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1)2005年本刊将出版4期,每期定价25元,全年4期共100元。(2)本刊国内总发行处为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国内邮发代号为2-739,在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3)本刊国外总发行处为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国国际书店),国际发行代号为Q-1603,国外订户可在该处订阅。(4)国内外订户亦可直接到本刊编辑部订购或购买。

  • 标签: 古地理 地理学报 学报征订
  • 简介:《古地理学报》的发展离不开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为了感谢各位专家和学者在2010年为《古地理学报》审稿,编辑部特将一年来审稿专家和学者的姓名(括号中的数字为审稿次数)列出,以致谢意!《古地理学报》将赠送编委以外所有审稿人2011年全年期刊,以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与帮助。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审稿专家 学者 编辑部
  • 简介:《古地理学报》的发展离不开专家与学者的大力支持。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加入到了《古地理学报》的审稿队伍中,为《古地理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古地理学报》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各位专家与学者的辛勤劳动与汗水,编辑部在此向所有专家与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能够得到您一如继往的支持与帮助。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学者 专家 学术质量 编辑部
  • 简介:截至2014年3月底,《古地理学报》创刊以来出版文献在中国知网库中被引频次排前20名的文章见下表。特向这些文章的作者表示衷心的祝贺。

  • 标签: 古地理 地理学报 学报高
  • 简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2015年10月出版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兹将《古地理学报》2014年主要定量评价指标(表1)及地球科学综合类、地质学类和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中部分地质学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及其排序、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表2)列表如下。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和同行专家参阅。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地球科学 地学类 总被引频次 核心版 天然气工程
  • 简介:生物席是一个特别的微生物群落,构成了地球上形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生态系,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由于微生物生物构成的复杂性、发育环境和产物的多样性,对微生物席的属性还存在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意味着不同的研究领域,因为对一个基本问题,即“究竟什么是微生物席”,要获取一个单一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微生物席定义的多重性答案,最终就成为地球生物学框架下一个年轻的沉积学分支——“微生物席沉积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最为重要的是,要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微生物席建造物的生长机理和发育过程,还存在若干的困难,这些困难表现在几个重要的现象之中,如:(1)寒武纪叠层石中的底栖鲕粒;(2)中元古界灰岩层面上特别的MISS(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3)中元古界叠层石白云岩序列中的凝块石。因此,基于微生物席的属性和特征所蕴含的微生物席的多样化定义,介绍微生物席沉积学的理论体系,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年轻分支学科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特征和属性 微生物席 微生物席沉积学
  • 简介: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地质学类期刊排名中,《古地理学报》排到了第18化,特向各位作者、评审专家、读者通报,并对大家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地质学
  • 简介: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 标签: 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