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单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单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单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分布组与单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分布组优于单分布组。对单PKP手术骨水泥呈单病例,可行对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获得rhEndostatin后,我们从体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并对它进行客观评价。在体外,rh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HMEC、HUVEC迁移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重组人内皮抑制素 酵母 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阴道分娩过程中两种不同会阴切术,了解会阴伤口疼痛及愈合情况。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间,阴道分娩产妇6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0例采用改良会阴切术(20°-30°会阴切),对照组300例采用传统会阴切(45°会阴切)。两组产妇均足月,B超提示胎儿体重在3500g以下,无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观察两组的产时出血量、伤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恢复情况、72h活动度。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伤口疼痛情况、72h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会阴切术符合生理要求,有利于产后早日康复,值得在产科推广。

  • 标签: 分娩 会阴侧切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得出结论进行严密的观察与相应的护理治疗,可使骨髓抑制患者渡过骨髓抑制期的各种不良反应。

  • 标签: 肿瘤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柱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脊柱畸形。脊柱从后面观察各椎骨都在一条垂直线上,从枕骨后中点至骶骨中脊间连线上,如果脊柱偏离这一轴线,称之为脊柱弯。脊柱向侧方弯曲可引起肋骨、胸廓、内脏器官位置、形态及功能的改变,出现病理状态。脊柱弯有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之分。

  • 标签: 脊柱侧弯 畸形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双会阴阻滞麻醉在降低会阴切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并且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产妇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单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以此来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会阴切率以及产程、产后盆底肌的损伤程度,分娩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分娩时的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产妇的会阴切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产妇分娩时以及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采取双会阴阻滞麻醉的方法,可以有效帮助产妇减轻会阴受损程度,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感以及产妇盆底的损伤程度,降低产妇的会阴切率,缩短产妇第二产程,减少产妇分娩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双会阴阻滞麻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侧会阴 阻滞 麻醉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本院从2008年9月到2012年9月共对13例CFR患者实行了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术,并对这些内瘘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结果13例病人内瘘均在术后3-4周开始应用,血流量均能达到250ML以上,一年后内瘘通畅率100%,穿刺成功率高,鲜有血肿发生,除一例发生假性动脉瘤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护理得当不易发生并发症,对其他血管通路失败者,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内瘘是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肱动脉&mdash &mdash 肘正中静脉 侧侧吻合内瘘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双膝均有严重病变的患者采用SBTKA还是分期的UTKA仍然是骨科领域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两者安全性是否相当至今尚无定论,对于患者既往同时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或双膝同期置换等情况可能会增加TKA术后感染风险,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对于高危患者可尽盆减少双同期置换,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指导,选择更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同期双侧 单侧全膝 关节置换 感染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取暖费的问题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大家并不远,垄断经营的模式。大到油电,小到水气,它们低调含蓄,题,反而给了它们合法涨价的理由。不管南方北方,大多数城市的公用事业都采用了却如饥似渴。

  • 标签: 成本 垄断经营 公用事业
  • 简介:01生姜的辣味成分能够抑制口臭德国的实验研究表明,生姜的辣味成分能够增加唾液中的酶从而抑制口臭。实验由8位受试者分别喝不同的溶液,分析他们的唾液成分。喝了含有生姜辣味成分(6-姜辣素)的组,唾液中的巯基氧化酶在15秒钟时增长到8倍、75秒钟时增长到16倍。同时,煎咖啡豆时出现的硫磺化合物的臭味也减少了,呼气中也有所减少,口臭减少了。

  • 标签: 生姜 口臭 唾液
  • 作者: 马长贵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7-12-22
  • 出处:《健康世界》 2017年第14期
  • 机构:目前脊柱侧弯尚属世界性治疗难题,除外科手术有一定校限外,再无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校限病人痛苦,行为限制明显,脊柱生理曲度难以恢复。此病易发生在十三至十五岁,女多男少。本人运用《舒解神经压迫手法》,在治疗颈、腰椎病基础上,经数年的研究,已找到一套整复脊柱侧弯的治疗手法,虽然还不完善,但效果显著。在此将已治疗案例与同仁商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和单膝关节置换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和选择性单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为(410.3±39.6)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失血量(156.2±47.5)ml(t=24.3084,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为(40.9±1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d内的ΔHb(17.3±7.9)g/L(t=5.7329,P<0.01);观察组患者的ΔHct为(12.3±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ΔHct(8.1±2.4)%(t=6.737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7.8±3.5)°,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0.5±0.0)°,HSS评分为(92.5±14.7)分,均较术前ROM(85.5±13.6)°、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2.8±5.0)°及HSS评分(55.1±20.6)分均明显改善(t=13.6073、10.0324、8.7431,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的ROM为(118.3±2.9)°,膝关节屈曲挛缩度为(2.1±0.8)°,HSS评分为(81.3±15.2)分,均较术前ROM(86.8±14.1)°、膝关节屈曲挛缩度(13.1±5.9)°及HSS评分(58.9±23.1)分均明显改善(t=12.9458、10.9300、4.7924,P<0.01),两组患者术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及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4.5916、3.1335,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3,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双侧 单侧 膝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致骨髓抑制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针对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患者实施全面、规范的护理措施临床成效明显,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