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非常规浅层生物气可分成两个截然不同含气系统,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特征。早期生成含气系统几何形状呈席状,并且源岩和储集岩沉积后不久就开始生气。晚期生成含气系统几何形状呈环状,并且源岩和储集岩沉积后隔很长一段时间才生气。对于这两个含气系统类型来说,气主要是甲烷气,并且均与未达到热成熟源岩有关。早期生成生物气含气系统以艾伯塔(Alberta)、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和蒙大拿(Montana)大平原(GreatPlains)北部白垩纪低渗透率岩层产出气为代表。主要产区为艾伯塔盆地东南边缘和威利斯顿(Williston)盆地西北边缘地区。很大体积白垩纪岩层区域分布型式可以概括为西面为厚层、陆相、粗粒碎屑岩、而东面为海相薄层、细粒岩层。下部储集岩往往要比上部储集岩颗粒更细,并且具有更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样,下部源岩层具有更高总有机碳值。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侵蚀、沉积、变形和生产模式均与以区域断裂线为界基底断块几何形状有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和共同产出水处于平衡状态,并且该流体相对比较老,即达66Ma。早期生成含气系统其它例子还有威利斯顿盆地西南边缘白垩系碎屑储集层和丹佛(Denver)盆地东部边缘白垩层。密歇根(Michigan)盆地北部边缘泥盆系安特里姆(Antrim)页岩可作为晚期生成生物气含气系统典型。储集岩是裂缝性,富含有机质黑色页岩,它同时也作为源岩。尽管裂缝对开采很重要,但是裂缝某些具体地质构造关系并不清楚。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和气一起采出大量水是相当淡水,而且比较年轻。目前见解认为,生物气是在冰川融水进入由裂缝造成通道系统时生成,可能现在还继续生成。晚期生成含气系统其它例子还有�

  • 标签: 非常规浅层生物气系统 地质结构 成因 岩层 储集层 源岩性
  • 简介:非常规气开发中,对比不同完井方式或气井管理策略对生产动态影响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由于开发生产历史相对较短、缺乏长期类似模拟。研究将不同生产周期作为潜在可靠量化指标。利用气井投产初期30天产量数据来求取非常规气井产能是很常见一种做法,旨在获得储层信息,以此作为投资者投资依据。依据经验来看,投产初期30天产量数据通常不能量化气井潜能。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生产周期进行分析预测结果,从而确定多长生产周期能最准确地预测长期生产动态指标,所用井实际生产数据源自美国俄亥俄州Utica区块生产井。

  • 标签: 气井管理 生产动态 指标预测 生产周期 量化指标 非常规气
  • 简介:本文要介绍非常规含气系统(亦即连续型气藏)评价有关概念。连续型气藏存在或多或少地独立于含水层位,而且其形成不能直接归因于气体水中浮力。非常规气藏不是由下倾水界面限定各个可数气田或气藏。因为,传统资源评价方法是基于对未发现、不连续气田大小和数量估算,不能适用于连续气藏,所以需要有专门评价方法。非常规气藏也就是连续气藏,其中包括煤层甲烷、盆地中心气、所谓致密砂岩气、裂缝页岩(和白垩)气以及气水合物。盆地深部气系统和微生物气系统既可以是连续气藏,也可以不是,这取决于其地质背景。对连续气藏使用了两种基本资源评价方法。第一种方法以对地层气估算为基础。对地层总气量体积估算一般都要同时估算总采收率。这样就能通过计算留存在沉积地层中天然气体积,收缩评价范围,以预测可能增加储量。第二种方法所依据是连续气储层生产动态,例如气井和气藏模拟经验动态。在这两种评价方法中,生产特性(地层气不同)是预测潜在新增储量基础。

