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普遍采用活塞式压力计来进行井口压力监测工作,但是该仪表缺点较多,越来越不适应气田开发的需要,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能够替代的测压仪表。通过对普通压力表、数字式压力计、压力变送器、活塞式压力计、井口电子压力计等测压仪表在20口气井上录取的1000多个现场测压数据进行对比,分别对活塞式压力计与普通压力表、压力变送器;井口电子压力计与压力变送器;数字式压力计、活塞式压力计及压力变送器间的实测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找到井口高准确的最佳测压方式和测压仪表。表7参4

  • 标签: 井口 压力 测压 准确度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几种岩心分析方法(如稳态注水、顺流吸液、离心法、逆流吸液)计算水驱气藏的剩余气饱和(Sgr)。由于已发表的文献中关于各种岩心分析方法对比的资料比较缺乏,加之水驱气藏剩余气饱和(Sgr)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笔者决定用一种优化实验室方法评价Sgr。试验中选用的岩心样品来自各类具有不同孔隙和渗透率的储层。对以粘滞力、毛细管力或重力为主的各种现场驱替机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剩余气 水驱 气藏 岩心分析 饱和度 驱替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些用于比较世界上所有产油国(除加拿大以外)的30122个硅质碎屑岩油藏和10481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平均孔隙与深度关系曲线。然而,另外的曲线涉及到加拿大艾伯塔盆地的5534个硅质碎屑岩储集层和2830个碳酸盐岩储集层。文中还展示了非加拿大油藏的平均渗透率与平均孔隙的关系,并叙述了砂岩和碳酸盐岩之间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同时讨论了关于每种岩性中控制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深度增加,中等和最大孔隙稳定减小的趋势反映出因热暴露随深度增加而导致埋藏成岩孔隙的损失。这些趋势与在较深埋藏期问砂岩和碳酸盐岩孔隙在溶解作用下会普遍增加的说法似乎不一致。或许因为碳酸盐矿物发生了与石英相关的较剧烈的化学反应,并且导致较低的抗化学压实作用和相关的胶结作用的产生,所以在一个给定的埋藏深度处,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中等和最大孔隙值都比较低。在所用的深度上,与碳酸盐岩比,相对少数的低孔隙(0~8%)硅质碎屑岩储集层也许反映出在碳酸盐岩中裂缝发生的更为普遍,并反映出这些裂缝为促进低孔隙岩石的经济产量起到的效果。总之,与砂岩储集层相比,对于一个给定的孔隙,碳酸盐岩储集层不存在较低的渗透率,但是高孔隙值和高渗透率值两者的比例特别低。所提供出来的数据可作为储集层质量分布的综合指南,在缺乏详细地质信息,例如埋藏和热情况下,它能够合理地预测钻至任何给定深度的探井的储层质量分布。

  • 标签: 硅屑岩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孔隙度 渗透率
  • 简介:页岩动态弹性的应力相关性和各向异性对于许多物探应用手段都非常重要,比如地震解释、流体检测和4D地震监测等。采用Sayers—Kachanov&式建立了一个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的新模型,采用四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参数来描述所有五个弹性系数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利用该模型对从实验室测量结果和文献中获取的约20个页岩样品的弹性进行了参数化。四个拟合参数,即单裂缝的比切向柔量、法向柔量与切向柔量之比、特征压力、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显示与页岩样品的埋深呈中等到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深度增加,切向柔量呈指数下降。就多数页岩而言,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普遍随深度增加而增强,说明裂缝在层面上的定向排列更加明显。在2500m埋深以浅,法向柔量与剪切柔量之比以及特征压力随深度增大而降低,而在2500m~3600m埋深之间,它们转而呈上升趋势。本文提出的模型有助于评价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即便它们中仅部分参数是已知的。例如,根据测井数据可以重建页岩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

