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对铜陵相思谷尾矿砂中重金属在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下淋滤行为进行了研究。设置两个动态反应柱进行实验(实验柱填充尾矿砂+污泥+秸秆,对照柱仅填充尾矿砂,进水SO42-1000mg/L,pH7.5)。结果表明,实验初期(0~20d)实验柱出水重金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柱,归因于柱内微生物加速了矿物分解和重金属淋滤;此后实验柱出水SO42-浓度逐渐降低,同时Cu2+、Cd2+、Zn2+、总Fe浓度分别降至0.1mg/L、0.1mg/L0、.4mg/L和1mg/L以下。据此推测,实验柱中出现了微生物作用下硫酸盐还原作用,生成了可以吸持重金属硫化物沉淀。研究结果表明,稻草为碳源、污泥为微生物接种源构建尾矿砂-微生物体系,能够有效还原硫酸盐并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可以用于矿山尾矿原位修复。

  • 标签: 尾矿 硫酸盐还原菌 重金属 动态实验 淋滤
  • 简介:贵州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突发性强,其发生、发育过程不但具有明显季节性,且具有同步叠加、连续发生及交替出现等特点;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暴发频率也在逐年增大.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岩性、地貌、灾害性降水和人类经济活动等条件影响.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决定了喀斯特地质灾害环境背景,如广布碳酸盐岩和陡峻地貌特征等,特别是挽近期构造运动对近、现代地质灾害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人为活动改变了岩(土)体平衡状态而导致环境地质灾害发生.

  • 标签: 喀斯特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环境背景
  • 简介:硫盐为主要含银矿物热水沉积银多金属矿床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天津300181)关键词硫盐矿物,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常州沟组冀北某地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银黝铜矿为主要含银矿物热水沉积型银多金属矿床。华北地...

  • 标签: 硫盐矿物 银多金属矿床 热水沉积 常州沟组
  • 简介:冀北坳陷双洞背斜为一被破坏了古油藏:铁岭组灰岩中广泛分布油苗、沥青和油气包裹体指示地质历史时期本区大规模油气活动。灰岩中发育多期含油气包裹体方解石脉,说明本区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且每次构造运动都伴有较大规模油气活动,构造运动使古油藏发生调整和破坏。冀北坳陷中-上元古界勘探关键是有否好盖层和保存条件,中-上元古界上覆地层古生界和中生界均未遭受严重破坏地区为勘探远景区。

  • 标签: 冀北坳陷 双洞背斜 中上元古界 油气包裹体
  • 简介:众所周知,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受板块构造,包括火山岩岩石组合、系列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控制。但是在一个较小构造单元内,如在一个火山盆地内,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还与其形成岩浆房特征有关。辽西义县地区位于燕山台槢带阜新—义县盆地内,有义县(Rb-Sr等时线年龄为127±

  • 标签: 火山岩 岩浆房 区域构造 岩浆流体动力学
  • 简介:本文仅以黔西南滥木厂、杨家湾等主要铊矿床(点)为例,讨论铊地球化学与找矿有关若干问题。1关于铊作为找金指示元素研究铊与金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在矿物和矿体中常共生,且易挥发,用铊作指示元素找金,其异常较汞、砷大而清晰,特别是找隐伏金矿效...

  • 标签: 地球化学 找矿 黔西南 铊矿化
  • 简介:大火成岩省成因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热点,涉及地球内部运行机制和过程、资源和生物环境效应等多个地学前沿研究领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不仅是中国境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大火成岩省,也是全球范围内研究程度最高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之一。前人基于沉积地层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系列证据提出了该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头熔融"成因模型。深部是否存在"地幔柱头熔融"假说所预示大规模岩浆作用"遗迹",有待地球物理探测进一步检验。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现代地幔柱常用手段。本项研究集成利�

  • 标签: 作用遗迹 古地幔 地幔柱
  • 简介:  0前言  一般而言,矿石开采和选冶导致大量硫化物矿石及尾矿暴露于地表,改变了矿石原有的物理和化学状态,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经风化淋滤作用将产生大量酸性矿山废水,致使周围水体pH值降低,重金属和硫酸盐浓度严重超标,破坏矿区生态环境[1].  ……

  • 标签: 富镉锌矿 近中性淋滤 重金属污染 矿山环境
  • 简介:页岩油资源评价过程中,常用热解参数(S1)反映含油性。由于实验关系,所测得S1存在轻烃、重烃损失,为更准确对页岩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通过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研究以及对样品抽提前后热解参数进行对比,对S1进行轻、重烃补偿校正,获得泥页岩总含油率参数,根据泥页岩排烃门限确定其可动油含量参数(S1/TOC)。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S1校正前后相差2-3倍,排烃门限对应S1/TOC=75mg/gTOC,结合黏土矿物含量(表征可压裂性),优选出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区:青一段有利区主要集中在齐家古龙凹陷中北部及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青二、三段集中在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与齐家古龙凹陷中南部。

  • 标签: 页岩油 含油率 S1校正 可动量参数的选取 有利区
  • 简介:超临界流体在花岗岩成岩成矿过程中作用——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为例邱瑞照杜绍华彭松柏(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关键词花岗岩型铌钽矿床超临界流体香花岭收稿日期:1996-12-31修改稿:1997-3-10第一作者简介:邱瑞...

