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树木年代学中的树木年轮方法,分析了六山地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研究区油松的径向生长与该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1900年以来六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序列,重建方程的稳定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557。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的六山地区4—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序列存在较显著的4-7年的变化周期;1900午以来,存在4个比较明显的气候较干旱的时期,分别是1905-1916年,1918-1932年,1941—1946年和1955-1962年;同时存在4个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分别是1900-1904年,1934-1939年,1948-1953年和1964—1973年。其中,最严重的两次干旱期分别为1905-1915年及1922-1932年。

  • 标签: 树木年轮 相对湿度 六盘山
  • 简介:在综合考虑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孔隙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辽河坳陷清地区不同沉积微相成岩指数ⅠD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地区沙四段储集层在各沉积时期的平均孔隙度,恢复了孔隙演化史,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有效油气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孔隙度预测结果表明,有效油、气储集层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孔隙度大于5.8%的地区。孔隙演化史的模拟结果表明,储集层孔隙度在埋藏早期主要受沉积相的影响,而在晚期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储集层预测孔隙度与实测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2.7%,而研究区储集层的填隙物含量在1.0%-40.0%之间,平均为21.7%,由此可见,所建预测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储集层钻前孔隙度预测和孔隙演化史模拟。

  • 标签: 辽河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四段 成岩作用 沉积微相 储集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