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使用的“巴肯页岩”成藏层带这个术语实际上并不确切。如今在这里所钻的大多数油井都以多孔且具渗透性的巴肯组中段为目标,而巴肯组中段并不是页岩。

  • 标签: 成藏层带 技术创新 渗透性 页岩 中段
  • 简介:近年来,国外在钻头材料、设计、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不断,破岩效率不断提升,从而不断提高钻井效率,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井身质量和作业安全性。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多家公司的钻头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了钻头技术的发展。

  • 标签: 技术创新 破岩效率 钻头 科技进展 石油 钻井效率
  • 简介:论述了目前我国油气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现状,提出油气化探测试应朝着发挥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与地质、物探、化探相结合,研究建立适合油气微生物勘探的测试方法等方向发展,发挥其在地质实践中的作用。

  • 标签: 油气化探 分析测试 现状与应用
  • 简介:在水力压裂中裂缝高度的控制对于压裂施工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施工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裂缝高度的延伸,影响因素不同,采用控制裂缝的方法也不同。本文根据油田压裂的实际情况,结合FracproPT软件对压裂施工设计进行了优化,甄别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了裂缝高度控制工艺。在某油田的实际施工中,利用FracproPT进行了裂缝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只要正确认识到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控制裂缝技术,就能有效达到控制裂缝高度的目的。

  • 标签: 水力压裂 裂缝高度控制 FracproPT 施工设计优化
  • 简介:裂缝性储层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为提高该类储层的预测精度,引入了利用地震能量吸收分析技术预测储层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软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将该技术应用于车古201潜山碳酸盐岩和罗42井区泥岩裂缝油藏的储层预测中,得到的吸收系数数据较好地反映了潜山和泥岩裂缝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及含油气信息。表明该技术在裂缝性储层的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地震吸收分析技术 裂缝性储层 成藏条件 非均质性 预测精度 储层预测
  • 简介:尤其是在老油田里,油藏工程师最依赖的常规资料是开采速度资料。目前,现场使肝的开采资料分析(PDA)方法与其几十年前刚提出时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两部分内容组戍,即递减曲线分析(DCA)和典型曲线拟合(TCM)。DCA与油藏特征无关,而TCM则是一种主观方法。

  • 标签: 开采资料 老油田 典型曲线拟合 油藏特征 常规资料 曲线分析
  • 简介:值此《油气地球物理》创刊发行之际.我谨代表胜利石油管理局和油田有限公司,向油田广大石油物探工作者.向关心和支持该刊发展的全体编委们,向该刊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地球物理技术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地球物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24世纪54年代,重力、磁力方法应用于区域普查,加快了华北盆地基地和沉积构造的勘探步伐;60年代早期,二维地震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勘探方法,初步解决了构造解释问题,提高了油气勘探的准确性:60年代中后期,胜利油田东辛‘.三维地震”设计和栗集处理成功,大大提高了复杂构造的描述

  • 标签:
  • 简介:我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与美国页岩气资源量相当。压裂改造形成复杂裂缝是页岩储层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关键。针对页岩的非均质性特征,页岩水平井均匀改造技术主要通过封堵已改造区域,进一步改造未压裂区域,实现改造段全覆盖,增加裂缝接触面积,提高裂缝复杂程度与作业时效的改造技术。结合组合粒径暂堵球、暂堵球+暂堵剂、暂堵颗粒+暂堵粉末等多种技术手段,优化相关关键参数,形成了3种不同的页岩储层均匀改造工艺模式:段内均匀改造工艺模式、多段均匀改造工艺模式、加密射孔均匀改造工艺模式。暂堵剂较暂堵球到位响应弱,封堵效果显著,泵送排量与封堵效果无直接关系。暂堵压力响应值最高达9MPa。压裂施工曲线与微地震监测显示,井段均匀改造效果明显,高/低应力区域得到有效改造,监测事件响应点覆盖率100%,单段SRV体积提高40.2%~44.8%,微地震事件数量增长30.4%~53.6%。

  • 标签: 页岩气 水平井 均匀改造 暂堵工艺
  • 简介: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传统数据备份和共享的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办公的需求。在深入研究云存储技术后,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研发了“捷盘”。提出“在线存储服务”是云存储的核心理念,详细分析了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同步两大关键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运维实践证明,分布式存储能显著提升数据存储性能,提高数据安全性;数据同步结合数据消重技术可节省30%的存储空间。首次形式化地证明,利用云盘进行数据共享,可以将操作复杂度控制在常数水平,进而有效提升协同办公效率。

