卫生监督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提高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当前没有一种消毒剂对人体是完全没有毒性的,消毒剂残留以及消毒剂与水中其它物质作用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的应用,新的消毒副产物不断被报道。本文就生活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及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简述。

  • 标签: 消毒副产物危害检测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饮水卫生安全的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长春市76件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IT5750—2006)执行;水质检验结果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2012年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监测76份,合格率为50.00%;出厂水合格率为53.13%,末梢水合格率为47.73%;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是影响长春市农村生活饮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指标。结论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不容乐观,水质合格率较低,应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作为今后重点监测指标,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 标签: 农村生活饮用水 水质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是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责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内容。调查选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莱西市作为代表性地区,通过选点开展水质监测和水性疾病监测,分析饮用水安全与居民健康之间关系,研究符合农村实际可行性水质干预措施,为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探索制定监管措施和改进对策。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水质安全 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状况,保障广大农民的饮水健康,对2013年我县376份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方法水质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相应的限值评价。结果2013年丰水期、枯水期检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共计376份,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78.46%,丰水期和枯水期检测水质合格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良好,基本能够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微生物污染是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主要类型,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对饮水水源的卫生防护,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 标签: 农村生活饮用水 卫生质量 水质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方法从2010年至2013年对其生活饮用水质量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影响水质卫生的主要因素。结果不合格项中,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最低,仅为44.4%,其次依次为菌落总数(57.8%)、总大肠菌群(68.1%)、色度(95.9%)、pH(97.8%)、肉眼可见物(97.8%)、耗氧量(98.1%)。在丰水期的超标项中,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的超标率明显高于枯水期,说明在丰水期,居民用水安全更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结论该区域生活用水合格率较低,主要受到微生物的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农村饮用水管理迫在眉睫。

  • 标签: 农村 饮用水 水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沂源县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找出影响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的主要原因,以便加强和调整监督监测重点,进一步提高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全县2009~2010年度135份生活饮用水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9~2010年共监测生活饮用水135份,合格103份,不合格32份,合格率为76.30/0。经统计分析可知(1)2009年与2010年年度间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3,P>0.05);(2)城市生活饮用水合格率高于乡村(x2=4.18,P<0.05);(3)夏秋季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低于冬春季(X2=23.19,P<0.05);(4)主要不合格项目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硝酸盐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结论沂源县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偏低,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监测,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卫生状况 监督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活饮用水中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水样经过0.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使水样中待测阴离子随碳酸盐-重碳酸盐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柱系统,根据分离柱对各阴离子的不同的亲和度进行分离,以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高或面积定性和定量,定量方法选择外标法。结果氯酸盐的整体回收率均能达到89.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22%,亚氯酸盐的整体回收率达到87.0%左右,相对标准偏差则约为0.94%,氯酸盐和亚氯酸盐的线性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995以上。结论离子色谱测定法在操作方面具有简洁的优势,且检测速度非常快,精密度与灵敏度偏高,分离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其回收率还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将其应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氯酸盐 亚氯酸盐 离子色谱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箱直接烘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应用。方法用水浴蒸干法和干燥箱干燥法两种方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燥箱直接烘干法测定的数据大多数低于水浴蒸干法,两种方法作配对t检验,所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燥箱直接烘干法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可用于大批样品的测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干燥箱直接烘干 溶解性总固体 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