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探明储量是指在其开采中具有高置信度的一类油气资源。投资人、银行家、政府和煤体认为探明储量是石油勘探和生产(E&P)公司的基本财产,探明储量减记,特别是出乎意料的减记,将对这类企业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储量减记直接或间接地源于探明储量定义上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缺陷:即探明储量是评估者合理地相信未来定会达到或者超过的产量的估计值。然而,由于对合理的确定性没有规定具体的置信水平(概率),且不同的评估者和公司具有不同的标准,探明储量是一个不一致的测度,所以评估者是不必负责任的。这种状况败坏了整个储量评估领域。探明储量问题只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更大的概念性和程序性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即如何最佳地测量和表达被认为可以从勘探和生产公司所拥有的油气井、资产、油田、远景区、产层中可以开采的油气的不确定的数量。传统的方法是确定论的,其中单一数字估计值代表各种不确定的未来油气采收率(探明储量、概略储量和可能储量)的未来产量或未来阶段产量。概率方法的可能可采范围与其感觉的似然性有关,如今已被勘探和生产公司的勘探部门所广泛采用,而业界的生产/开发部门却迟迟不肯放弃确定论方法的使用。考虑到概率方法具有六个明显的优点(后面将会述及),很难理解为什么确定论方法会沿用至今,但确有一些实际的原因使得勘探和生产领域的某些部门如会计行业、银行业和金融业、新闻媒体和政府管理和行政人员钟情于使用确定性数值。具有领先地位的专业性勘探和生产学会的联合技术委员会目前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个改进的更加统一的方法。

  • 标签: 探明储量 资源量 概率论 确定论 远景区
  • 简介:采用总油气系统评价单元的概念和基于网格的连续型(非常规)资源评价方法,评价了得克萨斯州中北部沃思堡盆地密西西比系巴尼特页岩中具有增储潜力的待发现天然气资源。在本德穹隆-沃思堡盆地,巴尼特-古生界总油气系统的定义包含了作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油气藏主要烃源岩的富含有机质巴尼特页岩的分布区。近些年,巴尼特页岩成藏层带的勘探、技术服务及钻井活动迅猛发展,到2005年底,已完成了大约3500口直井和1000口水平井,其中85%以上的井都是在1999年以后完成的。利用在向水平井完成过渡前直井完井高峰期巴尼特气藏的历史生产数据和地质资料,美国地质调查所对巴尼特页岩气进行了评价。开展评价工作前完成了下列工作:(1)测绘关键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参数,确定具有增储潜力的评价单元的面积;(2)确定供油气面积(网格大小)的分布和估算每个网格的最终开采;(3)估算未来的成功率。把连续型巴尼特页岩气藏划分为两个单元并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有增储潜力的待发现天然气资源总量为26.2万亿立方英尺。大纽瓦克东裂缝遮挡连续型巴尼特页岩气评价单元代表着核心产气区域,这里厚层、富含有机质的硅质巴尼特页岩处在生气窗内(Ro≥1.19/6),上覆与下伏均为非渗透的灰岩地层(分别是宾夕法尼亚系马布尔福尔斯灰岩地层和奥陶系韦厄拉灰岩地层),这两套地层在完井期间会限制诱发裂缝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天然气开采。扩展的连续型巴尼特页岩气评价单元的勘探程度比较低,这里巴尼特页岩:(1)位于热生气窗内;(2)层厚大于100英尺(30米);(3)至少缺少一个非渗透的灰岩遮挡层。大纽瓦克东评价单元内,具有增储潜力的待发现天然气资源平均值为14.6万亿�

  • 标签: 资源评价方法 天然气资源量 总油气系统 得克萨斯州 页岩气 油气藏
  • 简介:煤层气的商业性开采在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n)盆地北部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而在圣胡安(SanJuan)盆地开始于50年代初。然而,直到70年代和80年代初经美国矿务局、美国能源部、天然气研究所和油气作业者共同努力,证明可用垂直井对煤层气进行商业性开采时才认识到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性和经济意义。勘探和开发工作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得以扩展,部分是由于非常规燃料的税收减免法。到2000年,煤层气已占美国干气储量(15.7万亿立方英尺[4400亿m^3])的8.8%和年产量(1.38万亿立方英尺[400亿m^3)的9.2%。从1989到2000年,美国煤层气的累积产量为9.63万亿立方英尺(2720亿m^3)。目前,煤层气的开发已扩展到美国12个盆地左右,而勘探工作则发展到全世界。煤层是自生自储的气藏,它们可含有热成因气、运移来的热成因气、生物成因气或混合气。煤层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储集在煤基质的微孔隙中,其次呈游离气储集在微孔隙和裂缝中,或者呈水中的溶解气。控制气资源和生产能力的主要参数是热成熟度、显微组分组成、气含量、煤层厚度、裂缝密度、地层应力、渗透率、埋藏史和水文环境。这些参数在美国和世界的生产气田中有很大差异。在2000年,圣胡安盆地占美国煤层气产量的80%以上。这个盆地有个巨大的煤层气成藏层发育区,即弗鲁特兰富集区带(FruitIandfairway),它已采出7万亿立方英尺(2000亿m^3)以上的气。弗鲁特兰煤层含气系统及其基本要素和保德河(PowderRiver)盆地的尤宁堡(FortUnion)煤层气成藏层形成显明对比。尤宁堡煤层气成藏层是美国开发最快的天然气成藏层之一,其产量由1997年的140亿立方英尺(4亿m^3)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1473亿立方英尺(41亿m^3),占当时美国煤层气产量的10.7%。到2001年,年产量为2447亿立方英尺(69亿m^3)。

