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特殊岩心分析(SCAL)测试得到数据对油藏工程模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为SCAL测试选择代表性样品时所需要一些标准和测试。推荐这项技术可以保证选取到代表储层内合适流体封隔箱或者地层岩相高质量岩心栓。肉眼观察、有时还有计算机层析成象术是用于SCAL研究中评价和选择岩心栓两种主要手段。虽然可以对卤水渗透率进行测量,但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测量SCAL岩心栓孔隙度(φ)而不影响其润湿性方法。其它选择手段包括使用“姐妹岩心栓”上传统岩心分析数据(k和φ)作为SCAL样品性质通用指标。开发出了一种非常适合于保存样品或原状样品选择技术来识别具有类似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储层层段。它综合应用了电缆测井、伽马扫描、定量CT和原状卤水渗透率数据。该技术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合适深移储层性质指数(RQI)和流动层指标(FZI)数据。然后再用这些数据从每个储层封隔箱中选取具有代表岩心栓样品。作为一个实例,采用该选择指标从中东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储层申选取了大约400块SCA工。岩心栓。本文阐述了选择性岩心栓具体步骤以及将这些岩心栓组合起来用于有意义SCAL测试选择标准。

  • 标签: 岩心栓 SCAL测试 CT扫描 润湿性 渗透率 切片
  • 简介:本书是对中国石油地质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论述了中国石油地质学发展历史,特别是较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伴

  • 标签: 中国石油地质 地质学
  • 简介: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10^8~1.69×10^8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10^8吨,2001年增加到1.649×10^8吨,2003年达到1.698×10^8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上油田产量仍较低。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10^8吨、1.75×10^8吨、1.85×10^8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10^8~2.0×10^8吨,然后将逐渐下降。

  • 标签: 石油产量 供需矛盾 中国 原油产量 油田产量 年产量
  • 简介: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中,阿富汗是重要一环,美国和俄罗斯对此都相当重视。然而,在中国能源西进之路上,有意无意之中,阿富汗这个相当重要国家被忽略了。根据前苏联时期勘探资料,阿富汗天然气储量达1000×10^8~1500×10^8立方米,其具体方位在同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接壤北部地区。

  • 标签: 中国能源 阿富汗 油气 乌兹别克斯坦 天然气储量 塔吉克斯坦
  • 简介: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10^8~1.69×10^8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10^8吨,2001年增加到1.649×10^8吨,2003年达到1.698×10^8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上油田产量仍较低。

  • 标签: 供需矛盾 中国 石油 1996年 2001年 2003年
  • 简介:1聚束滤波法中国东部江苏盆地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多次波衰减是—个复杂课题。我们应用了各种常规多次波衰减技术(包括区域面波消除、预测反褶积、Ф-κ滤波和拉东变换等)之后,层间多次波依然存在,所以一些弱一次波被高背景噪声所湮没。

  • 标签: 聚束滤波法 多次波 信噪比 随机噪声 广义旁瓣消除器
  • 简介:该书介绍了中国东部深部地质研究现状和主要地学断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东部地壳、地幔地质属性和结构特点。并从深部地质渊源出发,论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油气聚集成藏与金矿床成矿作用影响,对含油气盆地生成、演化以及与其有关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对金矿床形成、分布及其成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探讨。

  • 标签: 深部地质作用 中国东部 成矿作用 含油气盆地 油气成藏特征 研究成果
  • 简介:论述了设计、开发基于GIS中国西北盆地铀矿信息查询系统中软、硬件组成和铀矿信息分类及集成方法,并对查询系统结构和操作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信息查询系统 中国西北 GIS 铀矿 盆地 应用
  • 简介:据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数据,中国页岩气资源量至少与美国旗鼓相当。如果措施得当,可以大大缩短发展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2020年产量将超过1000×108m3,达到我国目前常规天然气生产水平。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810×108m3,其中国内产量为760×108m3,占94%。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将突破1350×108m3。因此,积极有计划地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是中国满足天然气需求重要途径和保障。

  • 标签: 页岩气 中国 开发 天然气需求 评价 气调
  • 简介: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基本特征作了全面分析,其特征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程度不高,资源相对丰富,主要分布于4个气区;②天然气成藏特征明显,类型差别较大;③目前天然气勘探进入大发现时期,产量大幅度增长,储采比暂时较高。根据目前勘探开发状况。今后加快天然气发展策略是:①突出重点,继续加强天然气勘探:②加强提高天然气产能工程技术攻关,降低开发成本;

  • 标签: 中国 陆上天然气资源 发展策略 产能 勘探程度
  • 简介:受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控制,我国新生代盆地发育5类生物气藏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内陆成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

  • 标签: 中国 新生代 生物天然气藏 形成模式
  • 简介:亚洲一直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在2003年增长速度也首次达到45.1×10^4桶/日。日本也起了主要作用,尽管是暂时,但由于它核动力危机,却导致了2003年需求增长速度达到8.4×104桶/日。

  • 标签: 需求增长 亚太地区 石油 中国 增长速度 核动力
  • 简介: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一哈密盆地保存有地球上最厚和面积最大二叠纪湖相地层。在准噶尔盆地南部沉积中心,这些非海相沉积厚达5km,而其中富含有机质沉积相也属于世界上最厚和最丰富油气源岩(Graham等,1990;Lawrence,1990;Demaison和Huizinga,1991;Carroll等,1992)。

  • 标签: 湖相沉积 中国西北部 二叠纪 准噶尔盆地 海相沉积 油气源
  • 简介:中国大陆含煤盆地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及准噶尔-兴安活动带构造活动相对稳定陆块或地块上,形成时代主要为石炭-二叠纪、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依据所处大地构造区域位置及沉积构造特征,大体可分为板内克拉通型与陆内断陷、坳陷型。含煤盆地中形成煤层气藏受下列条件控制:①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古构造以及沉积环境控制了煤形成、分布及品质;

  • 标签: 中国 煤层气盆地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变质程度 封盖层
  • 简介: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主要特征是:①在西部,新近纪以来急剧沉降、快速沉积促进了深部源岩有机质演化进程,也为生物气藏形成创造了有利地质条件;②多期次构造—热事件及高热流值促进了有机质快速演化、成藏以及异常高压及泥拱等特殊构造形成;

  • 标签: 中国 构造演化 天然气田 分布格局
  • 简介:中国东南部是否存在地幔柱、地幔柱作用及其标志是华南地区研究热点。多数学者认为,几乎所有的大陆拉张、打开事件都与地幔柱有关。研究表明,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南部出现几次规模较大构造一岩浆活动,以壳幔岩浆活动为主,伸展构造活动强烈。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发育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A型花岗岩、基性岩脉、橄榄闪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张裂性岩套,为本区地幔柱构造提供了较多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证据。

  • 标签: 中国东南部 地幔柱构造 新生代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物理证据 岩浆活动
  • 简介:中国稠油资源比较丰富,陆上稠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20%以上,预测资源量198×10^8吨,其中最终可探明地质资源量为79.5×10^8吨。目前,已经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珠江口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等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这些稠油油田主要集中在辽河油区、胜利油区、克拉玛依油区及河南油区。

  • 标签: 稠油资源 资源潜力 陆上 中国 特征 松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