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对西宁地温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数据稳定可靠,无外界干扰因素存在,其变化形态呈现缓慢上升的年变趋势,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 标签: 地温资料 异常变化 西宁地震台
  • 简介:在宁德首例成功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地震地下水单并综合观测,水位和水化观测同时达到满足常规要求的理想效果。本文介绍采用“循环法”实现静水位一水氡单综合观测的实施过程和实验观测结果,根据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对该方法的实用性和优点作了讨论。

  • 标签: 地震 地下水前兆 单井综合观测 循环法
  • 简介:在陕西镇安ML3.6、临潼ML3.3、合阳ML3.1、千阳ML3.1级地震,四川汶川M8.0、青川M6.4、宁强M5.7级地震前后,陕鼓的气氡观测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表明陕鼓的气氡异常不仅有较好的地震前兆效应而且还有震后效应,对出现的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逸出气氡 气氡异常 映震效能
  • 简介:对口-关山断裂带各跨断层测段高差变化、站差分析、速率变化及其合成作了分析探讨,同时还进行了小波变换分析,并对三原井水位和跨断层垂直形变作相关分析,研究探讨了该断层异常活动特征及其映震关系。

  • 标签: 口镇-关山断裂带 垂直形变 形变异常 小波转换
  • 简介:运用CUM-AIC方法分析了聊古-气氡浓度观测资料,发现2006年4月9日山东莘县与河南濮阳交界的濮阳ML4.6级地震前气氡浓度有异常变化,异常持续时间达10天,计算结果中的转折点对应着异常的起止时间.CUM-AIC方法优于传统的一阶、二阶统计量分析方法.

  • 标签: 高阶统计量 气氡浓度 CUM-AIC方法 短临异常
  • 简介:通过对福州华林数字化水位观测系统产出的两套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公用数采采集的水位整点值略高于LN-3型数字水位自身采集打印的水位整点值,但两者的水位整点值曲线图的形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公用数采产出的数据可以完全取代LN-3水位仪自身打印的数据,这对“十五”期间完成数字化改造之后利用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数字化水位 公用数采
  • 简介:通过对福州华林数字化水位观测系统产出的两套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公用数采采集的水位整点值略高于LN-3型数字水位自身采集打印的水位整点值,但两者的水位整点值曲线图的形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公用数采产出的数据可以完全取代LN-3水位仪自身打印的数据,这对“十五”期间完成数字化改造之后利用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数字化水位 公用数采
  • 简介:本文讨论了山东地区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利用地震图象论证了目前所出现空的真实性。结合水准测量和地震活动参数b值以及小震群活动等资料,认为目前所形成的空已发展到晚期阶段。

  • 标签: 地震空区 地震活动图象 孕震空区 震群 山东
  • 简介:青川县乔庄主城区坐落于乔庄河Ⅰ级河流阶地面上,平武-青川断裂分为3支呈隐伏状穿过主城区,地表未见明显的断裂新活动形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MS8.0级地震,对青川县乔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出现了沿平武-青川主干断裂通过位置震害显著加重的条带状异常现象,但未见明显的地表破裂。本文在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和探槽开挖验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平武-青川断裂在乔庄主城区的通过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地表调查发现的零星地表破裂和探槽下部砂砾石层出现的小尺度变形及位错现象分析,乔庄条带状震害加重异常现象应是平武-青川断裂在汶川地震时发生的近地表错动所致。由此联系到汶川地震的余震条带与平武-青川断裂乔庄以东段基本重合的事实,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应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 标签: 活动断裂 浅层地球物理勘探 汶川地震 平武-青川断裂 青川县
  • 简介:对聊古一SD-3A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该原有的模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应用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尽管SD-3A自动测氡仪所测为逸出氡与模拟观测溶解氡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但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且数字化氡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 标签: 聊古一井 数字化观测 模拟观测 映震能力 氡观测 SD-3A自动测氡仪
  • 简介:本文针对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域,对该区地震活动性作初步分析、探索,以期在该区中长期地震预报方面发挥有益作用。

  • 标签: 发震构造 地震活动性
  • 简介:分析2008-2016年江苏062个不同深度(400m、800m)水温观测数据的变化异常,排除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及降雨等外在因素,与其周边的地震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深度的变化异常所对应的地震震中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00m水温异常变化多对应郯庐断裂南段附近地区地震,800m水温变化与苏北凹陷及凹陷的边缘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应;不同深度水温异常变化幅度一般受地震构造方式的影响,与震级大小、距离关系不大。

  • 标签: 水温 变化特征 地震活动
  • 简介:通过对保山滇十四井水位观测点模拟与数字化并行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说明该的模拟与数字观测数据内在质量接近,数据相关性好,数据的变化形态及地震同震响应特征相似。数字化观测有干扰小、信息及时、仪器易维护的优点,认为该数字化观测可以取代模拟观测。

  • 标签: 模拟观测 数字化观测 水位
  • 简介:为地震地下水前兆观测技术实现数字化和综合化这一发展目标,性能先进的数字化观测仪器和功能优良的综合观测平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方面。本文在分析已有综合观测体系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新一代综合观测模式,给出了单综合观测平台结构设计。该平台在与地下水各测项的数字化观测仪器对接后,可实现静水位、水化学和水温三者均处在理想观测状态条件下的自动化单综合观测

  • 标签: 地下水前兆 数字化观测 单井综合观测
  • 简介:通过对格尔木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气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气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 标签: 模拟地震仪 数字地震仪 溶解氡 溶解气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新编制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采用了潜在震源三级划分方案,以体现背景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在地震构造区内归纳出统一的地震构造模型.本文根据西南地区潜在震源三级划分的成果,分析了龙门山地震统计区内的龙门山和成都地震构造的基本特征,历史地震活动强度及频度,主要活动构造的构造变形样式,建立了地震构造的发震构造模型,确定了构造的本底地震及划分构造源的地震构造标志.同时,提出了确定背景源空间分布函数的简单方法.

  • 标签: 潜在震源区 地震构造区 空间分布函数
  • 简介: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邻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多,新疆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新疆西南部。

  • 标签: 地震编目 测震台网 新疆
  • 简介:通过对黄河源主要湖泊的水环境变化特征的论述,运用水文地质学及水环境理论学等方法,对黄河源湖泊萎缩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取得了比较可靠的成果资料,为黄河源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黄河源区 湖泊萎缩 生态环境
  • 简介:2015年1月9日,云南地区出现大幅度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而地下流体群体异常的聚集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孕育,及时排除环境等干扰因素,对确定地震危险区很有帮助。本文选取澄江和建水井的水位观测数据,分析降雨量与水位变化的关系,认为滇南地区的水位年变化与雨季降雨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澄江和建水井2012--2014年的水位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对其映震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滇南地区降雨量对水位引起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和变化时间等方面。此次出现的水位同步转折上升现象多为降雨干扰影响。

  • 标签: 降雨量 水位变化量 澄江井 建水井 滇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