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化探找矿就是一种探究表生、深部和隐伏矿的有效工作手段,因此化探找矿也可作为地表植被茂密,土壤覆盖较厚的热带雨林地区寻找隐伏矿产很有效的手段。该文通过在老挝热带雨林矿区进行1:5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主要元素异常,从而缩小找矿靶区,再在靶区内开展1:1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缩小找矿范围,再结合地质成果确定靶区,最终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在矿致异常处进行揭露,发现金矿0体的典型案例.

  • 标签: 地球化学找矿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 异常查证 热带雨水
  • 简介:近年来,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发现了一批以沉积岩为主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其地质特征类似于美国西部的卡型金矿。找矿工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产出卡型金矿床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作者对我国近20个卡型金矿床的调查和研究,我国卡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是:

  • 标签: 卡林型金矿床 金矿化 地质特征 黄铁矿化 碳酸盐化 绢云母化
  • 简介:“东胡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村村西清水河北岸三级阶地上,形成于大约1万年前后,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自1966年被发现至今,先后历经了4个阶段,其中,1995年的再发现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01-2005年开展的规模性的考古发掘,成果丰硕。1985年该遗址被公布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为进一步展现东胡人遗址的科学内涵及其文化价值,我们从综合研究、切实保护、规划定位、管理提升、公众参与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并积极探讨如何以遗址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在实施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 标签: 东胡林人 遗址保护 规划 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
  • 简介: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大量的实测剖面资料,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生物地层为依据,对西藏色错-它日错地区地层单元进行对比清理研究,认为1/25万区调报告中所建立的下奥陶统拉塞组应归为柯尔多组,三叠系多布日组应归为确哈拉群,并将区内白垩系重新厘定、划分为下统去申拉组、则弄组、多尼组、郎山组,上统竟柱山组,废弃了一批地层单元,统一了该区地层划分对比。

  • 标签: 地层 清理研究 色林错—它日错
  • 简介:通过对青杠铅锌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取了地质和物化探找矿标志,建立了该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进行隐伏铅锌矿体预测,对青杠矿区重点地区实施工程查证。

  • 标签: 铅锌矿 隐伏矿体 找矿模型 青杠林
  • 简介:BP人工神经网络是摸拟人脑机理和功能的一种新型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它在数据处理中可避免数据分析和建模中的困难,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进行处理,特别适用于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因而对地质学中各种未知信息的预测有着较好的适用性。

  • 标签: BP人工神经网络 未知信息预测 地质学 应用
  • 简介:在对化探数据的处理时,常伴有噪声的干扰.怎么样把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去掉,而保留数据中的真实信息,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引入由仿生物免疫系统而衍生出的人工免疫方法来对化探数据进行降噪,以达到优化数据,提高异常圈定准确度的目的.通过对藏东某地Ag的化探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 标签: 人工免疫 化探异常 降噪
  • 简介:1深基坑开挖中护坡措施高层建筑的基础因其地基的承载力、抗震稳定性和建筑功能要求,一般埋置较深,多数基础深达6~12m,有的则更深[1].受施工场地限制,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冲(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布袋桩等手段进行结构支护,以达到施工及周围建筑物安全的目的.但对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土质较好的地段、基坑深度在6m±的高层建筑,也可采用放护坡的方法,同样可以做到施工安全、经济实用的目的,以怡德广场为例.

  • 标签: 降水 流砂 淤泥层 塌孔 深基坑护坡 人工挖孔桩
  • 简介:据地下水调蓄基本条件,结合干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提出干旱地区在山区及前山地带人影响天气增加水资源、山前洪积扇地带人修筑引渗工程促进含水层补给、平原区进行人工开发利用的含水层调蓄-补给-开发模式.与现实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极相似,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损耗,利于水土保持,对恢复地质环境具极好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干旱区 含水层 人工调蓄 蓄水坑 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