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浅层地温能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然而,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影响常常被人们忽略。本文以地下水地源热泵(GWHP)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GSHP)系统为重点,系统梳理了浅层地温能在不合理利用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了热泵系统对地下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及微生物环境等的影响。为抑制热泵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环境负影响,迫切需要对相关限制指标及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本文总结了国外与环境有关的限制指标(技术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比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标准,提出我国在浅层地温能利用上,尚存在指标建立标准相对单一、法律约束较弱、区域差异性不明显等不足之处,需加强配套监测系统建设,控制并减少环境负效应的产生。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环境 负影响 限制性标准
  • 简介:依托天津地区5个典型工程案例,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由于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范围较远,往往能达到墙后5-10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而实际基坑工程坑外沉降的测点往往布置在墙后1-4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因此难以全面的获得不同类型基坑(如基坑深度不一)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软件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并利用文化中心站的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开挖深度的基坑(5-25m)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并探讨5种不同止水帷幕截断方式的工况下坑内降水后坑外水位及地面沉降随时间发展关系.

  • 标签: 基坑 沉降 范围 发展 关系
  • 简介:研究区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颗粒粗大,易接受补给,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处于差和较差,地下水水质整体良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孔隙度、弥散系数进行了率定,利用GMS中的MT3DMS模块建立了溶质运移模型。选取COD作为模拟指标,根据模型对水厂投产30年后两种不同情景方案下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工况和处理流程出现故障两种条件下,再生水厂对周围地下水环境有一定程度影响,但重点研究区内地下水模拟浓度远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污染物浓度虽低,影响距离却很远,因此要建立覆盖全厂区的地下水长期监控系统,避免污染事故。

  • 标签: 溶质运移模型 水文地质条件 再生水厂 地下水环境
  • 简介: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多年气象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2015年9月份水源地减采热备前后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源井动水位等监测资料,评价了应急水源地热备涵养对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地运行至2015年8月31日,中心区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31.34m。水源地减采热备后,应急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位恢复明显,相对于2015年8月31日至2015年12月底,区域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69m,中心区升幅最大,南部地区升幅大于北部地区。水源浅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8.07m,水源深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18.34m。减采初期,深层承压含水层水质有所恶化,接近于浅层承压水。随着时间的延续,地下水位的升高,水质恢复到减采前水平。怀柔应急水源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来水后的新水情下进行热备涵养,对于保障首都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怀柔应急水源地 减采 热备 动态监测 地下水涵养
  • 简介: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合理途径,而地质环境适宜评价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技术经济等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宁波东部新城浅层(-15~0m)和中层(-30~-15m)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东部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等级分为Ⅱ级较适宜和Ⅲ级较不适宜,并根据不同的适宜等级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为宁波东部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宁波市
  • 简介:新的钻井工艺或钻井液体系的使用在保证钻井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也给录井岩屑的岩识别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以膏盐岩地层尤为突出。以塔里木油田大北X井为例,提出了主成分分析(PC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膏盐岩地层岩识别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去除指标变量间的相关,将原始指标变量重新线性组合为4项综合变量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最后建立适于识别膏盐岩地层岩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实际识别结果表明,该PCA-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膏盐岩地层岩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完全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RBF神经网络 综合录井参数 膏盐岩地层 塔里木
  • 简介:通过对川科一井、WFSD-1、WFSD-3井的岩芯资料以及露头标本的测试研究表明:龙门山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砂岩主要由陆源碎屑颗粒、自生非黏土矿物及黏土矿物构成。通过对其孔隙度的大小计算,以及孔隙度与砂岩骨架成分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龙门山前陆盆地为陆相盆地,空间展布面积较小、物源区距离较近,沉积相迅速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砂岩特殊的内部组成、成分与孔隙度的特殊关系。因而指出:研究区致密砂岩成分配比适合孔隙发育,孔隙度随成分线性变化,是天然气藏潜在的有利储层。

  • 标签: 岩石成分 孔隙度 储层 须家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