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西部边缘附近前区内的二叠和三叠系裂缝型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天然气存在同位素倒转现象(甲烷δ^13C〉乙烷δ^13C〉丙烷的δ^13C)。甲烷δ^13C值(-42-24%_00),天然气干燥程度和有机质成熟度(R_o〉2.2)都表明此处的天然气为成熟天然气,并且从东南向西北天然气的成熟度随着储层年代而逐渐增加。乙烷δ^13C值的范围在-44-25之间,而且在我们气田东北部同位素正常天然气中乙烷δ^13C值偏高。为了解释西加拿大盆地前区天然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原因,我们使用了封闭系统页岩的概念,即同时对干酪根、石油和天然气加热,产生的天然气乙烷δ^13C较轻而甲烷的δ^13C重。在拉拉米造山运动引起的变形和逆冲断裂作用的期间,这些天然气从页岩中释放,并在脆性碎屑岩一碳酸盐岩裂缝型褶皱中聚集,形成一些极丰富的天然气藏。这些天然气实际上属于成熟页岩气。局部地区较高的H_2和CO_2丰度可能是富合硬石膏夹层和底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形成的H_2和CO_2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混合进了释放的页岩气中。未发现TSR会引起天然气的同位素倒转的证据。乙烷δ^13C的变化可能是不同地区在热史、天然气从页岩中释放的时间以及断层和褶皱发育时间上的差别引起的。研究区油田东北部和下伏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乙烷δ^13C值偏高(导致同位素正常天然气)可能反映了其属于一个比较开放的页岩系统,该系统中早期形成的天然气已经散失。我们认为,同位素倒转局限于封闭体系的成熟作用中,而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程度很可能与页岩中残留气体的相对量有关。

  • 标签: 天然气同位素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裂缝型储层 倒转现象 页岩气 成熟度
  • 简介:在阐述坡折带的概念、特征、类型划分和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相盆地坡折带与浸砂岩铀矿从理论、成因和产出构造环境条件等诸多方而进行了类比,发现相盆地坡折带与浸砂岩型铀矿有着密切的共性和联系,在成生和分布上有其相似和吻合性;而浸砂岩型铀矿因后生氧化一还原成矿的特殊性,与油气藏分布规律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将坡折带理论与铀矿成矿理论进行结合研究,提出了十红滩铀矿床尚存的棚关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大矿区外围找矿勘探工作起到了一个开扩找矿思路的作用。

  • 标签: 坡折带 地浸砂岩铀矿 类比研讨
  • 简介:四川前须家河组勘探在隆起带和斜坡带已获得了一批大型气田,冲断带相较于上述两个区带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勘探难度更大,但是早期发现的几个气田也证实了该区须家河组良好的含气性,依然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笔者通过总结前冲断带的地质特征,分析该区带资源潜力,提出了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块。综合研究认为:前冲断带目前勘探程度较低,位于生烃坳陷,烃源条件好;储层致密,主要为低孔、低渗;构造运动强烈,断层裂缝发育;邛西区带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图1参6

  • 标签: 前陆盆地冲断带 须家河组 成藏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 简介:成矿期古动力条件是可浸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依据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发展史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北训地区下第三系找矿目标层的古动力条件,找出了研究区内的三个主要排泄源,确定了地下水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成矿远景预测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砂岩型铀矿床 古水动力条件 成矿 准噶尔盆地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连续监测驱动态数据的方法,这些数据可以是单井数据、井组数据或者整个油田的数据。通过注水进行非混相驱的效率取决于许多参数,包括流度比、纵横比和非均质性指数。累积水油比(在本文中叫做CWOR)可以作为评价驱效率的无因次参数。为了得到这些控制参数的标准范围,进行了以模拟为基础的研究(包括这些因素的重复组合)。估算了CWOR的预计范围(从1.5到50以上)。此外,检验了不同油藏给定条件下的瞬时WOR(IWOR)与CWOR的上升趋势,可以把这些趋势作为测量驱效率与预计的渐近水平的监测工具。本文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即通过比较IWOR与CWOR的无因次曲线估算油藏非均质性指数。

  • 标签: 水驱油藏 油藏管理 管理方法
  • 简介:30多年前埃及苏伊士湾石油公司(GUPCO)在EIMorgan油田实施了第一个驱项目。该公司现在经营着14个不同的驱油藏。这些油藏的累积采油量占其OOIP的40%。设计的平均驱采收率为OOIP的54%。由于大部分油藏的岩性非均质和原有的井网不均匀,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发现边缘注水是最合适和经济的驱井网。边缘注水具有通过将水淹采油井转注少钻注水井的优点。当这些油藏开发程度较高时,

