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从开合构造看,塔里木是经一期裂解两期克拉通化而形成的地。古元古代末,第一期克拉通化,形成塔里木原地。中─新元古代,在塔南和塔北地区发育稳定型盖层沉积。中元古代,在塔西和塔北地区,原地裂解形成裂陷槽,发育活动型沉积。蓟县纪末─青白口纪初,第二期克拉通化,裂陷槽沉积产生褶皱和变质,形成塔里木地。塔里木地形成后并未完全稳定下来,震旦纪─泥盆纪时在塔北又裂解形成裂陷槽。石炭纪初,第三期克拉通化,裂陷槽封闭形成塔里木新地

  • 标签: 塔里木地台 开合构造 中国原地台
  • 简介:首次应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英苏凹陷中生界物源.单颗粒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侏罗系物源年龄值有3组:350-500Ma、760-970Ma、1400—1600Ma;白垩系物源年龄值有2组:320-380Ma、1400-1800Ma.碎屑锆石测年数据分析表明,阿尔金山是本区侏罗系的主要物源区,奥陶纪末—志留纪的火成岩是侏罗系的主要物源;侏罗系上下层位测年数据有反序特征,是经历再搬运沉积的产物;白垩纪英苏凹陷物源区发生南北反转,物源来自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中生界最古老的物源来自中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的变化反映了本区中生界盆山耦合关系.

  • 标签: 塔里木盆地:碎屑锆石 LA-ICP-MS年龄 阿尔金山 物源区
  • 简介:据柏林报道,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在环境地质及地质景观资源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应台湾财团法人空间及环境科技文教基金会的邀清,安徽省地质学会于2006年1月3~12日组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地质考察。

  • 标签: 学术交流 地质考察 地质学会 安徽省 资源管理 地质景观
  • 简介:东至兆口铅锌矿床发现于2005年区调工作中,后经小范围普查、详查工作对矿区内铅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等进行了详细勘查,累计查明铅锌总金属量达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并估算了伴生金、银、铜金属量若干,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此期间,激电测深方法的使用及其成果的推断解释,对该矿床的发现和扩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不仅有效地指示了浅部铅锌矿体的赋存地段,而且对矿床的的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指导了矿区勘探工程的布置,实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激电测深 电阻率 极化率 激电异常
  • 简介:在平推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暴雨是诱发滑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利用平滑式滑坡的力学模型,采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对三县中新中学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暴雨产生的后缘裂隙静水压力是中新中学滑坡可能失稳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暴雨 平推式滑坡 稳定性分析 四川三台县
  • 简介:塔中南部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发育缘滩和缘礁储层,储层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沿缝合线溶蚀作用形成的扩溶缝和溶洞。通过岩心、测井、薄片及阴极发光分析,认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叠加控制。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主要因素,主要受层序界面和高频层序控制。埋藏溶蚀作用主要由缝合线扩溶作用控制,构造裂缝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为埋藏溶蚀作用及新孔隙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台缘礁 台缘滩 同生溶蚀 埋藏溶蚀
  • 简介:在分析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七克构造中侏罗统碎屑岩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8口井的薄片鉴定观察、压汞资料、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了七克构造中侏罗统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确定了它们的成岩作用阶段,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及溶缝、颗粒内裂隙、晶间微孔等.

  • 标签: 中侏罗统 成岩作用 台北凹陷 碎屑岩储层 地台 吐哈盆地
  • 简介:"沟域经济"是北京近年来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山区发展模式。密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有良好的旅游基础。对密云司马-雾灵山沟域经济发展区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提出其防治措施,为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石流 发育分布 防治措施
  • 简介:安徽境内大别山北麓,发育着一套晚侏罗世厚度近2000m的巨厚砾岩层--凤凰组.这是一个具有特征结构构造的典型的冲积扇相沉积.沿山麓呈多个扇体相互叠置状分布.对其砾石成分研究,为大别山抬升时代,提供重要地质证据.

  • 标签: 砾岩组构 冲积扇 空间展布 凤凰台组
  • 简介:瞬变电磁法(TEM)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速度较快、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电磁方法,由于其施工便利、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应用效果明显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金属、煤炭、地下水等矿藏勘查.该方法应用于地震勘探中的表层结构调查,虽不能直接得到近地表地质体岩性信息.但可通过连续观测获取不同岩性间电性差异信息,根据电性相对关系得到准确的近地表地质体形态和岩性分布规律,为地震资料后续处理提供可靠的静校正量.瞬变电磁法勘探深度由浅层5m到中深层300m左右.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28井区勘探实例表明,通过电性分层、小折射和地震微测井成果资料综合解释,在表层结构建模和计算静校正量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瞬变电磁法 静校正 近地表结构 微测井 EGRM法 低降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