  • 标签: 非常规含气系统 资源评价 展望 评价方法 连续气藏 储量
  • 简介:文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利用共生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中碳同位素和组分质量平衡,识别由碳酸盐还原反应生成生物甲烷碳源。沥青或石油微生物甲烷生成反应中,甲烷生成数量要多于CO_2,因此甲烷和CO_2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重,热成因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而在以干酪根或现代有机物为碳源微生物甲烷生成反应中,CO_2生成数量要多于甲烷,因此,这类甲烷和CO_2碳同位素组成较轻,这是浅层生物甲烷典型特征。根据三篇文献记载实例对这个概念作了定量分析和验证,以确定是否能够以足够高准确度计算CO_2相对生成量,进而预测页岩气藏和煤层气藏中甲烷源碳类型和生成温度。安特里姆页岩气(密歇根州I)被证实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或更低温度条件下页岩中不成熟沥青。圣胡安盆地西部弗鲁特兰煤气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条件下成熟度已进入油窗煤中沥青。而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出产煤气主要源自现代储层温度或更高温度条件下未达到热成熟干酪根。识别甲烷碳源和生成温度,有助于圈出微生物甲烷成藏有利区,而这类有利区分布取决于生物气生成能力。温度数据有助于确定生物甲烷现今是否仍在活跃生成抑或是早期生成生物气残留物。

  • 标签: 非常规气藏 甲烷源 微生物 识别 中碳 碳同位素组成
  • 简介:非常规低渗(致密)轻质油油藏日已成为北美一种重要油藏类型。和非常规气藏一样,这类低渗油藏特征也复杂多变,从而导致油井显示出不同生产动态特征。非常规轻质油油藏所用钻完井方法也有别于常规油藏。我们建议借鉴非常规气藏分类方法(即基于储层/流体性质分类方法)对非常规轻质油油藏进行分类,因为,迄今为止,西加拿大不同非常规轻质油油区所观察到储层和生产特征明显不同。我们建议将这类油藏统称为“非常规轻质油”油藏,以区别于非常规重质油(高粘)油藏。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下列非常规轻质油油藏类别,可用作勘探开发实用指南:1.“光环油藏”——源岩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相对较高(〉0.1md)轻质油油藏。这类油藏达不到常规油藏岩石物性下限和产层标准,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2.“致密油藏”——源岩储层不同层且基质渗透率低(〈O.1md)轻质油油藏。这类油藏致密气藏类似,储层岩性可以是碎屑岩或碳酸盐岩。3.“页岩油藏”——源岩储层同层且基质渗透率极低、有机质含量较高轻质油油藏。页岩油藏页岩气藏类似。这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藏都需要现代化完井方法(如水平井)和增产方法(水力压裂)方可实现商业化开采。此外,这三种油藏及对应气藏之间差异流体高压物性之间差异并无紧密关系。文中,我们利用现代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西加拿大三种非常规轻质油油藏生产特征差异,并推断出每种油藏生产动态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不出我们所料,油藏类型和完井方法不同,生产动态特征差异很大。

  • 标签: 轻质油油藏 生产分析 加拿大 非常规气藏 储层岩性 动态特征
  • 简介:非常规浅层生物成因天然气分为两个不同属性系统。早生系统和晚生系统。早生系统呈毯状,天然气形成于储集层和烃源岩沉积作用之后不久。晚生系统呈环形,储层和烃源岩沉积作用天然气形成之间有一段很长时间间隔。这两种天然气系统都以甲烷为主,并且都与非热成熟烃源岩有关。典型早生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加拿大艾伯塔北部大平原、萨斯喀彻温省和美国蒙大拿州,其产层为白垩系低渗透储集层。主要产区位于艾伯塔盆地东南边缘和威利斯顿盆地西北边缘。巨厚白垩系储集层区域沉积模式为:西部为非海相粗粒厚碎屑岩,东部为细粒海相岩层。下部储集层比上部粒度细,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相应地,下部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较高。上部和下部地层单元剥蚀作用、沉积作用、变形作用和产量特征均与以区域线性断层为边界基底断裂有关。地化研究表明,天然气和同时产出水是均衡,且产出液年代较老,为66Ma(百万年)。早生天然气系统例子还有威利斯顿盆地西南边缘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和丹佛盆地东缘白垩岩。晚生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代表是密执安盆地北缘泥盆系Antrim页岩。储集层为富含有机质裂缝性黑色页岩。它也具有烃源岩作用。尽管裂缝对于生产很重要,但特殊地质构造关系不明确。大量水随着天然气一同产出。地化资料表明水为淡水,年代也较轻。目前研究认为,过去生成了生物成因气,并且今后当冰川溶化成水流入裂缝形成排泄系统时,这种生气作用还将继续下去。晚生系统例子还有伊利诺斯盆地东缘泥盆系新Albany页岩和波德河盆地西北边缘第三系煤层甲烷产层。两种生物成因天然气系统具有相似的资源演化史。起初,由于缺乏研

