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南岭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广泛发育,在空间展布上具SE-NW向分带、NE向雁行展布的特征。盆地先后经历了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基底(AnMz)、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T3-J1E)、裂谷盆地(J1L-J2)、NE向构造域对EW向构造域的置换改造(J3-K1)、大规模伸展断陷(K2-E)和挤压抬升剥蚀(N-Q)等六个阶段。不同时代形成的沉积盆地类型不同,其形成与演化除早期(T3-J1E)前陆盆地受太平洋板块和印支陆块联合作用(后碰撞期构造作用)外,多数盆地与太平洋动力体系下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形成于拉张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和改造。

  • 标签: 新生代 盆地特征 南岭 地球动力学背景 大地构造环境 前陆盆地
  • 简介:针对含砷的金矿石中的金不能直接用氰化法提取,本文通过实验建立了浮选工艺流程,精矿产率约5%,而精矿中金的回收率大于85%;建立了精矿除砷工艺流程,能够把砷全部回收,无环境污染;应用了较先进的硫脲提金工艺,具有无毒的特点,废液经过中和可以直接灌溉农田。该工艺的研究和设计解决了社会生产上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高砷金矿石 浮选 除砷 硫脲提金
  • 简介: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几年科研技术人员对胜地油田进入特含水期后.油田开发及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包括胜地油田特含水期的滚动勘探开发、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的监测、描述及挖潜、综合调整、堵水调剖、聚合物驱、井下作业、注采工艺、油气集输、计算机应用和油藏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与成果。

  • 标签: 特高含水期 胜坨油田 技术人员 油田开发 滚动勘探开发 剩余油分布
  • 简介:中国东南部是否存在地幔柱、地幔柱作用及其标志是华南地区研究的热点。多数学者认为,几乎所有的大陆拉张、打开事件都与地幔柱有关。研究表明,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南部出现的几次规模较大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以壳幔岩浆活动为主,伸展构造活动强烈。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发育的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A型花岗岩、基性岩脉、橄榄闪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张裂性岩套,为本区地幔柱构造提供了较多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证据。

  • 标签: 中国东南部 地幔柱构造 新生代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物理证据 岩浆活动
  • 简介:研究表明,闽西-赣南地区存在一个后碰撞造山的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250km,宽约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的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经历过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第一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的水平挤压,推测和后碰撞造山期的区域构造背景有关;第二期从早侏罗世晚期开始,由原先S—N向的水平挤压转变到S—N向的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揭示出本区裂谷盆地的深部原因;第三期为区域规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SE—NW方向挤压,推测与太平洋板块的远程效应有关;第四期为晚白垩世开始的近E—W向挤压、W—N向伸展,对应于发育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强烈伸展断陷盆地作用。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锆石溶解U—Pb年龄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流纹岩具有的SiO2、Al2O3、K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bi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的裂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换和改造阶段,包括早期的火

  • 标签: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演化 火山-岩浆活动
  • 简介:目前普遍采用活塞式压力计来进行井口压力监测工作,但是该仪表缺点较多,越来越不适应气田开发的需要,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替代的测压仪表。通过对普通压力表、数字式压力计、压力变送器、活塞式压力计、井口电子压力计等测压仪表在20口气井上录取的1000多个现场测压数据进行对比,分别对活塞式压力计与普通压力表、压力变送器;井口电子压力计与压力变送器;数字式压力计、活塞式压力计及压力变送器间的实测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找到井口准确度的最佳测压方式和测压仪表。表7参4

  • 标签: 井口 压力 测压 准确度
  • 简介:新疆油田霍10井区是准噶尔南缘的重点勘探区域,由于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强,井身质量差和机械钻速低是该地区钻井工程突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陡构造井壁失稳、井下复杂的机理,针对霍10井区陡大倾角构造、地层各向异性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可用于该研究区域的井眼稳定的方法和技术,对霍10井区对井身质量和钻井机械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钻井作业 井壁失稳 各向异性 高陡构造 油田
  • 简介:一、国内外含水砂岩油田概况统计为了对国内外含水砂岩油田的整体状况有所了解,借以与大庆含水油田进行对比分析,对C&C公司全球大油气田类比决策专家系统DAS3.1(简称DAS决策专家系统)进行了检索统计,从该决策专家系统包含783个油气田的数据库中,检索到含水超过90%的油田47个。其中,砂岩油田31个,包括,美国:14个,中国:5个,俄罗斯:2个,英国:2个,澳大利亚:2个,印度尼西亚:2个,加拿大:2个,法国:1个,埃及:1个。对这31个油田,按照渗透率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列表,并统计了包括储层性质、原油物性、产储量、采油方法等在内的18个参数。在31个油田中,储层平均渗透率超过300×10^-3平方微米的油田有17个(表1),渗透率在300×10^-3以上、地质储量约在4200×10^4吨以上的油田有9个(表2)。

  • 标签: 高含水油田 砂岩油田 国内外 统计 决策专家系统 平均渗透率
  • 简介: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的控制,我国新生代盆地发育5类生物气藏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的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的内陆成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的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的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的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

