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提出的基于重力“剥皮”的变密度多界面震联合解释技术弥补了用单一物探方法难以探测沉积盆地盐膏层的不足。该技术采用重力“剥皮”法获得由盐膏层引起的剩余异常,据此成功地反演出了东营凹陷盐膏层的顶面深度和等效厚度。推断解释东营凹陷盐膏层由10个规模较大的盐膏体组成,呈北东向的扇状展布,顶面埋深1700-3700m,北部埋深较大,南部埋深较小。反演结果与实钻误差仅为2.96%。

  • 标签: 东营凹陷盐膏层 重震联合解释技术 地震勘探 顶面深度 等效厚度 反演方法
  • 简介:提出了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根据磁异常反演了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的视密度与视磁化强度的空间分布。结合钻井、磁力和重力异常图圈定了其火成岩的分布:推断出42个酸性火成岩体和33个基性火成岩体;按200m的深度间隔分11层编制的800-3000m内各深度层上的火成岩分布图,较好地展示了火成岩的空间位置。

  • 标签: 济阳坳陷花沟地区 火成岩 重磁反演方法 视密度 视磁化强度 空间位置
  • 简介:合肥盆地地质构造复杂,多年勘探未果。通过对重磁电资料的目标处理,建立了全区地球物理场特征。应用磁电震物探资料联合反演,绘制了印支面和结晶基底构造图,发现了“影子盆地”。认为盆地南北分区,众凹环隆,自南而北可划分为北淮阳前陆冲断带、舒城前渊沉降带、六安前隆断褶带和肥北隆后斜坡带,后三个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标签: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 合肥盆地勘探 地质构造 地球物理勘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20世纪最后的25年里,地质家们用地球动力学方法研究沉积盆地,从而大大改变了对沉积盆地的结构、演化和含油气性的认识。古地球动力学沉积环境决定了岩石的物质成分、有机质的类型、数量和保存条件,而后来的盆地分割和回返的地球动力学条件则影响到油气的生成(动力破坏作用)、运移、聚集(保存)、圈闭的类型、储集岩及其盖层的演化,这些因素归根到底决定了原始油气地质资源量的大小。

  • 标签: 地球动力学 沉积盆地 储集岩 圈闭 盖层 沉积环境
  • 简介: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前身为西北一八二大队中心实验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心为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国防计量认可合格单位。本着“服务于军品,兼顾民品,走军民两用发展道路”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从业人员技术过硬、专业设置齐全、仪器装备精良、在西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实验室。

  • 标签: 诚信 服务 质量 核工业研究所 分析测试中心
  • 简介:由于认识到美国的经济安全与美国以外的世界能源资源有密切的联系,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定期开展以地质研究为基础的世界油气资源评价。近20年来,已发表了次评价报告(Masters等,1984,1987,1991和1994)。表1总结了这些评价结果(包括美国在内)。

  • 标签: 美国 世界 经济安全 资源 USGS 评价结果
  • 简介:深盆气是致密砂岩气藏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藏机制和气藏特征,对深盆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对策均有别于常规气藏。川西坳陷陆相致密碎屑岩领域是否存在深盆气?国内许多学者、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认识。本文从成藏机制及气藏特征两方面将川西致密砂岩气和北美深盆气进行了类比,认为川西上三叠统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具有典型深盆气特征的气藏,其天然气的成藏属“早常规——晚改造”复式成藏模式。

  • 标签: 四川盆地 深盆气 密砂岩气藏类型 复式成藏模式 成藏机制 气藏特征
  • 简介:本文在新盆地的更替类型、旧盆地改造及原型盆地的时空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复合盆地的发展规律,并对川盆地原型盆地演化序列作了系统解剖,认为板块自身性质和边界条件的变化是控制原型盆地类型、演化序列和叠置关系的根本因素。

  • 标签: 盆地类型 盆地演化 盆地环境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