  • 标签: 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超临界流体 香花岭
  • 简介: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Ni和铂族元素(PGE)主要来源,然而,不同矿床Cu、Ni和PGE品位和比例却往往存在较大变化,但关键控制因素远未弄清.……

  • 标签: 熔离 硫化物 岩浆 火成岩 峨眉
  • 简介:本文利用粉煤灰和城市污泥配施对毛乌素沙漠南缘沙漠土进行了土壤改良实验,玉米盆栽试验效果探讨了可行性,实现了国内外首次用固体废弃物配施改良沙漠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添加固体废弃物使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有害元素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标准,C/N值符合土壤栽培要求;2)大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使沙漠土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保水保肥性明显提高,pH明显降低,节约用水45%~48%;3)将本区沙漠土(松沙土)改造为沙壤土和轻壤土。实验对干旱缺水沙漠进行农作物种植、恢复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也使固体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

  • 标签: 粉煤灰 城市污泥 改良沙漠土 陕西省榆林市
  • 简介: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原因。

  • 标签: 原生晕 地球化学分析 隐伏矿体 泥堡金矿床 贵州
  • 简介:油砂是一种重要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较为常用沥青回收方式是热碱水分离法。本文运用热碱水分离法处理了四川厚坝与内蒙古图牧吉两地油砂样品,并对上述两地油砂样品进行了镜下薄片观察、XRD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测定,对比分析了两者岩性特征和油砂热碱水分离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油砂中黏土矿物含量、油砂岩胶结程度及胶结方式、油砂砂颗粒粒径、油砂层遭受风化作用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砂沥青热碱水分离效率,在设计油砂开采工艺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标签: 油砂 岩性因素 热碱水分离 沥青回收
  • 简介:本文研究了四川绵竹三箭水及其邻区水体同位素组成特征,氘过量参数(d=δD-8δ18O)在地热勘探中示踪作用,再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氘过量参数和水体氚含量(T)相关性分析,综合运用于查明区内温泉地下水成因,包括地下热储层内地下水来源、补给源区、运移途径等等;确定水体均来源于大气降水,山前盆地深部地下水补给源区在西、西北部高山区,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径流途径和在地下滞留时间都很长,并由此圈定了几个地热勘查重点靶区.

  • 标签: 水体同位素 氚过量参数 地热勘探 地质条件 地热水
  • 简介:凌源-宁城盆地是松辽盆地外围南部众多具良好油气勘探前景小盆地之一,为研究其中油气资源情况,在牛营子地区部署和实施了油气地质调查井——牛D1井。该钻井揭示侏罗系海房沟组可能为研究区重要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系统采集了海房沟组岩心,对其进行了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海房沟组浅部多为好-很好烃源岩,而深部多为差烃源岩和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主要为Ⅱ_2和Ⅲ型;浅部烃源岩三环萜烷、升藿烷和甾烷系列丰度较高,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型";而深部烃源岩三环萜烷、升藿烷和甾烷系列丰度较低,规则甾烷多呈"反L型"。综合认为海房沟组浅部具有相对较强生烃潜力,但牛D1井海房沟组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建议今后加强对海房沟组烃源岩展布和成熟度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 标签: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成熟度 侏罗系海房沟组 凌源-宁城盆地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3为典型致密砂岩储集层,从成岩作用角度分析该储集层形成机理及物性分布规律对研究区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物源及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等化验资料,分析了砂岩主要成岩作用及绿泥石、碳酸盐岩、伊利石胶结等典型成岩产物平面分布、成岩产物与原生粒间孔、溶孔分布关系,并探讨了成岩产物成因。在上述成岩产物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综合判断划分出了绿泥石膜胶结+剩余粒间孔等7种成岩相。分析了不同成岩相类型物性,其中绿泥石胶结-剩余粒间孔、绿泥石胶结+溶孔-粒间孔储集层物性最好。

  • 标签: 单因素 成岩相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 简介:大数据研究表明,全球新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出现在中斯世时期,主要是C型,与地壳加厚有关。根据中新世埃达克岩在欧亚大陆上分布,可以识别出一个从青藏高原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小高加索、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直至波兰中新世埃达克岩带。许多学者认为,该带埃达克岩指示该区存在地壳加厚事件,该区从地貌上属于高原。该区由于情况复杂,资料缺乏,资料精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高原描述不可能很清楚。我们大体知道,在始新世时期,印度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部分地区在始新世一古新世即出现埃达克岩,至渐新世晚期-中新世,埃达克岩广泛出露,暗示板块强烈碰撞作用主要出现在中新世。巨型欧亚高原可能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开始形成,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喀尔巴阡、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西藏、青海、蒙古以及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仍然属于高原范围。

  • 标签: 欧亚巨型高原 埃达克岩 中新世 青藏高原 喀尔巴阡 碰撞
  • 简介: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西部相对于东部来说开发较晚,各种资源、环境也相对保持较好.位于云南腾冲火山区三座新期火山和新疆阿什库勒盆地中阿什山火山活动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新火山活动,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候造成灾害.在对西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未来火山灾害问题,而且对西部开发一定要与今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 标签: 火山活动 火山灾害 西部大开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含放射性元素铀钍矿物,因结构辐射损伤而发生变生作用。研究表明,矿物变生作用是由α事件所引起。α事件是指母核ZXA放出一个α粒子(24He,能量5MeV)转变成一个新子核Z-2YA-4并获得100KeV反冲

  • 标签: 变生作用 天然矿物 辐射剂量 年代测定 子核 辐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