  • 标签: 中国 新生代 生物天然气藏 形成模式
  • 简介:该项目重点针对水驱油田进入含水后期开发以后,各类油层水淹程度已经很高,挖潜难度加大,随着井网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聚合物驱油面积不断扩大及油水井套损、异常高压井层等诸多开发问题的影响。使原有的开发综合调整技术及采油工艺配套挖潜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含水后期油田开发和生产的需要,必须应用最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和动态开发资料,深入分析油田地下形势,研究油水分布规律和分层系井网注采关系及层系间井网互补关系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矿场实践,

  • 标签: 高含水后期 后期开发 调整技术 模式 注采系统调整 水驱油田
  • 简介:本文介绍了提高对流动比水驱(HMRWF)的了解和改善其动态预测的综合研究结果。有关重油注水油田项目的已发表数据是有限的。报道了几个成功HMRWF项目,这些项目显示大幅度提高了含水时的采收率。但是,对于相似油藏来说,报道的水驱采收率范围大,为OOIP的(1~2)%~20%。原油粘度较高导致采收率较低。

  • 标签: 水驱采收率 动态预测 流度比 注水油田 原油粘度 高流动
  • 简介:川东北地区河坝1井属-口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也是目前国内投入开发的井口压力最高的气井之一。针对河坝l井在投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三”气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可靠的井口装置和远程控制系统,合理选择高压平板闸阀,采用固定节流方式,合理分配节流压差,对油嘴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法兰连接方式,以及直接开井等关键技术,确保了“三”气井的安全平稳生产。

  • 标签: 高压 高温 高产 开采 河坝1井 关键技术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代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结论认为:天山地区中生代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新生代盆地 板块构造 盆地动力学 砂岩型铀矿床 地球动力学机制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代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天山地区中生代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中新生代 盆地改造 砂岩型铀矿 矿床成因
  • 简介:伊犁盆地(图1和2)是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中国西部的天山山脉有关的一个新生代小型继承性盆地(Allen等,1991;Graham等,1993)。该盆地沉积的非海相新生代地层完好地出露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准加里阿拉套(DzhungarianAlatau)南部山麓的阿克套(Aktau)山及其周围地区(图1和2)。

  • 标签: 伊犁盆地 新生代地层 湖泊沉积 东南部 天山 山脉
  • 简介:研究了纯锗γ能谱仪测定铀矿地质试样中铀、钍、镭、钾的测量条件,解决了含量样品的测量准确度问题,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提高了分析精度。经标准物质和生产样品验证,分析结果满足铀矿地质样品分析规范要求。

  • 标签: 高纯锗γ能谱仪 铀矿样 放射性核素
  • 简介:文章分析了中国北西部中新生代盆地几十年来铀矿找矿勘查、地质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北西部中新手代盆地找矿勘查程度比较低,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比较大,提出根据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勘查工作程度,分别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找矿勘查工作对策。

  • 标签: 中国 中新生代盆地 找矿勘查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潜力 成矿地质
  • 简介: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带地表和地下构造都十分复杂,地震勘探难度大。以往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效果差,层位识别及断层解释困难,无法精细描述气藏形态和断层发育特征。此次地震资料采集利用高密度宽方位观测改善盐下断块的偏移归位效果,利用微测井与浅层层析相结合的表层调查及建模技术提高表层模型精度,利用井震联合激发及高效施工配套技术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措施,提升了采集效果和施工效率,获得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高、偏移成像效果好,为油气藏评价提供了可靠资料。

  • 标签: 库车坳陷 地震采集 宽方位 井震联合激发 高效施工 表层调查
  • 简介:孟买油田北区L-Ⅲ油藏是一种高度非均质多层碳酸盐岩油气藏,位于印度西部大陆架上,在阿拉伯海中水深约76m处,是储集有约6,360万m^2,原油地质储量和48.11亿m^3气顶气地质储量的饱和油藏。1986年从油藏采出的高峰日产油量为19,080m^3,1999年末日产油量约为9,540m^2,含水约60%。本文论述建立在详细油藏特性描述和油藏模拟研究基础上的油藏补充开发备选方案。采用最佳补充开发方案可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7.7%。

  • 标签: 油藏模拟 油田 产油量 提高采收率 最终采收率 原油
  • 简介:随着勘探区域的不断扩大,停泵储层的比例增加,影响工艺成功率的提高,说明这类储层的特征认识和控制技术还不完善,对停泵机理不明确,缺乏综合考虑,导致施工针对性不强。鉴于此,对停泵储层类型、产生机理、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加强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应用测试压裂分析技术,分析影响该类储层压裂施工成败的特征参数,即停泵压力梯度、近井摩阻、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等,形成了以特征值区分停泵储层类型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评价标准和综合分类评价图版,并对处理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完善,使之更适应现场施工控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图7表2参3

  • 标签: 高停泵 近井摩阻 滤失系数 储层 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