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我国需要拆除的老化混凝土结构增多,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大多数被堆放或填埋,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综述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为各位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再生混凝土 绿色建筑材料 水泥基材料
  • 简介:摘要: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艺技术控制十分重要,应重点明确工艺技术标准与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积极按照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严格进行各个循环再生流程的质量管控,确保能够切实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技术,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骨料混凝土。基于此,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垃圾资源化 循环再生 骨料混凝土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房屋改造。被拆除房屋主要由方砖、水泥砂浆、钢筋等组成。在这些组成成分中,砖渣比重较大,混凝土渣相对于砖渣较小,废弃的钢筋、木材、塑料含量较大。因此,为了解决建筑废料所带来的危害,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在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 标签: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性能
  • 简介:摘要 :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和“释放水”的城市,主要通过加强城市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建筑、可透水道路、水系、绿地广场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就需要有“海绵体”,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就是一种绿色的“海绵体”。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取代率为 30% 及以上、由粗骨料及水泥基胶结料经拌合形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结构的混凝土。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1-3] :缓解城市排水压力,防止城市内涝;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下水污染;吸声 , 降低噪音污染;吸收太阳辐射,缓解热岛效应;解决建筑垃圾的堆放和处理问题;骨料再生利用符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诸多生态方面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材料,因此,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正交试验 性能优化 高取代率 大粒径骨料
  • 简介:摘要 : 国内许多城市都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而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透水混凝土多孔的特性有助于吸声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地下水水位平衡,在雨季还能够加快地表排水,缓解城市内涝。而用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制作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还能够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节约自然资源,同时还帮助消耗部分建筑垃圾。所以,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路面铺装材料。

  • 标签: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正交试验 性能优化 高取代率 大粒径骨料
  • 简介:摘要:再生混凝土骨料(fRCA, 0-4毫米)由拆除的混凝土结构产生,由天然骨料和旧水泥砂浆组成。旧水泥砂浆的存在对新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有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方法优化砂浆混合料的作用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使用结块的和未洗的fRCA有负面影响,导致新拌砂浆中空气含量高。使用干燥的fRCA大大减少了砂浆中的空气含量。除fRCA干燥外,改变混合顺序对降低空气含量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的重要性。积极的一面是,fRCA可以被认为是非反应性的。

  • 标签: 细再生混凝土骨料 存储 聚集 砂浆 空气含量
  • 简介:摘要:混凝土作为装配式住宅建筑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制备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砂石等资源,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残渣废弃物,不仅浪费了原材料,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再生骨料的应用能将混凝土残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和性能进行阐述,并对其在装配式住宅构件中的应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做出一定参考。

  • 标签: 再生骨料混凝土 装配式住宅构件 性能 应用
  • 简介:摘要对于公路而言,由于每天经过的行人和车辆较多,而且要经受雨雪冻融等外界大自然的侵蚀,因此在耐久性和质量以及承受能力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必须对公路路面进行系统的试验之后才能施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公路水泥稳定冷再生骨料混凝土基层试验是主要的方法,并且能够将问题和隐患较为清晰的研究出其中的问题。我们对这种研究是比较关注的,在将来的公路施工中,少不了用其对公路路面进行一定的检验。

  • 标签: 水泥 冷再生 混合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巴基斯坦达瓦特大坝工程实例,通过对拌和站骨料预冷系统工艺原理、制冷流程的阐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骨料预冷温控技术。

