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近几年多个省份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从加强抗震设防到应急预案编制、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但现有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还没有统一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本文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调研,结合在大连市开展的具体实践,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省市实践经验和行业管理办法,参考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出了地震安全社区的定义、建设标准应包含的要素及主要内容,讨论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震安全 示范社区 标准
  • 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地质构造复杂,1996年以来,平罗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2005年开始,平罗县针对农民居住条件差、民居抗震性能低的实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贯彻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项目建设”。

  • 标签: 地震安全 科学规划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工程 农居 和谐
  • 简介:该文在简述“九五”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取得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十五”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内容及其目标,以及我省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在数字福建示范工程中的贡献与作用,最后对“数字福建”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数字地球 数字福建 城市防震减灾工程
  • 简介:0前言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农村民居抗震安全问题。2005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以政策为引导,以法规作保障,以“塞上农民新居”和“南部山区危窑危房改造”两个项目为龙头,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着力打造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精品,全力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的步伐,为建设宁夏山川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地震安全 示范工程 农居 宁夏回族自治区 精品 强化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建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一应急指挥系统的硬件构成,运作及其特点,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闽南示范区 应急指挥中心 硬件系统
  • 简介:2017年2月8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4.9级地震。云南滇东北简易烈度计台网第一次记录到了这次中强震。共有70个台站获取到了本次地震的加速度数据,最近为鲁甸龙头山地震台,震中距7.9km,最大加速度峰值248.3cm·s-2;最远为盐津中和地震台,震中距140.3km,最大加速度峰值2.7cm·s-2。初步分析表明,简易烈度计记录的数据清晰、完整,触发了预警数据处理系统,震后18秒给出了第一预警信息,并生成了仪器烈度图。

  • 标签: 鲁甸地震 简易烈度计 地震预警 烈度速报 仪器烈度
  • 简介:本文根据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震环境特征,简要分析了甘肃农村民居主要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性能,结合近10多年来破坏性地震资料,总结了农村民居主要震害特点,提出了实施甘肃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地震灾害 农村农居 房屋结构 地震安全
  • 简介:本文重点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所具有的2个突出特点:①诱发地震的强度和频度均高于当地天然地震的正常水平,世界上已经发生的4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甚至发生在历史地震活动的空白区;②岩溶地区水库可能因库水位的快速上升而使溶洞中封闭部分气体产生气爆型水库诱发地震,但气爆型地震震级(ML)仅为0.6,气爆震源只发生在浅地表处。三峡工程一期、二期蓄水诱发的地震群,其中ML0.6级以上地震占74%,ML1.0级以上地震占36%,震源深度在5—16km范围者占48%。ML2.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显示为四象限分布,显示系水库诱发的构造地震。这对我国西部大规模水电开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水库诱发地震 长江三峡 气爆
  • 简介: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iDAR)技术所得点云进行震后倒塌建筑物提取时,树木与倒塌建筑物的云特征十分相似,较难区分。为了快速准确获取震后房屋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本文提出使用回波次数比特征指标,结合前人所提出的云回波强度、归一化强度、最邻近高差、法向量夹角、X向坡角和Y向坡角等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利用肝最近邻分类法实现单体地物区分的方法。对2010年海地7.0地震震后机载LiDAR数据进行了地面点去除,分别选取了未倒塌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和树木各50个训练样本和各20个测试样本,计算了各因子的分布及其均值和标准差,在分析的基础上最终选取了可分性较强的8个分类特征,利用群最近邻分类法对测试样本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分类正确率可达85%以上。研究表明选取多个有效的LiDAR云分类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震后未倒塌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和树木,提高震后建筑物震害程度判定的准确性,为应急救援及时提供较为准确的灾情信息支持。

  • 标签: 机载LiDAR点云 K-最近邻分类法 倒塌建筑物 地震应急 分类
  • 简介:1.引言模式识别法在地震危险区预测和地震预报中已有许多应用,但发震特征的选取随地区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以及研究者认识的差异而不同。笔者为了判定青藏高原北部部分地区地震活动的危险性,根据定性分析,选择了以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因素为主的12个特征量,运用模式识别的加权Hamming方法判别研究区内

  • 标签: 识别特征 模式识别 特征量 地球物理场 Hamming 图像识别
  • 简介:笔者依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概括的回答了地震应急声像工作在破坏性地震现场要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

  • 标签: 地震应急 现场 声像工作
  • 简介:本文对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惨重教训进行粗浅分析。针对厦门市城市建设规划及环境地质的实际情况,作者从城市防震减灾体系、抗震设防、老城区改造以及强化地震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厦门市开展城市减灾工作的建议。

  • 标签: 阪神大地震 厦门市 防震减灾 抗震设防 地震宣传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平潭县地震办的工作,阐述该办防震减灾的工作思路,要求做好震前准备工作,并把工作做好、做实。

  • 标签: 防震减灾 应急预案
  • 简介:在仪器标定检查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工作状态的选取问题。工作状态选取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着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仅介绍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异常情况及通过实验识别仪器正常与否的方法。笔者深感在台站仪器老化日异严重的今天,认真识别仪器性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性。

  • 标签: 仪器标定检查 工作状态的选取 识别仪器性能
  • 简介:防震减灾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结合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现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州(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给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科普宣传 云南
  • 简介:防震减灾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健全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必要措施。基层地震工作机构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直接影响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基层地震工作机构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 标签: 工作机构 地震 防震减灾工作
  • 简介:信息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震害预测的精度和震灾快速评估能力。城市震害预测工作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支持下,能有效对震灾的发生及时获取各种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震害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进行科学估算。利用数字城市为我们提供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技术系统,帮助政府快速了解震情、灾情、提出对策。同时,依据震害预测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城市、数字福建可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了解防灾薄弱环节,采取减灾措施,制定城市减轻灾害的长远规划,提高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 标签: 数字福建 震害预测
  • 简介:本文指出了福建微震仪地震台网在地震速报和编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着重阐述了闽台两地区速度模型差异大是造成福建地震台网定位台湾地区震中误差的主原因;最后提出减少震中定位误差的改进办法。

  • 标签: 地震速报 地震编目 速度模型 定位误差
  • 简介:0引言运动是宇宙的主题。天体运动、地壳运动、生命运动等等,演化出无垠的宇宙,绚丽的地球和多彩的世界。大自然在赋予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以种种的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地震做为一种地球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与固体地球的形成是一样久远的。有文字记载以来,不同民族的历史都详尽不一地记录了地震对人类繁衍的摧残和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 标签: 防震减灾工作 西藏 地球环境 人类生存 天体运动 自然灾害