  • 标签: 创新 MORGAN 边缘注水 水驱采收率 石油公司 苏伊士湾
  • 简介:30多年前埃及苏伊士湾石油公司(GUPCO)在EIMorgan油田实施了第一个驱项目。该公司现在经营着14个不同的驱油藏。这些油藏的累积采油量占其OOIP的40%。设计的平均驱采收率为OOIP的54%。由于大部分油藏的岩性非均质和原有的井网不均匀,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发现边缘注水是最合适和经济的驱井网。边缘注水具有通过将水淹采油井转注少钻注水井的优点。

  • 标签: 水驱油藏 创新 MORGAN 石油公司 边缘注水 水驱采收率
  • 简介:八、破裂压力注水在地层破裂条件下注水是在石油工业中弓l起人们强烈兴趣的课题。在大部分注水方案中都不是故意采用破裂压力注水方法。但是,通常没有为了得到最佳作业成本和开采效果和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机遇而公开评价周密考虑的破裂压力注水方案。

  • 标签: 注水方法 采油 水驱 破裂压力 石油工业 地层破裂
  • 简介:就增加采油收益而论,驱成为了大部分油田开发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驱项目能够有效提高总波及效率(这有助于提高采收率)和保持油藏压力在液体泡点压力以上(这为增加采油量创造了条件),并且注入水提供了采出更多原油的驱替机理。

  • 标签: 采油量 水驱 组成部分 油田开发 泡点压力 油藏压力
  • 简介:底水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抑制锥或控制底水锥进,最大程度延长气井无水采气期和控制底水均匀驱替,以达到提高底水气藏开发效果的目的。利用压差控制、锥控制、井下气液分离技术来控制底水的锥进,气井含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达到了控制底水锥进、抑制含水上升的目的,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底水气藏 水锥控制 气液分离 控制技术
  • 简介: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层序地层学在相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在相沉积的层序特征、分布规律及对油气生储盖的预测,并对相层序地层学的概念、术语和研究方法等作了规范性的阐述。

  • 标签: 陆相层序地层学 应用 指南 地层研究 层序特征 陆相沉积
  • 简介:1988年,Ongkiehong等在其“关于通用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一文中陈述了采用96道地震仪上作业是通过减少线性组合,增加最大偏移距,走向不均匀采样的第一步。通用采集意指我们在采集期间不再被迫提交处理或者最终解释网格,但是在后来的各个时期,我们有改变处理、解释面元大小的能力,它取决于在研究中对特殊处理、解释目标的采样需要。Ongkiehong等(1988年)称之为“不受约束的采集”。2000年在沙特阿拉伯,我们动用了一个高密度、单扫描的2880道地震队,配备有每道单检波器串,每串12个检波器,完成了通用上采集任务。对于二维中间放炮排列采集而言,这种观测形式准许记录7200m偏移距、纵向采样间隔为非常密集的5m地震数据。满覆盖采集(即炮点距为5m)产生了2+5m的共中心点(CMP)距、正常1440次覆盖的数据采集。这种密集的空间采样间隔并结合重叠排列,保证了整个波场在期望的空间频带宽度内无假频,并且对所有目的层(浅、中、深层)均可满足二雏覆盖要求。因为非常复杂的近地表盖层覆盖了深部含油气目的层,所以这一点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勘探目标激励计算中心具有处理5米间距原始数据的选择方案。它用一个受限制的全偏移距和时间变化范围解决近地表问题并用叠加或以上所论述的5m倍数(如25或30m)的任一采样间距产生野外记录。实际上,从常规480道二维地震队转变为通用单扫/单串2880道地震队的采集成本相近,这是因为野外工作量相同(每线性千米的扫描数和检波器串数)。这种通用采集的转变需要约定、对策而且是综合考虑的。本文选了3个高密度野外采集试验,论证了高信噪比区的资料品质,重新分析不受约束的野外排列设计的综合影响和提高较差资料区的信噪比的处理,同时检验

  • 标签: 地震数据采集 时-深转换 地震波场 信噪比 检波器
  • 简介:驱最初用于一次采油后的油层压力维持,而现已成为应用广泛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如今该技术一般用于油藏开发初期。油藏原生水的组成往往与注入水的组成存在巨大差异。原油采收率参数的室内研究表明,采用与原生水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盐水作为注入水,驱采收率可能会显著不同,这要取决于注入水的盐组分。然而,用来预测驱开采效果的室内试验一般都没有考虑原生水与注入水的差异。

  • 标签: 提高采收率技术 水驱采收率 低矿化度 原油采收率 注入水 原生水
  • 简介:在一年半的矿场试验过程中,在一个弱胶结重油油藏(原油粘度为90~120厘泊)的驱过程中应用了一项注水新技术。在注水井中把注水与水力脉冲工具在井下相结合以便提供动压力脉冲,脉冲压力约为4~17巴,脉冲频率为每分钟5~6次。

  • 标签: 水驱过程 脉冲注水 原油开采 重油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