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Inthelate19thandtheearly20thcentury,withexpandingindustrialismandurbanisation,theideaofthenationstategrewstronginSweden.Inthisnationalisticenvironment,natureandthenaturalsciencesassumedanimportantunifyingrole.Thesearchfornaturalresourcesandsourcesofenergyinspiredpoliticalsupportandresearch.Theexploitationofnaturewaslookeduponasaprerequisiteforthemodernizationofthecountry,andindeedwastobecomethebasisforSweden'swelfare.Itwasunderthesecircumstancesthat,in1906,the11thIGCwasinvitedtoStockholmin1910.ArequestforaGovernmentgrantfocusedon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sciencebutalsostressedthenationalimportance.Swedenhad,itwassaid,itsrankingpositionamongnationstodefend,toupholditspositionamongcivilizednations,andtomaintainitsdistinguishedtraditioninthespheresofnaturalsciencesandminingoperations.ThemaintopicsoftheCongresswereironoreresources,post-glacialclimatechange,glacialerosion,theCambrianfauna,geologyofthePrecambrian,andgeologyofthepolarregions.Threeexhibitionsand24excursionswerearranged,and41guidebooksprinted.Thenumberofmemberspresentwas625,from37countriesandsixcontinents.Thefinalcostforarrangingthe11thIGCwasSEK125,000(approximately∈540,000today).AnovelexperienceinthetraditionoftheIGCswastheworld-wideinquiriesabouttheresourcesofironoreandaboutclimatechange.Suchthematic,worldwideinvestigationssubsequentlycametoattracttheattentionofmanyIGCs.ApropositiontoestablishacommissionforthepublicationofaninternationalstratigraphicdictionarywasapprovedbytheCongress,andasubcommissionwassetupwithcommissionersfromtencountries,butitwasnotuntil1956thatthefirstvolumesofLexiqueStratigraphiqueInternationalappeared.FromaSwedishpointofview,theCongresscompelledSwedishgeologiststocarryoutaninventoryoftheresultsofSwedishgeologicalr

  • 标签: 地质科学史 斯德哥尔摩 1910年 国际背景 组织策划
  • 简介:欧洲建成32家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建成20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2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召开,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08年6月22~26日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召开。

  • 标签: 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奥斯纳布吕克 德国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月13日,记者从通过评审的《北京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报告》中获悉,北京市11个规划新城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于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等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为北京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而且对全国其他大城市建设及城市地质工作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 标签: 工程地质勘查 北京市 规划 地质成果 高精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简介:伊犁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截止目前已提交了3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J1-2sh)的Ⅰ-Ⅱ旋回、Ⅴ旋回及Ⅶ旋回等3个旋回的砂岩中,提交了可供开采的铀资源量万余吨,就目前已探明或发现的铀矿床(点)赋矿层位来看,Ⅰ-Ⅱ旋回铀矿体仅分布在伊犁盆地南缘西部地区,而Ⅴ、Ⅶ旋回的铀矿床(点)在盆地南缘中西段均有分布.从地质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来看,Ⅴ、Ⅶ旋回铀成矿条件较为相似。但二者的铀矿床无论从规模、还是空间展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基于此,本文从铀源、岩性岩相、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层间氧化带等方面对铀成矿差异因素加以对比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成矿差异因素 成矿条件 岩相 成矿期
  • 简介:运用十年来在成都市和重庆市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根据成渝地城区及农业经济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分析了地的生态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 标签: 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 地球化学背景 成渝两地
  • 简介:淮煤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得丰富孢子花粉化石,笔者对此作了研究,建立了六个化石组合带,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资料。

  • 标签: 二叠纪 孢粉组合 两淮煤田
  • 简介:地热、浅层地温能(以下简称地热“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清洁、就地取材、可再生等优点,其开发利用对改善空气质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是地热“能”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应用规模最大的地区。特别是以北京经验为基础,促成了全国范围内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工作的大发展。如何使地热“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值得思考。本文在北京市地勘局多年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应深入落实中央提出的的五大发展理念,开发与创新结合积极推进京津冀地区地热“能”的高效利用。

  • 标签: 开放 创新 浅层地温能
  • 简介:主要探讨在用磁法寻找磁铁矿的时候的应用,对异常的地质解释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时的解释一样,不可能提出一个对任何条件都适用的标准化方法。下面就新疆赞坎磁铁矿,讨论其解释方法和途径。

  • 标签: 磁异常 地质解释 磁铁矿 赞坎
  • 简介:晚二叠系龙潭组是川南主要含煤地层,其富煤带的形成、展布方向及排列上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因数的影响。通过相邻矿段、井田的资源量丰度对比,分析了富煤带的变迁规律,分析矿段主要煤层厚度变化因素。

  • 标签: 富煤带 资源量丰度 变迁 两河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