  • 标签: 应力敏感性 动态弹性 参数化 页岩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 简介:火山岩气藏已成为中国石油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领域之一。根据火山岩气藏特征,用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对火山岩气藏岩石进行了大量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火山岩岩样应力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的小岩心和全直径岩心,其渗透率都随有效压力的升高而下降;与小岩心相比,全直径岩心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升高而下降幅度要大。裂缝或孔洞的发育程度和含水饱和对火山岩岩心的应力敏感性有较大的影响:裂缝越发育,应力敏感性越强;含水岩样的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增大而降低的幅度要大于干燥的岩样。图6表2参6

  • 标签: 火山岩气藏 应力敏感性 含水饱和度 裂缝 实验
  • 简介:常规的应力敏感测试方法采用常温、低内压,通过增加上覆岩层压力来改变有效应力,不能很好地模拟地层应力的变化情况。保持岩心围压不变,改变岩心内流体压力,与气藏实际生产过程地层应力变化规律一致,测试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结合数值模拟与节点分析方法,得到考虑应力敏感的气藏合理配产。研究表明:岩心渗透率及孔隙伤害程度均不可逆;渗透率、孔隙及岩心压缩系数与岩心所承受的应力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同一块岩心,压缩系数受应力伤害程度最大,其次为渗透率,孔隙受伤害程度最小。矿物成分含量是影响应力敏感的内因。图8表4参20

  • 标签: 异常高压 应力敏感 实验测试 矿物成分 合理配产
  • 简介:地震属性在地震勘探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地震属性种类繁多且具有不确定因素,属性选择对地震属性的模式识别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地震属性约简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基于不同情况下楔形体模型和实际地质情况提取的地震属性进行约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方便地找出属性核,消除冗余属性,从而避免盲目工作,为地震属性应用提供参考作用。

  • 标签: 约简 奇异值分解 楔形体模型 地震属性
  • 简介:通过对彩133井区西山窑组储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储层注入水储层伤害评价、防膨稳定剂效果评价的研究发现,该井区储层具有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12447.46ra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当注入达30倍孔隙体积倍数时,储层注入水伤害模拟评价其渗透率损失率平均为41.6%;O.3%的彩一12’防膨稳定剂对储层具较好的防膨稳定效果。图2表4参9

  • 标签: 注入水 敏感性 地层水 注水伤害 防膨稳定剂
  • 简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藏描述仍面临挑战。用点扩散函数(PSF)进行深度域反演的方法能够捕捉采集观测系统和复杂地质条件造成的依赖倾角的照明效应,在深度域进行振幅反演,输出声阻抗体,消除照明效应。利用野外资料实例,对比了时间域反演和深度域反演结果,识别并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和相似性,总结了深度域反演的优点和局限性。

  • 标签: 逆时偏移成像 时间域反演 深度域反演 点扩散函数
  • 简介:介绍并比较了两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BP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用两种方法分别论证了如何利用测井信息非线性地表示孔隙。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效果更好,准确性更高。BP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的应用效果表明,机器学习可以有效预测孔隙,也可以应用于储层孔隙预测中。相比之下,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广阔的前景。

  • 标签: 孔隙度预测 机器学习 监督学习 BP神经网络 决策树
  • 简介:据AAPGBull,2005年第4期报道:除加拿大以外,可看到所有产油国的30122个砂岩油藏和10481个碳酸盐岩油藏的平均孔隙和深度的关系曲线。加拿大阿尔伯达单独有5534个砂岩油藏和2830个碳酸盐岩油藏图。文中所展示的平均孔渗关系曲线不包括加拿大的油藏,可以看到砂岩油藏和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讨论了控制储层特征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平均孔隙度 砂岩油藏 全球范围 渗透率 展望
  • 简介:元素化学特征的变化已在油气盆地井间地层对比中得到运用。但很少有公开发表的文献明确地将化学地层与物理对比(physicalcorrelations)联系起来,更没有人在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中将这二者相联系。本文将化学地层学方法用到南非卡鲁盆地(KarooBasin)二叠系博福特群(Beaufort)河流相沉积地层研究中,对三个测量剖面进行了地层对比。利用基于直升机载激光雷达(Heli-LIDAR)数据开展的年代地层对比结果,对化学地层对比结果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此外还参照基于GoogleEarth绘制的地层图进行了验证,以便对相距25.5公里的两个剖面进行对比。利用细粒岩性研究成果开展了化学地层学表征,在厚度约为900米的地层段内划分出了8个化学地层组合,厚度在50米和250米之间。在该地层段内观察到较粗粒岩性(河道沉积带)的地球化学组分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变化。在相距7公里的两个剖面上开展了更高分辨率的化学地层组合细分,划分出了4个相关的地球化学单元(厚30~60米),用于高分辨率地层对比。间距为7公里和25.5公里的两对剖面的化学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对比的结果都高度一致。所研究地层段的厚度和剖面间距与公开发表的地下层序的化学地层学研究成果相似;因此地下河流沉积体系化学地层对比的地面验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本文的博福特群沉积地层相似。