  • 标签: 天然气 非常规储层 生物成因 热成因 热成熟度 含油气系统
  • 简介:近20年来,非常规气资源已成为美国能源供给主要来源,而且未来将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能源供给 非常规气 美国
  • 简介:非常规油气资源估计最终开采量(EUR)预测具有举足轻重意义。尽管Arps标准曲线和扩展指数模型能给出合理EUR预测,但是仍不足以解释非常规油气藏难以提模生产动态。本研究引入和应用了一种新EUR半解析法,通过数据模拟加以实现,并采用非常规油气藏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参照系列同心圆压缩系数要素(类似于电容器元件),得出了计算概念地质体油气产量连续性方程解析结果。这种方法模拟了一系列同心储层段对井产量贡献随其到增产处理储集体(SRV)越来越远而不断递减情况。解析公式抓住了早期生产特征和SRV主导流动模式,从而可以更好地预测EUR。

  • 标签: 非常规油气藏 半解析法 EUR 预测 非常规油气资源 数据模拟
  • 简介:叙述了用来评价非常规天然气系统(还可定义为连续气藏)概念。连续气藏差不多独立于水柱而存在,且气体水中浮力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不能按下倾水面所划分单个可数油田或油藏来代表。基于这些原因,根据估算未发现不连续油藏规模和数量传统资源评价方法不能应用于连续气藏,而需要专门评价方法。非常规天然气系统(也称连续气藏)包括煤层甲烷、盆地中心气、所谓致密气、裂缝泥岩(和白垩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随地质环境不同,深盆气和微生物气系统可以是连续气藏,也可以是非连续气藏。采用了两种基本资源评价方法来评价连续气藏。第一种方法基于对天然气地质储量估算。通常将天然气地质总储量体积估算值与总采收率值结合起来使用,以便将评价范围从评价沉积岩中天然气储量缩小到预测储量增加潜力;第二种方法基于连续气藏生产动态,如以经验为主气井和气藏生产模型所反映那样。在这两种方法中,生产特征(而非天然气地质储量)是预测储量增加潜力基础。

  • 标签: 非常规天然气系统 资源评价 原始地质储量 天然气水合物 深盆气 动态评价
  • 简介:最近几年,非常规油气藏,特别是页岩气、凝析气和页岩油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能源公司纷纷看好非常规油气资源并将之纳入自己经营业务范围。非常规油气资源通常指不经过近井筒地带增产处理就无法实现经济开采那些超低渗透率油气藏。先进水平井钻井技术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相结合,使非常规油气藏经济开发成为现实。,然而,经常遇到情形是,初始产量很高,但产量递减速度很快,使这些油气井经济效益边际化,有时甚至使之不再具有经济效益。为了使这类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对明显影响长期开采动态流动机理及起着控制作用岩石和流体参数了解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对油藏做了详细模拟研究,以便调查岩石和流体性质影响以及标准开发井网中水力压裂井泄油面积。选取一个储集岩石性质多样、流体类型各异(干气、凝析油、石油)页岩油气藏,对开展过14段水力压裂处理水平井进行模拟。利用径向网格和扇形模型设计,做了大量油藏组分模拟。还利用多口水平井短期生产数据和一口直井长期开采数据,开展了历史拟合及模型标定。我们模拟了许多情形,涵盖不同裂缝、基质和流体性质,涉及凝析油带形成、裂缝样式、孔隙体积可压缩性以及相对渗透率,结果显示:·累积产油量对流体性质,尤其是对气油比(GOR)较敏感·基岩致密、裂缝闭合以及凝析油带形成因素会导致产能严重下降·尽管有大量水力压裂裂缝,但是泄油面积以及裂缝油藏接触面积仍往往有限·油藏动态还对裂缝渗透率以及基岩相对渗透率比较敏感·裂缝干扰作用有限,可能在油藏开采晚期才会显现。

