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几个方面对应急水源地选取原则进行研究,并在合肥市对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选取进行示例,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选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地下水 应急水源地 选取 合肥市
  • 简介:库卫岩体主要由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及斜长角闪岩组成。岩体稀土元素含量低,∑REE值为9.97×10-6~26.43×10-6,角闪辉长岩(La/Yb)N值为1.77~1.83,铕正异常弱;橄榄辉长岩(La/Yb)N值为3.07~4.42,具明显正铕异常。岩体不相容元素含量低,具明显Sr,Rb,K正异常Nb,Ta负异常,没有明显P,Ti异常。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81.2±2.8)Ma,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岩浆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可能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

  • 标签: 库卫 基性侵入岩 形成时代
  • 简介:在矿山地质灾害鉴定中,一般采用工程力学原理计算并确定矿山顶板安全厚度、开采移动盆地移动影响范围。而在有些地区出现矿山地质灾害中,则必须结合矿山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特征方能作出科学鉴定。通过对部分矿山开采区红粘土地区房屋变形开裂形成机制剖析,归纳了几种比较典型矿山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模式,说明矿山地下水位下降是导致房屋开裂重要因素。

  • 标签: 矿山地质灾害 地下水位:红粘土:房屋开裂变形
  • 简介:通过建立溪口滑坡形成机制概念模型,在研究锁固段钙质角砾岩基础上,引入连续损伤结构模型,确定了钙质角砾岩(锁固段)损伤本构方程,最后运用损伤力学观点分析了溪口滑坡形成机制。

  • 标签: 损伤 滑坡 形成机制 锁固段
  • 简介:该文简要介绍了地震堰塞湖、火山堰塞湖、冰碛堰塞湖形成原因及特点。

  • 标签: 堰塞湖 地震 火山 冰碛
  • 简介:通过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兴文喀斯特天坑除了大小岩湾等塌陷型天坑外,在僰王山景区内还有飞雾洞、道洞、沧水岩峡谷、楠星天坑等喀斯特地貌。它们可以作为兴文地质公园内喀斯特侵蚀型天坑形成遗迹,它们分别代表了兴文喀斯特侵蚀型天坑侵蚀演化过程,即竖井状落水洞阶段逐步溶蚀、侵蚀到天坑形成,到最后退化成大型峡谷或者大型漏斗。这些特殊侵蚀型喀斯特地形形成除了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外,同时塌陷也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侵蚀 演化 天坑 兴文
  • 简介: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已通过专家评审。地下水质量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仅在大清河冲洪积扇零星存在,Ⅱ~Ⅲ类地下水沿太行山、燕山山前呈带状分布,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浅层地下水 华北平原 中国地质科学院 水污染调查 地下水流向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与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粘性土。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土"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土"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特征来看,其母质与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与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对合肥下蜀土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对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认识,提出来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反映地质体差异,首先可以确定地质体空间展布、地质结构构连;而由于地质体电阻率受地热水影响而降低,进而据此圈定地热水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地热形成机制。在华北地台地热勘探中MT法取得了较好勘探效果。

  • 标签: 大地电磁测深法 电阻率 电阻率异常 地热
  • 简介:根据赣西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特征,时空演变以及区域地质构造变动特点,本文提出了赣西晚三叠世拉裂盆地形成及演化模式。并认为盆地形成始于萍乡一带,逐步朝北东方向发展,与盆地轴向一致上栗—宜丰、萍乡—高安、腊市—丰城断裂受区域地壳挤压扭动产生局部拉裂是导致盆地形成主要因素。

  • 标签: 晚三叠世 拉裂盆地 沉积作用 赣西
  • 简介: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两个主要成矿系列-与海西期喷流(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成矿系列燕山期中本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成矿系列构成。文章综合分析成矿带形成地球动力学及地球化学背景,以阐明矿床成因。

  • 标签: 矿床成因 地球动力学 地球化学 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
  • 简介:合肥盆地是与大别造山带同因同期形成山前前陆盆地,在发育过程中盆地东部受郯庐断裂影响较大.盆地基底为华北板块南缘,岩主要由古生界组成,沉积盖层发育较全,厚达12000m,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共划分4个一级构造单元,形成"三坳围一隆"构造格局,主要大断裂4条,南倾、东西走向,横贯全盆,其性质为先逆后正转换断层.该盆地形成∈-O、C-P、J1-2、K1-2、E五套烃源岩,中央隆起是油气主要指向,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含油气盆地.

  • 标签: 构造演化 构造单元划分 主探方向 合肥盆地
  • 简介:变形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凉水井镇,斜坡属于典型软弱基座型缓倾坡内斜坡。,基于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斜坡基本特征,定性分析了斜坡整体变形破坏模式。通过Geosmdi02007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斜坡整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模式,结果表明:暴雨与天然状态下,因下部泥页岩塑性变形导致上部灰岩拉裂,斜坡整体失稳模式为塑流一拉裂;暴雨状态下,水对下部泥页岩软化作用裂隙充水静水压力及动水压力,加快了岩体破坏,推进斜坡破坏进程。

  • 标签: 变形体 形成机理 研究 凉水井镇
  • 简介:乌鲁木齐附近天山北缘喀拉扎背斜及其周缘地层学分析表明,上中新统一上新统昌吉河群(N1-2ch)(相当于独山子组N1-2d)是喀拉扎山地区发育生长地层,是喀拉扎背斜形成同构造沉积层序.这个结论表明、包括喀拉扎背斜在内天山北缘第一排前陆冲断构造带形成于晚中新一上新世时期.

  • 标签: 地层学 沉积地层 前陆褶皱冲断带 喀拉扎背斜
  • 简介:北京市及周边岩溶地热田地热水在由浅至深深循环,在高水头作用下上涌过程中,溶解了热储及围岩岩盐、石膏等成分,并不同程度与浅部冷水混合,形成了现今地热水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表明,岩溶地热水补给来源是北京市及周边山区大气降水,北京平原区浅埋岩溶冷水也可能形成补给。自补给区至岩溶热储深埋区,地热水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水质逐渐变复杂,变质程度逐步增高。水化学特征显示,除天竺、后沙峪凤河营等水文地质环境较封闭地热田外,北京市及周边大部分地热田岩溶地热水补给条件良好,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大。

  • 标签: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形成条件 岩溶地热水 北京及周边
  • 简介:天坑是我国学者朱学稳最早提出,区别于普通漏斗、发育于大型暗河通道上塌陷地形。根据小岩湾天坑形成基础条件(沉积环境、气候与水文条件、地区地层条件以及该地地下河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育过程作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小岩湾天坑完全符合天坑定义,是一个发育完好并处于成熟阶段特大天坑。

  • 标签: 天坑 地下河 喀斯特 四川兴文小岩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