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在地震预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地震前兆场关系的深入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从理论上对这一演化物理问题有逐渐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地震做出中期和短临预报是很有可能的。本文以共和地震为例,对地震前兆场关系的复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认为,正确的认识场源关系,以场求,以推场,场源结合,跟踪短临异常是实现短临地震预报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地震 场源关系 短临预报
  • 简介:本文在简要介绍天然与人工瑞雷面波勘探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3个不同场地的探测实例,阐述了天然和人工瑞雷面波方法在浅部速度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和探测目的要求,分别采用天然、人工瑞雷面波方法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再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工程场地浅部地层横波速度结构的技术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该方法对于类似工程的浅部横波速度结构探测具有经济适用、简便快捷的优点。

  • 标签: 天然源和人工源 瞬态多道面波分析 空间自相关法 浅部速度结构
  • 简介: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与连城交界处发生了50级地震。1993年元月3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小组,在先前地震现场烈度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赴地震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政、水利水电、教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民房、中小学校舍等建筑物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水库大坝等生命线工程,凡受到较大损坏的都进行了调查落实。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又会同省民政厅、水利水电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协商,对经济损失评估的等级分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编写出如下的地震灾情及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及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防震减灾 小学校舍 次地震 水利水电工程 地震基本参数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11261847565116°57′25°29′116°57′25°32′连城赖508Ⅵ主余震型  表中的宏观震中为Ⅵ度等震线的中心位置,位于微观震中南6公里左右。二、地震烈度分布现场考察共勾划出Ⅵ、Ⅴ、Ⅳ度三条等震线(见图16-1)。图16-1 1992年11月26日连城赖源地震等震线图Ⅵ度区:Ⅵ等震线东起赖乡东西,向北经莒溪乡余地村南,拐向西南穿过东坑村北及冯地村,到陈地村北再转向北东。呈长轴北东50度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2

  • 标签: 地震序列 大小地震 等震线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地质背景 1992年
  • 简介:选取多时相、多波段的MODIS红外影像以及MSS、ETM、资源卫星等多遥感数据,通过解译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对西藏日喀则地区东西向的活动断裂位置及其活动进行了重新解译和判定,识别出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的三条活动断裂,即冈底斯断裂、昂仁-仁布断裂、拉孜-邛多江断裂.同时,利用多遥感影像综合分析了断裂发育的宏观及微观地貌特征,研究了构造活动与水系冲沟地貌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三条东西向活动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且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控制,断裂的活动存在差异;利用亮温梯度特征在红外影像上提取的线性迹象与光学影像提取的活动断裂位置吻合较好;红外亮温梯度的变化除了受季节、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可能还与断裂的活动有关.在传统遥感解译活动断裂的基础上,辅以红外亮温梯度特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断裂的提取及其活动监测研究工作.

  • 标签: 活动断裂 断层解译 亮温梯度 影像特征
  • 简介:南北地震带南段大震活动频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震近场范围场点的地震危险与地震破裂面产状及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南北地震带南段需要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进行地震危险分析和地震区划研究。本文在充分搜集大震发震构造资料的基础上,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构建了考虑震源尺度和产状的潜在震源模型,改进了地震危险概率分析方法,进而对该地区进行地震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潜在震源三维特征的地震危险分析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南北地震带南段发震构造的产状和尺寸特征,提高地震区划结果的合理性。

  • 标签: 南北地震带南段 潜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区划
  • 简介: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键是对未来可能遭遇地震灾害定量化预测。本文论述地震灾害定量化的三要素:地震危险,地震危害和地震易损,它们概念完全不同,且很容易混淆,但又存在因与果的关系。本文还简要介绍厦门市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

  • 标签: 地震灾害 地震危险性 地震危害性 地震易损性
  • 简介:最近局领导向处级干部推荐《林肯寻找格兰特,如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一文,读后深有启示。本文就学习这本书后得到启发性理念: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从而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如何培养和造就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 标签: 林肯 格兰特 培养 创造性 人才
  • 简介:论述了滑坡危险分析中如何科学地估算地震力的问题。主要思路概括为:将滑坡体视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结构物(或震动对象),将滑坡场点视为一个工程场点,利用比较成熟的地震危险概率分析方法计算滑坡体未来若干年内可能遭遇的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这种不确定性的地震加速度是由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带入的,由此计算地震力和惯性力。最后,对地震触发滑坡的机理展开讨论。

  • 标签: 滑坡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加速度 概率评估
  • 简介:本文采用地震学方法,分析了台湾南投“9·21”地震。结果表明震前存在孕震空区和地震活动参数异常变化