  • 标签: 水力裂缝 油藏开采 页岩油 凝析气 水平井钻井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
  • 简介:非常规油气藏储量估算是一件非常困难任务,其原因是这类油气藏地质不确定性很大,多段压裂长水平井中流体流动型式极其复杂,而且还有其他很多复杂条件。为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处理评价流程,把传统递减曲线分析(DCA)法和概率预测法综合在一起。广延指数递减(SEPD)模型可以反映开采动态。我们储量评价流程有两方面的用途:(1)预测已有生产历史老井未来生产动态;(2)预测无产量数据新井未来生产动态。对于新油田模拟案例,要采用所研究油田有关一系列设计变量,做出多种试验设计(designofexperiments,DOE),在对这些设计进行统计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而对于已在产老井,往往要根据重新增产处理、人工举升装置安装或其他因素对早期产量数据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反映真实产量递减趋势。然后根据最高产量对新生产井或在产老生产井产量数据进行分组,从而使类似的生产井具有共同广延指数递减模型参数。采用生产井分组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分布之后,就可以对单口生产井产量进行概率预测。文中介绍了非常规油气藏老并或新钻井生产动态概率预测方法。与其他概率预测方法不同,所介绍新方法要求对具有相似生产特征井进行分组,这样就可以获取自相一致广延指数递减模型参数,从而省去了必须确定油气藏和完井参数有关不确定性麻烦。

  • 标签: 非常规油气藏 概率预测法 递减模型 产量 概率法 指数递减
  • 简介:许多致密气井和页岩气井线性流态都可以持续数年。然而,非常规油藏(如巴肯油藏)生产分析表明,线性流态并不是唯一主导流态。现场数据表明,受增产处理油藏体积(SRV)影响边界流(boundary—dominatedflow)和复合线性流持续时间一般要远长于早期线性流态。根据裂缝网络或SRV模式,非常规油藏线性流态可能只持续几个月,但对估计最终开采量(EUR)贡献却高达约30%。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解析模型来识别裂缝网络模式和获取相关流动参数方法,由此得出油藏描述结果被移植到油藏~流量数值模拟模型中,用于捕捉非常规油藏系统中压实作用、多相流动特性以及各种流态对开采动态影响。这种方法有助于认识油井开采动态,以便于了解历史拟合情况。特别是,文中通过产量不稳定分析确定了裂缝网络模式和流态,通过数值模拟与解析模型相结合,开展了生产动态约束下历史拟合;对非均质效应、压实效应和多相流效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本方法巴肯油井现场应用。研究认为,开展详细油藏一流量数值模拟研究之前,应当先进行解析模拟。该项研究成果为改善非常规油藏描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油藏裂缝 开采动态 网络模式 流态 识别 数值模拟模型
  • 简介: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区块累计开钻79口,完钻46口,完成试气27口,投产27口,日产气303×104m3,建成产能超过11×108m3/年。礁石坝目前产能建设配套60口井,集气站18个,集输站1个,集气干线50km,

  • 标签: 中国石化 页岩气 经济开采 油气前景 产能建设 集气站
  • 简介:从80年代早期北美就开始采用以液态二氧化碳为基础压裂液系统泵入油藏进行储层改造,1994年开始采用以液态二氧化碳\氮气为基础压裂液系统进行压裂。此压裂液已广泛应用于渗透率值0.1—10达西之间各种地层中,1000多口井中进行了应用,其井深超过3000米,井底温度10°~110°之间。此压裂液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有吸引力。以前我们曾做了一些增加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尝试,可都没有成功。本文描述了一种即能增加粘度又能保持液态二氧化碳非破坏性新型压裂液,此压裂液是液态二氧化碳中形成氮泡沫。该压裂液使用是一种不损坏地层可溶性二氧化碳发泡剂,可以释放在大气中而不会污染环境。此压裂液不包括其它压裂液,如水、乙醇或碳氢化合物。泡沫形成遵循常规发泡物理原理。由于只使用数量有限液态二氧化碳(对于内部质量为75%-80%泡沫大约占20%-25%体积),大多数工作能在一天内处理,使该系统比典型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系统成本效率更高。本文叙述了液态二氧化碳非常规发泡技术加拿大浅层油气藏应用实例总结。