  • 标签: 云存储 数据同步 分布式存储 数据共享
  • 简介:辽河油田近几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逐年下降,急需寻找浅层气储量以缓解日益突出的供求矛盾。文章从浅层气的成因成藏规律研究入手,寻找浅层气的有利富集区,并综合利用中子伽马、声波时差及密度测井等多种测井参数,总结出识别浅层气的新方法,制作了浅层气识别三角图版,使浅层气识别精度不断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浅层 天然气 储量 测井参数识别 三角图版
  • 简介:建南气田处于高寒地带(最高海拔1647.2m),天然气从井筒采出后需在地面进行节流降压后才能进入地面集输管网。在此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极易形成水合物堵塞地面集输管网,因此必须采取防冻措施防止水合物生成。目前建南气田的防冻措施主要为水套炉加热和注甲醇化学防冻,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能耗高(年消耗天然气近150×10^4m^3)、劳动强度高等问题及一些安全隐患。通过在建15井进行井下节流试验,分析建南气田采用井下节流工艺取代水套炉防冻工艺的可行性,从而达到节省投资和减小现场值班人员劳动强度的目的,为解决建南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存在的水合物防治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图1表1参3

  • 标签: 建南气田 井下节流 防冻工艺
  • 简介:通常利用各种流体对致密地层进行压裂以改善油井的渗透性,从而提高采收率。本文推荐一种处理致密地层的先进方法,尤其:逢合大型稠油油藏。该方法包括使井筒受到氩气等离子流的作用,确保及时有效地把热量传递到:近井苘地带。等离子流产生的高温改变了地层岩石的基本性质,使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幅增加。本丈研究了高温对碳酸盐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石灰岩在800℃-1200℃的高温下加热,在600℃以上,碳酸盐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盐试样的TGA分析表明:常压下分解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低温下反应速率很慢,l小时只有5%碳酸盐转化成氧化钙,而在1000℃时,5分钟就转化完全。还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孔隙结构的变化。加热碳酸盐试样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结果表明:1000℃时,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增加100%和4500%。

  • 标签: 致密地层 压裂工艺 油井 渗透性 采收率 等离子技术
  • 简介: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不断恶化,绿色IT逐渐成为当前及今后主流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绿色IT及数据中心的相关概念,结合石油勘探的行业特点分析了国内石油勘探数据中心的现状,阐述了建设石油勘探数据中心可采用的绿色IT方法和技术

  • 标签: 绿色IT 石油勘探 数据中心 高性能计算
  • 简介:30多年前埃及苏伊士湾石油公司(GUPCO)在EIMorgan油田实施了第一个水驱项目。该公司现在经营着14个不同的水驱油藏。这些油藏的累积采油量占其OOIP的40%。设计的平均水驱采收率为OOIP的54%。由于大部分油藏的岩性非均质和原有的井网不均匀,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发现边缘注水是最合适和经济的水驱井网。边缘注水具有通过将水淹采油井转注少钻注水井的优点。当这些油藏开发程度较高时,

  • 标签: 创新 MORGAN 边缘注水 水驱采收率 石油公司 苏伊士湾
  • 简介:30多年前埃及苏伊士湾石油公司(GUPCO)在EIMorgan油田实施了第一个水驱项目。该公司现在经营着14个不同的水驱油藏。这些油藏的累积采油量占其OOIP的40%。设计的平均水驱采收率为OOIP的54%。由于大部分油藏的岩性非均质和原有的井网不均匀,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发现边缘注水是最合适和经济的水驱井网。边缘注水具有通过将水淹采油井转注少钻注水井的优点。

  • 标签: 水驱油藏 创新 MORGAN 石油公司 边缘注水 水驱采收率
  • 简介:在储层研究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多种地震属性信息,探索储层横向变化规律,是储层研究和高精度地震解释不断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地震属性的含义、分类和参数提取及优化的基础上,重点对胜利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常用且有效的几种地震属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实例。

  • 标签: 地震属性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计算机技术 储层 分析方法 振幅
  • 简介:牛9井区在地质上是一个长期困扰研究人员的地方,虽经过了多次常规地震资料处理,其储层分布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们运用分频反演、小波分频成像、时频三原色地震综合处理解释新技术,得到了比较清晰、合理的储层解释结果。

  • 标签: 分频反演 小波分频成像 时频三原色 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