  • 标签: 煤层含气系统 资源量 产量 圣胡安盆地 保德河盆地 烃源
  • 简介:2002年4月10~12日,加拿大天然气潜力委员会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卡尔加里组织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专题讨论会,对资源评价中正在进行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美国地质调查所和加拿大天然气潜力委员会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例如,美国地质调查所对加拿大远景区资源的估算结果仅相当于加拿大天然气潜力委员会估算结果的20%。对已确定的勘探远景区进行评价时,主要问题是确定地下油气藏的分布或油田规模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对未发现的理论上的远景区进行评价时,最主要的问题是正确评价勘探风险。对已确定的远景区进行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发现程序模拟和贝叶斯分析中应用迭代史模拟。对理论上的远景区进行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勘探风险的事后研究中必需标定勘探风险参数。非常规油气藏一般含有大量的油气地质储量,这种远景区的评价主要涉及可经济开采的油气地质储量的工程评价。规划在2004年召开下一次油气资源评价专题讨论会。届时将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对远景区内拥有高质量资料的试验区进行评价。

  • 标签: 远景区 勘探风险 地质调查 油气地质 拟和 油气藏
  • 简介:作为主要勘探方向之一的深井和超深井钻探效果分析,可确保提高有经济价值开采深度以下油气资源评价的客观性。在局部构造范围内,或者根据地震勘探剖面图钻的深层和超深层参数井,目的是解决最主要的地质结构研究问题,获得剖面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评价其含油气性远景。同时,这些井通常揭示的地层位于已开发的工业油气开采层系以下的深度内,它们相对于某些勘探地区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

  • 标签: 油气资源 地质勘探 超深井钻探 深井钻探 地震勘探 异常高地层压力
  • 简介:该报告在2010年初次印刷出版。在修正的第二版中,对与相关性及伴生油气相关的少数错误进行了对应的修改。本文对美国国内以及世界范围内连续型油气聚集资源评价新方法进行了阐述。该方法是以美国地质调查局先前开发的、依赖于井产能资料的方法为基础,其主要改进是将估算最终可采的不确定性结合到资源评价过程中。这对于产能资料稀少或缺失的评价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开发成熟区的资料来对研究区进行类比。

  • 标签: 美国地质调查局 资源评价 连续型 油气藏 利用开发 印刷出版
  • 简介: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实现突破的重要方向——翟光明,何文渊/石油学报,2004,25(1)对国内外古隆起区成功的勘探实践及塔中古隆起的区域地质和石油地质特征的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基本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必要条件。塔中隆起形成早,后期持续稳定发展,下古生界巨型构造发育。石炭系泥岩盖层之下具有多套生储盖及其组合,石炭系下部不整合是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等方面最重大的事件。构造演化的特殊性和丰富多彩的油藏类型造就了塔中地区石炭系泥岩盖层之下区域分布广泛的复合油藏体系。对塔中地区油气勘探要整体考虑,施工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发现大油田目标定可实现。陆缘和盆内前陆盆地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研究——金之钧,汤

  • 标签: 油气勘探技术 塔里木盆地 前陆盆地 含油气性
  • 简介:利比里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岸几内亚湾西端,北接几同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邻大西洋。总面积111,37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6,320平方公里。拥有200海里无国际争端海域,大陆架水深200米,海岸线长537公里。沿海平原和中部丘陵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5℃。

  • 标签: 利比里亚 油气勘探 政治 经济 外交关系 油气地质特征
  • 简介:目前,主要含油气区的大部分油气田都处于枯竭及产量持续下降阶段。国家油气开采水平的稳定化则以大量已发表的专业文献来论述。其中首批勘探目标根据作者们的观点是能够补充正在下降的油气产量,甚至能使油气产量大大地增长,这就是在东西伯利亚、在远东地区北极及远东的陆棚区发现的油气田。

  • 标签: 油气储量 大油气田 前景 油气产量 东西伯利亚 含油气区
  • 简介:在任一含油气盆地油(气)田的大小分布近似于截断的Pareto分布。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估计(气)田数目和总资源的明确表达方法,对油(气)田大小预设了一些限制条件;表述了模拟数学模型在评价含油气盆地的资源构成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勘探筛选模式这一油气勘探策略的正规表达方式。在一给定盆地中进行油气田筛选的明确表达式可从该盆地中油气田的发现史得到。提出的观点可用于预测盆地在今后的勘探中可能发现的油(气)田的大小顺序。

  • 标签: 含油气盆地 油气田 分布 动态特征 沉积岩 火山岩
  • 简介:本专著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阐述了油气民评价过程的内在规律。到目前为止,我们是从局外人的角度考察该过程的。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论述对该过程的主动干预--过程控制。我们不再是局外人,而是过程的参与者。

  • 标签: 油气勘探 控制策略 控制系统 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