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进入蛇年,相继已有贵州与甘肃两个对口省学会成立,预计秋夏之交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工作者也将组织起来。至此,与本会对口的省(区)学会将由本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之前的4个增至8个。这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是一件大好事,值得祝贺,值得称道。学会的事业是学术性、群众性的工作,不是靠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所能咋呼得起来的,它靠的是广大同行的热情支持,靠的是学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自从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

  • 标签: 矿物岩石 化学工作者 学术交流 会员人数 会员资格 靠甲
  • 简介:利用显微观察、包裹体岩相学等手段,研究了辽西-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储集层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油气包裹体特征和期次。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初步分析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历史。研究表明,辽西-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储集层同时存在液体原油、稠油和固体沥青三种有机质,储层的各种成岩矿物内发育大量的、类型各异的油气包裹体,表明它有多期油气的活动过程。据包裹体的产状和光学特征判定,储层早期活动的油气为成熟度较低的重、稠油,以自生自储为主;中-晚期活动的油气成熟度较高,成藏规模较大,油气主要沿构造运动的裂隙运移。

  • 标签: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运聚史 辽西-冀北地区 中-新元古界
  • 简介:本文通过柴达木盆地切克里克凹陷中切6井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切6井中石英加大边、方解石胶结物等成岩胶结物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0.1-96.2℃,推测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应是刚进入中成岩A阶段。切6井储层砂岩中共有两期烃包裹体:第一期为灰黑色液烃包裹体,第二期为浅褐灰色气液二相烃包裹体。第一期在储层中已形成具工业价值的油藏。结合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推断切6井原油在中新世(N12)成藏于古近系圈闭和基岩裂缝中;凹陷带和盆地内部构造接受喜马拉雅中晚期的两期成藏,更有利于油气由下向上的运移。

  • 标签: 烃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岩胶结 切6井
  • 简介:1999年7月11日是我们乃至全国地球化学界悲痛的日子——我国著名地球化学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英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与世长辞,享年70岁。

  • 标签: 业绩 缅怀 先生 教授 中国 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