  • 标签: 非常规发泡技术 油田 二氧化碳 压裂技术 压裂液 发泡剂
  • 简介:以美国本土中部地区一个非常规油田已有的多口水平井完井先导试验区资料为基础,建立了通过三维地震属性和微地震资料评价水平井完井效果方法流程。非常规油田,三维地震通常是连片,这为确定那些没有其他资料可用地区一些参数提供了途径。另外,微地震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让我们直观“观看”井筒附近水力压裂情况地球物理方法。将这两种地球物理方法工程和地质资料相结合,如成像测井、总支撑剂量、压裂段数、估测裂缝长度和高度、渗透率、化学示踪剂和产量,建立了“地球物理完井打分卡”(“geophysicalcompletionscorecard”),用于评价由多口水平井构成一个先导试验区,同时利用该方法对先导试验区以外几口井完井效果进行了预测。根据相关井钻后产量数据,利用打分卡法预测完井效果与井产量基本一致。

  • 标签: 水平井完井 地震属性 评价 利用 地球物理方法 3D
  • 简介:文中给出了一种试验方法,用于同时测量1MHz频率下超声波速度应力依赖性和不排水弹性刚度张量(undrainedelasticstiffnesstensor)以及100mHz—10Hz频率范围内复电导率张量(complexconductivitytensor)分量。试验采用样品是采自海因斯维尔组页岩柱状岩心(孔隙度大约为0.08,除去了束缚水,粘土含量大约为30—40wt%,以伊利石为主)。试验受控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力下进行,即代表原地储层条件差异压力状态。采用独立采集阵列(压电水晶和不极化电极)开展定向测量,这些阵列岩心样品外表面上按方位排列,层理面柱状岩心样品轴向一致。采用高分辨率示波器(oscilloscope)记录超声波波形,采用配备有精度为0.1mrad阻抗分析仪四电极采集系统记录复阻抗谱(compleximpedancespectra)。分别在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按照完全饱含水状态下加载和卸载顺序重复开展试验。测量结果显示,超声波速度和复电导率具有高度应力依赖性,这可归因于样品内裂隙开启和闭合。利用这些数据估算了岩心样品各向异性电性和弹性有效压力系数,对于弹性和电性而言,所得有效应力系数都小于1。裂隙闭合后,电性和声波有效应力系数还会更小。对于复电导率张量分量而言,其各向异性比(anisotropyratio)大约是30,而刚度张量压缩分量(C11/C33)各向异性比只有2。

  • 标签: 同时测量 水弹性 电性 载荷条件 页岩 有机质
  • 简介:概述: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研究方法,把实验室岩石物理测量多尺度数字岩石分析(DRA)和新鲜状态岩塞磁共振(flesh—stateMR)资料综合在一起,开展岩石物理建模,研究特拉华盆地沃尔夫坎普组储层性质。应用:降低岩石物理性质不确定性。寻找更好途径,(1)把孔隙尺度储层性质诸如LECOTOC、粉碎岩样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以及磁共振T2谱体积测量结果(bulkmeasurements)联系起来;(2)建立基于岩石物性储层分类方法,加深对储层品质认识。这些都是基于传统实验室分析测试资料、DRA结果、新鲜状态岩塞磁共振测量和测井资料建立具有物理真实性和相关性岩石物理模型来实现。结果和结论:由SEM图像观察得出有机孔隙度和无机孔隙度新鲜状态岩样MR和由相同岩样粉碎后“GRI”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了多分辨率SEM图像,以便尽可能多地捕捉到和量化纳米尺度孔隙。SEM孔隙度和粉碎岩样实测孔隙度之间差异粘土含量有直接关系。粘土束缚水体积大约占粘土总体积20%。通过把新鲜状态岩塞样品Dean-Stark流体饱和度SEM孔隙度进行对比,确定了粘土束缚水校正量、重要研究发现包括以下四点:(1)多分辨率SEM分析方法可用于量化有机和无机孔隙度;(2)这些样品粉碎岩样法实测总孔隙度包含了相当大XRF粘土含量有关粘土束缚水体积;(3)基于SEM建立孔隙大小分布能够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对新鲜状态岩样MRqL隙大小分布进行标定。而后者能够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建立联系;(4)新鲜状态岩样MR总孔隙度能够SEM非有机孔隙度和粘土束缚水孔隙度之和实现最佳拟合,从而解决了单项技术难以给出一致且准确有效孔隙度数值问题。技术贡献:认识这些不同分析方法及其所�

  • 标签: 核磁共振 储层评价 测井资料 数字岩心 综合运用 岩石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