  • 标签: 达瓦特大坝 大体积混凝土 骨料预冷
  • 简介:摘要:再生骨料的应用既解决了建筑及市政拆除更新的垃圾处理问题,又节约了自然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制品。但再生骨料的原材料来源受废弃混凝土原始强度和使用环境、破碎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同企业生产出的再生骨料土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还不足以建立完善的技术指导体系。因此,再生骨料要真正达到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对施工技术的研究,都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尤其在对提高强度、耐久性能、结构力学等方面还要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骨料品种;混凝土;性能   骨料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骨料占其总体积的四分之三以上,骨料特性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骨料的化学和矿物组成以及表面结构会影响水化产物特别是 Ca ( OH ) 2 和钙矾石( AFt )的成核生长,从而影响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进而导致界面过渡区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骨料的形状、表面结构和长期吸水率也会影响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    1 试验    1.1 试验原材料   采用峨胜 42.5 中热硅酸盐水泥,宣威 I 级粉煤灰,北京冶建 JG-3 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及山西黄河的 HJAE-A 型引气剂; 5 种人工骨料分别为灰岩、玄武岩、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    1.2 试验方法   把玄武岩、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砂岩加工成 2.5 ~ 5.0mm 粒级,作为 8 字模抗拉强度试验中混凝土“粗骨料”,将大理岩人工砂筛除大于 2.5mm 的颗粒后作为试验中混凝土“细骨料”,按照粉煤灰掺量 35% ,水胶比 0.30 ,成型小尺寸混凝土 8 字模抗拉强度试件。试件成型后标准养护至 28d ,采用 CMT4304 型 30kN 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 8 字模抗拉强度观测。把各种岩性的粗骨料(灰岩、玄武岩、砂岩、大理岩、花岗岩)加工成 10mm×22mm×20mm 规则块状体,成型时将饱和面干的骨料块体置于 8 字模腰部,按照粉煤灰掺量 35% 、水胶比 0.30 ,配制砂浆填充 8 字模,并与骨料块体一同振捣密实,养护至 28d ,采用 CMT4304 型 30kN 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骨料 - 砂浆黏结抗拉强度试验。把颗粒尺寸在 2.5 ~ 5mm 范围内的不同岩性骨料,按照粉煤灰掺量 35% ,水胶比 0.30 ,浆骨体积比为 40% ,成型 40mm×40mm×40mm 立方体小试块,每组 4 块,养护至 28d ,切片抛光后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切片厚度为 10mm 。将大理岩、灰岩、砂岩、玄武岩、花岗岩骨料 5 种骨料研磨至 100μm 以下。将 1 份水泥和 4 份去离子水按质量比在 500mL 塑料瓶中混合,机械搅拌,得到水泥 - 去离子水悬浊液。将悬浮液放置 4h 之后,使用慢速滤纸过滤,得到的水泥溶液用塑料瓶密封保存,水泥溶液中含有钙、钾、钠、铝、硅、氢氧根离子和其他微量离子。采用 250mL 锥形瓶中,将 25g 骨料粉末分别悬浮置于 150mL 水泥溶液和 150mL 去离子水中。塞紧锥形瓶防止水分蒸发,缓缓地摇动锥形瓶混合以上悬浮液,然后在 70℃ 的恒温水箱中保存。到 3 、 7 、 28 、 90d 测试龄期,采用带过滤装置的医用针筒抽取出 5mL 左右的溶液,采用 ICP 测试分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骨料 - 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  在距骨料界面 100μm 范围内,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灰岩 > 砂岩 > 花岗岩 > 玄武岩 > 大理岩。钙矾石的簇团生长以及 Ca ( OH ) 2 晶体的择优生长,使玄武岩和大理岩骨料界面过渡区增大, C/S 明显高于其他界面区,显微强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种骨料。灰岩和砂岩界面区钙矾石的簇团生长以及 Ca ( OH ) 2 晶体的择优生长情况较少, C/S 相对较低,显微强度较高。界面过渡区宽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理岩 > 玄武岩 > 花岗岩 > 砂岩 > 灰岩,界面过渡区的宽度与粗骨料的吸水率相关。    2.2 骨料 - 水泥浆化学反应   花岗岩在水中 1dCa2+ 溶出较高,但少于砂岩、大理岩和灰岩,后逐渐减少, SO32- 溶出量大幅增加, 7d 后幅度较大, Na+ 、 K+ 浓度随龄期溶出量增加, 56 ~ 90d 剧增。花岗岩在水泥中的 Ca2+ 持续降低, 28d 加速降低, SO32- 浓度持续增加。大理岩在水中 1dCa2+ 溶出高,后逐渐减少, SO32- 溶出量逐渐增加,大于砂岩, Na+ 随龄期溶出量增加,早期溶出量小于砂岩、花岗岩,和玄武岩,与灰岩类似,大理岩在水中 K+ 少量溶出,溶出量少于砂岩、花岗岩和玄武岩, 56d 剧增。大理岩在水泥溶液中的 Ca2+ 浓度持续下降,在水泥中的 SO32- 浓度随龄期持续增加,增加明显。   玄武岩与花岗岩类似,在水中 1d 时 Ca2+ 溶出高,但少于砂岩、大理岩和灰岩,后逐渐减少, SO32- 溶出量逐渐增加, Na+ 随龄期溶出量增加,早期溶出量与其他 4 种骨料相比增高,在水中的 K+ 少量溶出,溶出量随龄期变化较小,有减小趋势。玄武岩在水泥中的 Ca2+ 浓度随龄期降低,后期保持恒定,表明与其他骨料相比玄武岩吸收水泥溶液中 Ca2+ 的能力较弱。 SO32- 浓度持续增加,与花岗岩类似。研究的所有骨料都具有明显的化学活性,但化学活性随着骨料品种和浸泡骨料的溶液品种而变化。在水泥溶液和去离子水中,骨料化学反应活性在 7d 内增加。整体来看,砂岩和灰岩是本研究骨料中活性最强的,骨料不仅吸附大量离子,也释放离子,表明骨料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玄武砂、花岗岩以及大理岩在水泥溶液和水中都呈现出较低的化学活性。水泥溶液中的 OH- 离子浓度并不会受灰岩骨料的影响。   整体来看,砂岩和灰岩是本研究骨料中活性最强的,骨料不仅吸附大量离子,也释放离子,表明骨料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玄武砂、花岗岩以及大理岩在水泥溶液和水中都呈现出较低的化学活性。水泥溶液中的 OH- 离子浓度并不会受灰岩骨料的影响。结果显示骨料比传统观点认为的更具活性,可以预测骨料与水泥溶液之间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会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结构产生影响。虽然砂岩的化学反应最为强烈,界面过渡区最薄,界面性质最好。但抗拉较高,黏结性能较高,表明界面过渡区更多与抗拉强度以及界面黏结性质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料是自密实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骨料间距模型,分析了粗骨料最大粒径、粗骨料级配和细骨料级配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标签: []骨料级配 自密实混凝土 工作性能 抗压性能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国内沥青路面规模大幅急剧上升,并且随时间的推移,逐步进入大中修阶段。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使用,不但适度解决路面砂石材料的需求,同时解决了旧路面刨除料弃置困难的问题;既节省许多天然资源,也大幅减少了旧路面弃料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再生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成为国内公路工程界须迫切推动的一项技术。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再生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检测,二是总结探索规范可行的技术要点和施工工艺;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再生 沥青混凝土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及专用设备的开发,对我国的公路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文章根据沥青再生技术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沥青再生的机理,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的常用方法、国内外沥青再生利用技术应用。

