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sPn具有Pn震相到时差震中距无关以及振幅和周期都比Pn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利用数字台网观测技术的优势,将震中距不同的台的Pn震相对齐后可同时测定多台的sPn震相,进而测定该地震的震源深度。这种分析和测定方法简捷准确,可在台网的日常近震分析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到时差 震中距 Pn震相对齐 震源深度
  • 简介:利用固体潮调和分析和分量应变自检公式,对榆树沟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榆树沟分量应变仪两组互相正交的分量应变之和S1+S3、S2+S4的自检相关性达到0.9991;(2)各分量(除东西向)观测精度均小于0.05,达到中国地震局形变I类台的标准。分析认为,除春季融雪对观测精度有影响外,该台分量钻孔应变资料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钻孔应变 调和分析 固体潮 可靠性
  • 简介:本文对比分析福建省五个台站水平摆垂直摆观测资料的变化规律,评定资料的外在质量水平,计算资料的内在精度,通过分析计算,可以看出,垂直摆观测资料保持了水平摆观测资料的变化规律,观测精度水平接近水平摆的精度水平。当前,福建省水平摆已进入老化阶段,用垂直摆替代已成必然。本文还讨论了有关垂直摆标定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水平摆 垂直摆 变化规律 资料精度 干扰因素
  • 简介:本文对福建省水氡观测资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试图利用相对均方差、拟合噪声水平和相对年变幅等三项指标,对福建省8个水氡点的观测资料质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水氡 观测资料 变化规律 质量分析 福建省
  • 简介:结合本单位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详细阐述了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及规范组卷工作以及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档案规范、完善管理等相关制度。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介入、全面收集、合理组卷,进一步实现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 标签: 项目档案 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
  • 简介:永安冷冻厂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000.44m,观测井地下水动态稳定,天马水位井井深103米,于2004年开始观测。本文分析深、浅两口井地下水动态年变化规律,计算水位固体潮潮汐因子、观测精度、噪声水平以及井孔对地应力响应灵敏度,对地下水动态观测质量的进行对比,为全面评估福建省地下水动态网资料观测质量作一次尝试。

  • 标签: 地下水动态 水位固体潮 观测精度 响应灵敏度
  • 简介:对聊古一井SD-3A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该井原有的模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尽管SD-3A自动测氡仪所测为逸出氡模拟观测溶解氡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但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且数字化氡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 标签: 聊古一井 数字化观测 模拟观测 映震能力 氡观测 SD-3A自动测氡仪
  • 简介:陕西省地震局研制的一套软件解决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和大华北资料共享后的大量数据在分析预报中的快速应用问题。内容有“九五”、“十五”、模拟和大华北资料的下载、处理、保存、计算、统计和制图等功能。采取了简化操作、成批处理、自动成图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速度,Mapsis互相兼容,取长补短,能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趋势会商前的准备工作,在震情分析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前兆资料 资料数据库 软件
  • 简介:对海原台CZB-1型竖直摆钻孔倾斜仪记录到的地表倾斜方向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台YRY-4型分量应变仪依据自检方法表现出的压缩及伸张性异常进行了提取,得出以上两测项观测资料在宁夏南部发生的3次Ms3.0级以上有感地震的2次地震前出现了一定的异常信息,地震赢救蚺蕴。

  • 标签: 海原 倾斜 应变 异常
  • 简介:本文对矿区塌方地质构造的分析表明,矿井塌方地震矿区的局部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山东陶压煤矿塌方地震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在较大的塌方地震发生之前,有以下异常出现:小塌方地震次数增多,∑N——t曲线、∑E1/2—t曲线、∑L—t曲线及No—∑△t曲线急剧变化。这些异常变化一般出现在较大塌方地震前12——70天。依此有可能对较大塌方地震做出预报。

  • 标签: 塌方 地震 异常变化 煤矿地质学
  • 简介:从系统的设计、软件的编程等方面介绍了测震台网资料快速产出系统的开发,并对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表和字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系统的功能与开发的意义也进行了说明。

  • 标签: 测震台网 地震计参数 数据库
  • 简介:对西宁地温井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数据稳定可靠,无外界干扰因素存在,其变化形态呈现缓慢上升的年变趋势,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

  • 标签: 地温资料 异常变化 西宁地震台
  • 简介:简要总结了乐都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乐都地震台的水氡观测改为断层气观测后,对气氡观测值的年变规律、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水氡观测 气氡观测 乐都地震台
  • 简介:基于Oracle的区域水准数据库并采用C/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该数据库的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将大面积区域水准资料经过规范化整理及数据恢复处理后通过软件导入数据库,并通过数据检索、浏览、编辑、备份、恢复等功能实现了对水准数据的有效管理。

  • 标签: 区域水准 数据库 管理系统 数据恢复
  • 简介:汤东断裂是汤阴地堑的东界断裂,也是太行山山前一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汤东断裂的产状、性质及其浅部构造特征,跨断裂开展了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探测,获得了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反射波叠加剖面。本文根据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已有深地震探测成果,对汤东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汤东断裂为1条走向NNE、倾向NWW的铲型正断层,其浅部表现为由2—3条断层组成的Y字形构造,并错断了埋深约30—50m第四纪地层,断裂向下延伸至上地壳底部,属晚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汤东断裂两侧新生代沉积差异明显,断裂上升盘内黄隆起一侧,新生代沉积层较薄,其底界埋深约480m,下降盘汤阴地堑一侧,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研究结果为确定汤东断裂位置、评价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标签: 汤阴地堑 汤东断裂 浅层地震剖面 断裂活动性
  • 简介: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在郑州市北郊横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不同探测深度的浅层地震勘探,通过采用爆破震源和可控震源相结合、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探测深度30-6000m范围内的地下结构构造图像。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第三纪(N)以前的地层,在Q+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 标签: 老鸦陈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断层活动性 信噪比
  • 简介:通过对乌什台伸缩仪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现阶段伸缩仪资料的影响因素,其中气压变化对观测数据有明显的干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仪器自身工作状态不正常、仪器间的相互检修也会影响数据稳定;突然停电、电压波动、瞬间的强雷电干扰等都会对仪器的工作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乌什地震台 伸缩仪 干扰因素
  • 简介:武都殿沟泉是甘肃陇南地震台的流体综合测点,主要观测项目有模拟水氡、数字化气氡和数字化气汞。模拟水氡资料始于1987年,数字化气氡观测始于2001年1月,数字化气汞观测始于2007年6月。本文分析了该测点的水氡、气氡、气汞等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水氡资料连续可靠,在一些地震前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特别是一些大震前与其他水氡测点的异常同步。气氡资料波动较大,部分时段水氡资料变化一致,但动态稳定性明显不如水氡。数字化气汞资料开始观测至2009年7月比较正常,从2010年以来资料基本无法使用。

  • 标签: 水氡异常 水氡观测 气氡观测 气汞观测
  • 简介: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气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气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 标签: 模拟地震仪 数字地震仪 溶解氡 溶解气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本文利用长诏带十二期LCR-G重力仪复测资料精度情况,对在施测中存在着问题,误差来源情况,结合重力仪的构造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观测精度主要来源有二类,一类是客观因素,如振动、温度、气压等因素;另一类为主观因素,如观测方法,气泡置平等。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注意这些干扰因素,可进一步提高成果精度

  • 标签: 长诏带重力复测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