  • 标签: 河流沉积体系 地层对比 化学特征 地面验证 化学地层学 机载激光雷达
  • 简介: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和测量误差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区别,不确定主要来源及正确报告、应用和符合性评价等,提出分析测试中心应尽快培训人员,完成对每个检测方法的不确定评定工作,以适应国家法律法规、客户和认可委要求。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误差 不确定度报告
  • 简介:2009年EAGE第71届年会和展览会于6月8日至11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联合主办的机构还有SPE,EUROPEC。EAGE(EumpeanAssociationofGeoscientists&Engineers——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是国际著名的石油与地质行业学会之一,成立于1951年,是专门为地质、矿业、石油勘探与开发、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的教育、技术交流而建立的行业学会。

  • 标签: EAGE 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 论文题录 年会 地质行业 石油勘探
  • 简介:地浸矿岩型铀矿储量计算中所需的岩石密度,目前用取样测定法-石蜡法获得,而放射性物探方法γ-γ散射测井法作为参考。笔者在新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密度测量中,对两种方法测定的密度结果进行了研究对比,认为后者完全可以取代前者,提供准确的岩矿石密度值。

  • 标签: 砂岩型铀矿床 岩矿石密度 石蜡法 γ-γ散射测井法 放射性
  • 简介:上个十年,随着水平井钻井和增产处理新技术的进步,超致密油藏石油产量出现了快速增长。虽然这类油藏采油井的初始产量很高,但其能够实现的采收率却比较低,大约为5~10%。与常规油藏不同,由于这类油藏的注入能力比较低,注水可能并非行之有效的二次采油方法。最新的研究显示,注气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选取美国蒙大拿州东部埃尔姆古力(ElmCoulee)油田一个面积4平方英里的开发区作为研究区,对不同的注气开发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是注二氧化碳、注混相烃气和注非混相烃气。本文采用流动模拟模型对这三种注气方案的总采收率、产量和开发效率开展了对比研究。注混相烃气和注二氧化碳能够实现的采收率接近,都能够把采收率从一次采油的6%提高到20%左右。这两种注气开发方法能够实现的新增采收率都比较大,但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缺陷。目前很多页岩油区都没有二氧化碳来源,而大多数油田都有烃气来源,但由于这些烃气都有销售市场,因而很少被回注油藏。我们开展了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究竟是出售烃气还是用烃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更具成本效益。假设在面积4平方英里的油田开发区开展注气开发,所需的气体压缩机及相关设施的投资为1000万美元,气体的价格为5美元/千立方英尺,石油销售价格为80美元/标准储罐桶。在这些假设条件下计算得出研究区的净现值为6800万美元,投资回报率为8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它证实了注气(非混相驱,尤其是混相驱)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超低渗透率油藏的采收率。这类油藏的数量越来越多,谁能够掌握提高其采收率的诀窍,谁就能够创造极大的价值。对于注烃气开发方案,在油价保持在目前水平的情况下,石油公司都能够获得比较高的�

  • 标签: 油藏采收率 新技术 页岩 气提 油田开发区 成本效益分析
  • 简介:对低活放射源的防护和保管及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对于普及从事民品生产中辐射防护知识和提高辐射防护工作质量能起到一个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低活度放射源 辐射防护 放射性衰变 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