  • 标签: 沥青 路面 再生
  • 简介:摘 要:砂石骨料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占混凝土总体积的3/4以上,优质砂石骨料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西藏大古水电站采用花岗岩制备人工砂石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其物理硬脆及天然特性的影响,骨料粒形、石粉及云母等均较难控制。为此在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花岗岩作为砂石骨料生产源料,通过在砂石的生产初期对母材进行质量选控,生产加工工艺的选择及可控制的检测手段,降低骨料存在的不利因素,加工生产出合格优质砂石料。优质砂石是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本文拟以花岗岩加工砂石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与生产成本风险控制进行综合论述。

  • 标签: 优质砂石骨料 骨料粒形 降低混凝土成本 配合比设计优化选择 质量与经济平衡
  • 简介:摘 要: 我国农村建筑行业在蓬勃发展中,但发展背后隐藏着危机,节能环保问题仍是农村建筑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作为新型建筑材料有着改善环境,耐久性好,以及良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北方农村住宅的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的研发十分必要。

  • 标签: 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 农村住宅 节能环保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的情况,本文将搜集的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成粗骨料,经过配合比设计与配置,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值进行分析,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以供参考。

  • 标签: 再生骨料 混凝土 抗压性能 试验
  • 简介:摘要: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建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配比优化与性能评价是提高再生混凝土应用价值的关键。本研究主要围绕再生混凝土的配比优化展开,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不同配比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配比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耐久性,使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替代传统混凝土的潜力。本文对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胶凝材料种类及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优化配比方案的有效性。

  • 标签: 再生混凝土,配比优化,力学性能,耐久性,工程应用
  • 简介:摘要: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可以从根本上为解决建筑垃圾提供一条思路,但目前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近些年钢管再生混凝土领域研究的总结。

  • 标签: 钢管再生混凝土 抗震性能 取代率 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在再生混凝土粉的实际使用期间,往往会影响到湿拌砂浆自身的各项特性,因此需要进行合理把握,才能将其最好地利用起来,使其充分发挥出掺合效果。鉴于此,本章的重点围绕着可再生混凝土粉用于砂浆湿拌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希望能够给今后更多技术专家和研究者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和借鉴。

  • 标签: 混凝土粉 再生 砂浆 湿拌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