  • 标签: 孕震空区 地震活动性参数
  • 简介:台州市朱溪水库于2011年开始筹备建设,坝高73.5m,总库容1.257亿m3,属于大型水库。水库建成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一旦诱发地震,可达的最大震级有多大,这一焦点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对库区区域构造背景、主要断层活动、破坏性地震的影响及地震地质条件,结合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构造类比分析法和概率预测法,对朱溪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相对科学的预测结论,为将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朱溪水库 区域构造背景 主要断层活动 诱发地震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探测了云南玉溪盆地的电结构及可能的断裂构造分布。在与地质构造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了两条测线进行大地电磁观测,应用Rebocc二维反演方法获得了玉溪盆地两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结果显示,低阻体厚度的变化趋势与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平均厚度的变化类似,在盆地西侧,厚度较深,高阻和低阻界面变化较陡。自西向东,低阻体厚度逐渐减小,高低阻界面变化趋势趋缓。总体来说,低阻体厚度比已有资料给出的沉积层厚度要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盆地沉积层厚度在不同的区域变化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和沉积层下的岩层富含水资源有关。

  • 标签: 玉溪盆地 MT测深 电性结构
  • 简介:西藏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带上,是我国强震多发地区之一。1973年7月14日申扎西北7.3级大震后至今已23年无7级以上大震发生,超过本世纪7级大震的最长间隔时间。另外,结合其它的地震学条件分析,认为西藏的喜马拉雅中南地区,尤其是察隅、桑日—申扎与聂拉木是未来1~3年内发生大震的危险地域。

  • 标签: 强震原地复发 强震活动周期 强震迁移 地震条带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地震背景和地震破坏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外城市化进程中防震减灾经济对比研究,认为地震破坏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因而必须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为保障城市化顺利发展服务。

  • 标签: 地震破坏 城市化 防震减灾 经济效益
  • 简介:本文选取华北地震区作为研究区域,尝试利用空间光滑活动模型进行地震危险评估。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网格,依据地震构造和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地震构造模型,确定构造区特征参数(b值、M0、Mu、断层方位角及M—L关系等)。采用考虑了地震构造背景的椭圆光滑过程的地震活动参数模型,计算各网格点的地震发生率。并利用网格的地震危险概率评价方法,由不同输入地震目录通过综合加权得到该区域50年超越概率10%的加速度峰值区划结果。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地震活动的空间非均一,尤其适用于发震构造不甚清晰的中强地震可能造成的地震危险,避免了常规潜在震源区的划分。且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为地震区划以及重大工程地震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 标签: 华北地震区 地震构造背景区 空间光滑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通过对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的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市(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重要,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就如何做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 标签: 防震减灾 重要性 太原
  • 简介:为编制能够应用于地震危险分析的中亚地区统一震级标度为矩震级的地震目录,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下载得到该地区1907-2012年的地震数据,该数据包含众多机构不同震级标度的地震记录.以MW,GCMT为参考机构震级标度,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其他机构震级标度与MW,GCMT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挑选某次地震事件的唯一震级记录时,以对应转换关系的相关系数大且剩余标准差小为准则进行筛选.对于少量没有震级转换关系或者拟合优度过差的地震记录,使用间接转换关系或者全球转换关系予以补充转换.震级转换后,用时空窗法删除前余震,并考虑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将研究区划分成5个子区域.采用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最大曲率法(MAXC)和拟合优度检验法(GFT)综合分析各个分区的最小完整震级(MC),并在此基础上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相应的地震活动参数.结果表明,每种完整分析方法各具一定的优缺点,但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够得出最佳的MC.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能分析出高质量地震目录的起始时间,以作为后两种方法的基础,但容易受到地震活动水平随时间波动的影响.由于研究区目录质量较差,最大曲率法误差过大以至于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拟合优度检验法的GFT参数也普遍只能达到80%左右.GFT最大值点可能并不对应MC,但是MC通常都在GFT极大值点取得.5个分区1964-2012年的MC普遍在Mw4.8左右,b值在1.136-1.514之间波动.

  • 标签: 矩震级 震级转换 最小完整震级 最大曲率法 拟合优度检验法 极大似然法
  • 简介:本文主要对我市近年来在依法实施地震安全评价管理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简单论述。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实施 成效 问题
  • 简介:深井盆地是山西断陷盆地带北段内部一个规模很小的次级盆地,为中更新世以来发育的三角型山间小型盆地。盆地附近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深井盆地南缘断裂为主控边界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发展演化。本文通过对地形地貌、断裂剖面、地层测年及地震活动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获得了断裂活动时代和活动速率等参数,综合阐述了断裂的空间展布及活动特征。研究表明:深井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期间仍在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断裂具有分段,西段长约6km,多处可见断裂错断晚更新世地层剖面,属正断倾滑性质;东段表现为盆地与黄土斜坡直接接触,由西向东断裂地貌表现逐渐减弱,未见明显的断裂剖面,止于NW向构造,附近发生的4次4%级地震与该段断裂关系密切。

  • 标签: 深井盆地 活动断裂 第四纪 活动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及其邻近地区五百多年来中强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节律,具有在节点上震级最大的特征,从而可预测该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的震级范围。

  • 标签: Fujian SEISMIC SEQUENCE SEISMIC ACTIVE rhy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