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焦虑对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本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产妇的焦虑程度,以焦虑评分<8分为无焦虑组,共50人;以焦虑评分≥8分为焦虑组,共50例;以视觉模拟评分作为测量分娩疼痛指标,比较两组的产痛、产程长短、剖宫产率的高低、产后出血量等。结果焦虑情绪的产妇出现产痛剧烈,潜伏期、活跃期延长,剖宫产率高,产后出血率高等特点。结论应对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和预防产妇的焦虑状态,实施适当的医疗干预,降低因为产妇情绪异常而产生的产科不良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焦虑产妇 分娩疼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4月我院住院初产妇24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初产妇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显著降低;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通过给予产妇和谐、友善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产妇的心理负担,增强产妇分娩信心,减少剖宫产和并发症。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妇焦虑程度对分娩结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00例健康产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S)进行评分,然后根据其焦虑程度来进行分组,分成无焦虑组<8分;焦虑组≥8分。结果焦虑组产妇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升高,同时产妇产痛剧烈且潜伏期和活跃期长,此外,其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高,与无焦虑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必要的心理安慰和疏导,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状态,进而降低因焦虑而产生的一些不良结局

  • 标签: 焦虑 分娩疼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服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纯母乳喂养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行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产妇200例,平均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分娩服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的方法,对比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比例方面,观察组明显的小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责任制助产方式,全程实行一对一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责任心大大提高,调动助产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产妇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 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孕妇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产前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分娩的信心,消除内心的消极心理,有利于缩短孕妇的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 标签: 产前 健康教育 孕妇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巨大儿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主要以我院收治的2518例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巨大儿有276例,对276例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分娩在剖宫产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比正常分娩要高,在阴道助产率方面,巨大儿分娩明显高于正常分娩,但不具统计学意义。巨大儿分娩的出血情况以及巨大儿窒息情况均与分娩方式无关。结论巨大儿分娩容易导致母婴并发症,因此在产前需要对巨大儿进行合理预测,加强产时工作。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畸形子宫晚期妊娠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先天性畸形子宫妊娠患者30人。探讨其娠妊娠结局,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在妊娠结局中的作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的预后及产后出血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早产,终止妊娠在31周~35周,仅有2例足月终止妊娠。采用阴道分娩5例,新生儿窒息的占60%,产后出血在300~500毫升,剖宫产25例,新生儿窒息只有12%,产后出血3例,均为试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达500~800毫升。结论畸形子宫妊娠。早产率高,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56例双胎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分阴道产、剖宫产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产组(P<0.01)。两组第一胎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二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促进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及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政治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孕产妇对现代化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事产科护理人员、助产士的护理模式、护理理念都要更新,要根据孕产妇的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心理护理是医务工作者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根据,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消除产妇分娩的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护理是一门艺术,为了使每个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产妇使用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对产妇心理上的支持。

  • 标签: 分娩产妇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护理对初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实验方法,观察记录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初产妇的康复起到状况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初产妇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发展;结论对于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不仅仅要以出血后护理为主,还要注重生产前预防工作。

  • 标签: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8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终止妊娠的方法。结果86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56例,41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73.2%。再次剖宫产15例,要求择期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者30例,试产成功产后常规行宫腔检查无一例子宫瘢痕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5-7分5例,8-10分36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8例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婴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阴道顺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孕38周到39周终止妊娠可将新生儿病率、同产儿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过早或过迟对围产儿的结局影响较大。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有并发症的产妇,剖宫产相对安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产妇结局。方法对本院1992年至2013年间,妊娠合并PAH住院病人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PAH病人心功能Ⅲ、Ⅳ级27例病人数,明显多于PAH轻、中度的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AH病人医源性流产率显著高于轻、中度PAH的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死亡率。重度PAH比轻、中度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重度PAH的病人之处置,要特别认真、及时、准确。对妊娠结局,也应根据病情早作规划。

  • 标签: 妊娠 肺动脉高压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护理对初次妊娠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与分析。方法从医院收治的初次妊娠孕妇中随机选取100例,年龄在18-28岁之间。将这些初产妇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一组有50例产妇。对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主要采取常规性护理的模式。而对于干预组产妇的护理,则是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产前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对产妇进行评估,分娩结束后再次评估产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疗效及心理情况均有所改善,焦虑状态减轻,焦虑评分显示对照组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医护理的模式对初产妇进行护理,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压力,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新生儿生产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妊娠 中医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助产护理,分析和探讨其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高龄初产妇1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试验组产妇在孕期开始由助产护理人员提供孕期和围产期的护理;在对照组中给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分析,在试验组中,患者的顺产率要高且胎儿的质量好,患者在产后出现的并发症少。结论在高龄初产妇中,对其进行助产护理,可以使得患者分娩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降低了分娩的难度,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 标签: 高龄初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影响初产妇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提出了用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加强对初产妇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其增强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分娩,良好的精神因素有利于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分娩产妇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提高住院分娩产妇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住院待产妇200人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共发放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结果分娩后200例产妇睡眠一般情况是差72例,占60.0%,一般33例,占27.5%,良好15例,占12.5%;产妇出现的睡眠形态紊乱主要有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昼夜倒置、入睡困难、早醒等,影响睡眠因素包括身体不适、体位影响、医疗活动、焦虑担心、医院和病房环境等。结论分娩产妇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我们给予相应的对策促进其睡眠,达到了提高住院分娩产妇睡眠质量的目的。

  • 标签: 住院产妇 分娩后 睡眠紊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DCM)产妇结局。方法以1992年至2013年,本院产科收治的33例妊娠合并DCM,对诊断、分娩方式、产妇结局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DCM,若心功能为Ⅱ级,其足月阴道分娩率与心功能Ⅲ-Ⅳ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产妇死亡率则正好相反,后者多于前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妊娠 扩张型心肌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奥瑞姆的自理模式理论应用于分娩的全过程,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方法通过评估找出孕产妇住院期间各阶段存在的不同的自理需求,分别应用不同的补偿系统进行护理。结果调动了孕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孕产妇的自理能力,大大增加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也减少了难产的发生。

  • 标签: 自理需求 治疗性自理 护理补偿系统 宫缩 孕产妇 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