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可有效地验证达克质岩浆的成因,是研究达克质岩成因的一项重要手段。实验研究表明,在水不饱和条件下,微量元素含量合适的中基性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的脱水部分熔融都有可能得到类似于达克质成分的熔体,其残留相为含有石榴子石、缺失斜长石的岩石组合。侧重于实验产物微量元素的研究将是今后实验岩石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 标签: 埃达克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实验岩石学 残留相
  • 简介:为查明华南迪卡拉纪磷矿床的沉积环境,本文选取瓮安磷矿区和开阳磷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稀土元素和铁同位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黄铁矿,显示重稀土亏损、无铈异常的特征,δ^56Fe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33‰~0.27‰和0.1‰~0.54‰之间)。瓮安上磷矿层和厦安磷矿床、英坪磷矿床的磷块岩中含铁矿物为铁氧化物,δ^56Fe在~0‰附近,具明显的负铈异常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方面,瓮安上磷矿层呈现出"帽子"型的配分特征,厦安磷矿床类似于现代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英坪磷矿床类似于热液的稀土配分模式。瓮安下磷矿层和开阳磷矿床在还原的沉积环境中形成;厦安上磷矿层、厦安磷矿床及英坪磷矿床形成于氧化的沉积环境。

  • 标签: 磷矿 氧化还原环境 铁矿物 稀土 铁同位素
  • 简介:大数据研究表明,全球新生代达克岩主要出现在中斯世时期,主要是C型的,与地壳加厚有关。根据中新世达克岩在欧亚大陆上的分布,可以识别出一个从青藏高原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小高加索、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直至波兰的中新世的达克岩带。许多学者认为,该带的达克岩指示该区存在地壳加厚事件,该区从地貌上属于高原。该区由于情况复杂,资料缺乏,资料的精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高原的描述不可能很清楚。我们大体知道,在始新世时期,印度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部分地区在始新世一古新世即出现达克岩,至渐新世晚期-中新世,达克岩广泛出露,暗示板块强烈碰撞作用主要出现在中新世。巨型的欧亚高原可能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开始形成,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的喀尔巴阡、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西藏、青海、蒙古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西北部,仍然属于高原的范围。

  • 标签: 欧亚巨型高原 埃达克岩 中新世 青藏高原 喀尔巴阡 碰撞
  • 简介:原始定义的达克岩是钠质火成岩,其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富斜长石的)花岗闪长岩(TTG);而富钾的"C型达克岩"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狭义)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富碱性长石的)花岗闪长岩。现有的失水部分熔融实验岩石学表明,中等富钾程度的贫硅(高Mg#值)玄武质源岩的低比例部分熔融条件下可以形成酸性"C型达克岩";玄武质源岩部分熔融不会形成那些SiO2含量中等而又不具备高度富碱特征的"C型达克岩"。高Sr低Y特征并非判别"C型达克岩"高压(p≥1.5GPa)熔融成因的决定性标志,仅仅基于高Sr低Y特征而认为"C型达克岩"形成于高压熔融的成岩机制是值得商榷的。

  • 标签: C型埃达克岩 钠质 钾质 实验岩石学 部分熔融 Sr/Y值
  • 简介:中地区30个储层包裹体样品进行了MCI(包裹体成分)与单体烃同位素分析。观察到包裹油与储层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有6个包裹体特别是下奥陶统样品显示C28-甾烷丰度相对较高、甾烷异构化程度相对较低、低分子量甾萜类化合物丰度相对较高等寒武系的成因特征,指示寒武系源岩对中地区有成烃贡献。多数分析包裹油显示中上奥陶统成因生物标志物特征,以及介于寒武系与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之间的单体正构烷烃同位素特征,个别包裹油显示与中上奥陶统完全一致的单体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中上奥陶统对中地区也具有成烃贡献。中部分包裹油与储层油间、包裹油间显著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指示该区具明显的多期成藏特征。中储层包裹体成分分析可有效地用于识别端员油、多期充注与混源聚集、恢复生物降解、气侵等次生改造原油面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对于叠合盆地的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塔中 包裹体成分 生物标志物 同位素 混源
  • 简介:本文通过柴达木盆地克里克凹陷中切6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史。6井中石英加大边、方解石胶结物等成岩胶结物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0.1-96.2℃,推测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应是刚进入中成岩A阶段。6井储层砂岩中共有两期烃包裹体:第一期为灰黑色液烃包裹体,第二期为浅褐灰色气液二相烃包裹体。第一期在储层中已形成具工业价值的油藏。结合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推断6井原油在中新世(N12)成藏于古近系圈闭和基岩裂缝中;凹陷带和盆地内部构造接受喜马拉雅中晚期的两期成藏,更有利于油气由下向上的运移。

  • 标签: 烃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岩胶结 切6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