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政府称,由于油价较低,其国内2018年原油产量增幅将比前期预测的增幅减缓。页岩产量的提升促使原油产量迅猛攀升,但是目前随着油价的下滑反而导致上升幅度减缓。据EIA预计,2018年的产量提升131万桶/天,将达到1068万桶/天。而7月的预测结果是提升144万桶/天,达到1079万桶/天。据机构预测,2019年产量增长值有小幅提升,从先期预测的101万桶/天增至102万桶/天;2019年原油产量平均为1170万桶/天,而前期预测有1180万桶/天。

  • 标签: 原油产量 美国政府 预测 EIA 年产量 油价
  • 简介:以银川盆地断裂体系为研究对象,其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描述,并且进一步结合各层系地层的展布特征探讨了断层活动银川盆地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银川盆地发育新生代与中生代两大断裂体系在平面与剖面上均存在多种组合形态;晚侏罗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发生自东向西挤压逆冲,断层上盘遭受不均衡剥蚀,致使中—古生界现今呈现西薄东厚的特征;渐新世时期,贺兰山东麓断层反转为正断层,黄河断层开始活动,整个新生代二者活动强度大,控制了银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不同区段活动性的差异导致盆地南北沉降中心发育位置的不同;银川断层与芦花台断层的活动强度相对较弱,二者控制了盆地内部中央构造带的形成。

  • 标签: 断层活动强度 发育特征 断裂体系 断层控盆 银川盆地
  • 简介:电磁法是识别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的有效手段,而岩石电阻率是其进行“甜点”预测的重基础之一.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孔渗测试、电阻率测量等手段确定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成岩过程,并讨论成岩作用岩石电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处于晚期成岩阶段,成岩作用通过控制页岩孔隙发育特征,进而控制岩石的电性特征.龙马溪组上段浅水陆棚主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高电阻率、低孔隙度和低TOC含量的特征,龙马溪组下段深水陆棚主受生烃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造成样品呈低电阻率、高孔隙度和高TOC含量的特征.研究结果为川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电性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地质意义,也为川南龙马溪页气储层的测井解释和电法“甜点”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 标签: 成岩作用 页岩电性特征 沉积环境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龙马溪组
  • 简介:如今非常规石油生产是石油工业关注的重点,因而纳米孔隙介质中流体的相态特征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页岩储层中极小的孔隙尺寸影响流体的相平衡。文中把Peng-Robinson三次状态方程(P1K—EOS)与Young—Laplace毛细管压力公式、气一液逸度计算(fugacityofvapor—liquidcalculation)以及变换后的临界性质(shiftedcriticalproperties)结合在一起,研究了沃尔夫坎普(Wolfcamp)页岩纳米孔隙中石油的相平衡。压汞实验结果表明,沃尔夫坎普页岩岩心中有93.7%的孔隙直径都小于10nto。首次建立了含多组分石油的真实沃尔夫坎普页岩储层的毛细管压力曲线。结果显示,在孔隙半径(r)为10nto时泡点压力被压制了17.3%,而在r为1.5nm时泡点压力被压制了63.8%。在r大于50nm时,界面张力(IFT)缓慢减小。然而,随着r进一步减小,IFT快速下降,尤其是在r小于10nm时这种情况表现尤为明显。纳米孔隙的局限效应(confinementeffect)使两相区变窄,导致毛细管压力较低.而低气油比的生产期变长。

  • 标签: 毛细管压力曲线 纳米孔隙 相态特征 页岩 储层 特征和
  • 简介: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四段气藏为受风化壳古地貌控制的大型碳酸盐岩古岩溶气藏,丘、滩相主要发育于台缘带,地震预测储层大面积连片发育。但是近期部署在磨溪区块台缘带的几口探井相继失利,为寻找其失利原因,在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井震结合,重点刻画灯四段沉积相相变,分析相变后期风化壳岩溶及岩溶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受桐湾Ⅰ幕形成的剥蚀面影响,台缘带内存在丘滩体与滩间海沉积的相变;②在相对隆起区域灯四段丘滩体继承性发育;在相对低洼区域,灯四段以填平补齐沉积为主,主要为滩间海沉积微相,不利于丘滩体发育。结论认为:沉积微相变化控制了研究区台缘带岩溶储层展布,在滩间海沉积微相区域,岩性致密,裂缝欠发育,不利于后期岩溶改造(岩溶储层厚度一般小于10m);在丘滩体发育区域的相对隆起部位,裂缝发育,有利于后期风化壳岩溶的形成,同时岩性主要为富藻白云岩,有利于表生岩溶溶蚀孔洞保存(岩溶储层厚度介于25~50m)。

  • 标签: 白云岩 相变 丘滩体 岩溶储层 晚震旦世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